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梗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空梗茶原產地為安徽九華山,屬於歷史名茶。創始人為金喬覺(696-794),又稱金地藏,地藏菩薩;他在九華山種植,自種自用。九華山生態宜茶,所產的茶葉品質上乘。空梗茶,是九華山最早的茶葉,又名金地源茶、金地藏茶、九華佛茶。[1]
發展現狀
近年來,包括空梗茶在內的九華佛茶品牌在國內外茶葉市場上引起了強烈反響,極大地推動了池州茶業經濟的發展。僅今春池州就生產九華佛茶148噸,較生產一般名優茶每公斤增收173.84元,直接增收2573萬元。同時,九華佛茶品牌效應帶動全市名優茶價格的提高,今春池州生產名優茶1720噸,與去年相比,每公斤名優茶價格提高6.04元,增收1039萬元,池州50萬茶農人人受益。國際市場對綠色食品需求每年以20%增長,綠色食品茶、有機茶的銷售量僅占綠色食品總量1.5%,開發綠色食品茶、有機茶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市場需求決定了九華佛茶「安全化、優質化、產業化」的發展方向。市委、市政府已經規劃:2008年茶園總面積達到1.7萬公頃,茶葉總產值5億元;全市茶園要全部通過無公害認證,有機茶園認證面積要達到0.7萬公頃;建立本地優質茶樹良種資源圃1個;到2008年,每公頃單產由2003年373.5公斤提高到750公斤;到2008年,均價由2003年21.79元/公斤提升到37元/公斤,增長70%;平均畝產值由2003年541.53元提升到1840.32元;發展高產優質茶園和高標準示範茶園0.28萬公頃。
茶品簡介
九華山,不僅有終日香火繚繞的佛教名剎,更有俊秀雄偉的美麗山川,佛教文化與秀麗山水在這裡完美融合,移步換景,每一處皆是佛化的自然勝景,每一處景色仿佛都有着佛教聖地的聖潔與光輝。九華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在這裡,儒、道、釋三種文化融合,更與中國傳統文化交相輝映,每到傳統佳節來臨之際,更是吸引了海內外眾多遊客爭相朝拜。
九華山位於長江下游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是佛教中地藏王菩薩道場,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一座以佛教與茶文化為特色的風景名勝區。 九華山山勢雄峻,九座主峰均在海拔千米以上,秀出雲表,清奇多姿。山中雨量充沛,清溪細流,湧泉飛瀑。林木蔥籠,雜花生樹。生態環境良好,茶樹資源豐富。
安徽省池州境內的九華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它東與清澈湛藍的太平湖毗鄰,南與天下名山黃山接壤,九十九峰層巒疊嶂,群峰競秀,雲霧繚繞。九華山清麗脫俗,瑰麗多姿的自然景觀和佛教文化的融合,使它具有了讓人難以忘懷的動人魅力,而九華佛茶則以它的馨香和深厚文化底蘊傾倒了古今無數茶客。
品質特徵
「空梗茶」產於九華山神光嶺之東南的峽谷中,葉形圓卵是主要特徵。歷史上的金地茶一直是佛教寺院坐禪驅睡和招來香客遊人的珍貴飲料。不少達官貴人對金地茶曾有稱讚和評述。其品質特點是:外形如佛手,佛茶風味尤顯。芽葉相連,自然舒展,翠綠顯毫,湯色黃綠清亮,香氣清高持久,滋味鮮醇,葉底嫩綠。忙裡偷閒來,一杯香茶沁人心脾,香客旅遊品茶得以感受人生哲理;晨鐘暮鼓去,一盞碧綠清純回甜,僧人坐禪喝茶提神醒腦藉以清修。
茶史追溯
九華山產茶歷史悠久。《青陽縣誌》載:「九華為仙山佛地,竹卉魚禽,間為他方所未有。……所產金地源茶,為金地藏自西域攜來者,今傳梗空簡者是。茗(閔)地源茶,根株頗硬,生於陰谷,春夏之交方發萌,莖條雖長,旗槍不展乍紫乍綠……天聖初,郡守李虛已,太史梅詢試之,以為建溪顧渚不及也」南宋周圍必大游九華作《九華山錄》云:「獻土產茶味敵北宛」。北宛茶為建州(福建建陽)名茶,可見九華山茶之名貴。可劃分為三個歷史時期。
