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穬麥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穬麥櫱
t01b944ddb5090b1010.pn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9946904&sid=10294390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穬麥櫱

漢語拼音:Kuànɡ Mài Niè
別名:麥芽、草麥
性味:味咸,性溫
功能:消食和中
主治:食積脹滿,食欲不振,嘔吐泄瀉

穬麥櫱,中藥名。為禾本科植物裸麥Fructus Hordei Nudi Germinatus的發芽穎果。具有消食和中的功效。主治食積脹滿,食欲不振,嘔吐泄瀉。[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穬麥櫱

拼音名:Kuànɡ Mài Niè

英文名:fruit of Highland Barley malt

別名:麥芽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ordeum vulgare L.var. nudum Hook.f.

出處

出自《名醫別錄》。

  • 1.陶弘景:穬麥,此是今馬所食者,性乃言熱,而雲微寒,恐是作屑,與合谷異也。
  • 2.《唐本草》:穬麥性寒,陶雲性熱,非也。復雲作屑與合谷異,此皆江東少有,故斟酌言之耳。
  • 3.《四聲本草》:穬麥,先患冷氣人即不相當。大麥之類,四川人種食之。山東、河北人正月種之,名春穬,形狀與大麥相似。
  • 4.《本草綱目》:《別錄》麥櫱附見穬麥下,而大麥下無之,則作櫱當以穬麥為

來源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裸麥的發芽穎果。

採收和儲藏

全年均可發芽,但以春、秋季為宜,曬乾。

原形態

裸麥,一年生草本,稈直立,光滑,高100-120cm。具4-5節。葉鞘光滑,大部短於節間或最基部者長於節間,頂端兩側具有葉耳;葉舌膜質,長1-2mm;葉片長9-23cm,寬8-15mm,微粗糙,穗狀花序直立,呈四棱形,成熟後黃棕色或帶紫色,長4-8cm(芒除外),寬1.8-2cm;小穗長約1cm;穎基部線形,稀被短柔毛,先端狹窄呈芒狀,芒細弱,長約1cm;外稃光滑,僅頂部具短硬毛,先端延伸成芒;芒粗糙,強壯,基部扁,長10-13cm。成熟後的穎果肥大易脫落,長約7mm,徑約3mm。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我國西部常有栽培。

資源分布:我國西部地區常有栽培。

性味

咸;溫

功能主治

消食和中。主食積脹滿;食欲不振;嘔吐泄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入丸、散。

注意

孕婦慎服。

各家論述

  • 1.《名醫別錄》:消食和中。
  • 2.《藥性論》:破冷氣,去心腹脹滿。
  • 3.《日華子本草》:開胃,止霍亂,除煩悶,消痰飲,破症積,能催生落胎。
  • 4.張元素:補脾胃虛,寬腸下氣,腹鳴者用之。
  • 5.《本草綱目》:消化一切米麵諸果食積。[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穬麥櫱-中藥材庫-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穬麥櫱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