起源期 據最早傳說唐時在九華天台山北(今陵陽鄉黃石村)的——石洞——道僧洞中修行的一僧一道在採集草藥治病時開始用茶。「先是生煮羹飲,繼而曬乾收集」,日久天長僧道用以曬茶的石塊也留下了斑斑黃漬,是謂「黃石」,「黃石」之毛峰因此得名而沿用至今,九華菩薩金喬覺也在「送童子下山」後以「煙霞」為伴,親自「煮茗甌中」可見九華山制茶之起始也是道循由野生茶樹——生煮羹飲——曬乾收藏——蒸青團茶,這一規律,並且以佛教為主,道教為輔,開創了九華山區茶葉製作的先河。
發展期 自宋至元,歷經三百餘年,由蒸青團茶——蒸青散茶——炒青散茶。九華山相傳宋代始有「天台雲霧」和「九華龍芽」的製作。是由曬青(或蒸青團茶)發展到炒青散茶的階段。制茶工藝「究極而精巧」花色品種也隨之增多,宋時的「雲霧」和「龍芽」均是「毛峰」茶的前身,前者因地命名,泛指天台山背道僧一帶所產之茶。此間茶樹朝迎晨霧,晚沐露霖,葉質柔嫩香高味濃故名,後者因茶種而樂謂,系指用金地源和閔地源之茶樹採制而成,香味均列上乘的茶葉。宋時九華「貢茶」開始面世,周必大於1167年在《九華山錄》中稱讚九華之茶「味敵北宛」。當時「北宛」已為貢茶,可見其品質出類拔萃。除此之外,當時還有仙,嫩蕊,福合,祿合等花色,宋代陳岩云:「春山細摘紫英芽,碧玉甌中散玉花」此之謂也。
豐盛期 自明至清,九華山茶由炒青散茶到烘青綠茶花色品種面貌一新,歷經三百多年。明吳仁有詩云:「犬吠披雲客,花迎看竹翁,山家供玉乳,一碗便生風」。清代白元亮在《登九華》一詩中描述更詳,「頻年飄泊在天涯,又信萍蹤上九華,雲擁奇峰天欲滴,泉春亂石澗生花。傍林鳥語搗靈藥,隔岸人聲摘閔茶。今日探幽具乘興,不知何處謫仙家」。明清時九華山已有「東崖雀舌」,「肉身仙茗」,「龍池雲霧」和「南苔空心」等花色,分別產於四大叢林之王的東崖,神光嶺前的肉身寶殿,下閔園的龍池和小天台的南苔庵,均屬綠茶之烘青類,茶葉製作刻意求工,外形多姿多彩,內質別具一格,視為佛門珍寶。據1933年李非所撰《青陽風土誌》記載:「茶種類有龍眼茶,雲霧茶,雀舌茶,毛尖茶,旗松茶。用於手採摘,置於鍋內以火炕干,山鄉所產地,用蔑萎或布袋裝好,舟運至縣城,再運住大通,南京等地銷售」。可見九華之茶由佛教而至民間,到明清,民國已是花色品種齊全的豐盛期。
茶品來源
空梗茶的創始人是九華菩薩金喬覺。清代,劉源長《茶史》「茶之名產」記:「九華山有『空梗茶』,是金地藏所植。大抵煙霞雲霧之中,氣常溫潤,與地所植,味自不同。」
金喬覺證道九華,種茶、制茶、煎茶,業績之一便是農禪兼修。從而對茶樹栽培及飲用作出了貢獻,煎茶峰就是很好的見證。金喬覺帶來禪眾在九華山上開墾出幾十畝田,種稻穀,植茶樹,自種自用,採茶煎茶,禪茶兼修。
史載:他在九華常居於化城谷峰之間(今之閔園,化城寺,神光嶺等處),率大弟子勝瑜等披荊斬棘,攀峰越壑「得谷中之地,面陽而寬平,其土黑壤,其泉滑干」(費冠卿語)此所謂「化城谷地」。繼而率眾僧「開鑿滹澗,盡成稻田。」據宋陳崖《化城寺》詩註記載:「唐建中初金地藏依止禪眾,有平田數十畝,種黃粒稻,之上植茶,異於他處。」明王陽明亦詩記之:「僧屋煙霞外,山深絕世,茶分龍井水,飯帶石田沙」,「飯遺黃稻粒,花發五釵松。金骨藏靈塔,神光照遠峰」致使九華出現了「雲端開淨剎,峰頂見平田」的景象。現今九華山沿存有「晏坐岩」和「煎茶峰」等金地藏遺蹟。「晏坐岩」是「金地藏常攜道侶晏坐岩中,定起而還。」端石「煎茶峰」則是金地藏招道於峰前汲泉烹茗之山峰。說明金地藏對茶的栽培和品飲也「事必躬親」,即使在他僅存的《送童子下山》傳世詩中除「親承善誘,感悟深哉』之外,還抒發「烹茗甌中」之惜別情懷:「空門寂寞爾思家,禮別雲房下九華,愛向竹欄騎竹馬,慣於金地聚金沙,瓶添澗底休拈月,烹茗甌中罷弄花,好去不須頻下瀉,老僧相伴有煙霞。」足見九華菩薩金喬覺不僅是空梗茶的創始人,還是茶文化和農林技術交流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