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窺視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代表作《窺視者》(1955)中手錶推銷員馬弟雅思窺視着小島鎮上的生活。而他姦殺少女雅克蓮的全過程均為於連所窺視,馬弟雅思又成為整個小島的「被窺視者」。整個作品以描寫真實生活為主,不去圖解、編造生活,作品隨主人公的行動與視覺展示生活,馬第雅斯所見的是鎮上的街景,房屋,居室擺設,腦海里經常出現的是煙頭、糖紙、8型繩索、毛衣等意象。小說將不可能看到的生活內容與情節抹去,猶如真實的生活流。羅布-格里耶強調小說視覺效果,主張寫外在真實,熱衷於對「物」的細緻描繪,大膽進行語言革新,運用表明視覺的和純描寫性的詞彙進行文學創作。

新小說的經典代表作,獲法國評論家獎;其書名已昭示先鋒派的創作理念:只聽命於視覺和直覺,利用同時性技巧,將過去、現在和將來,現實、夢境、回憶、幻覺和潛意識交雜在一起,任意跳躍。所幸的是,該作品不僅具有標誌性的文學意義,背後更是一個懸念故事:關於一場少女姦殺案。

作者簡介

1922年8月 18日阿蘭·羅布·格里耶(阿蘭羅伯格里耶)出生於法國西部菲尼斯泰爾省(Finistre)港口城市布雷斯特(Brest)的一個小商人家庭,青少年時期在巴黎接受了系統教育。二戰期間曾在德國坦克廠做鏇工,1945年在法國國立農藝學院畢業後。先後在國家統計局和在殖民地水果和柑桔類研究所 供職。到過摩洛哥幾內亞瓜德羅普和馬提尼克。 二十世紀是不穩定的,浮動的,不可捉摸的,外部世界與人的內心都像是迷宮。我不理解這個視界,所以我寫作。阿蘭羅布格里耶 法國新小說流派的創始人、理論家和代表作家,電影大師。 1949年進入生物學研究機構工作。1950年,由於身體原因被迫從安的列斯群島返回法國,在回國的船上開始創作《橡皮》,回國後辭去工作以便全身心投入小說創作。並於三年後發表其成名作《橡皮》,這是他發表的第一部新小說作品。1955年因發表《窺視者》 而獲當年法國批評家獎。同年,擔任巴黎午夜出版社文學顧問,並同時從事寫作及攝製電影。 格里耶的論文《未來小說的一條道路》和《自然、人道主義、悲劇》被視為新小說派的理論宣言。他在論文中提出了建立新的小說體系。他認為這個世界

內容預覽

一 仿佛所有的旅客都沒有聽見似的。 汽笛又響了一次,聲音尖銳而悠長,接着又迅速地響了三次,猛烈得要震破耳膜——猛烈得沒有目的,沒有效果。像第一次汽笛聲一樣,誰也沒有因此發出一聲喊,因此後退一步;旅客們臉上的肌肉連動也沒有動。 一排排固定的、平行的、緊張而且幾乎帶點焦急的視線,正在超過——或者說竭力企圖越過——那一片還間隔在它們和它們的目標之間的逐漸縮小的空間,旅客們一個挨一個,以同樣的姿勢昂着頭。輪船毫無聲息地噴出最後一股煙;這股煙很濃,在人們的頭上構成蘑菇狀的羽飾,可是馬上就消散了。 在這股煙的後面,離人群沒多遠的地方,站着一個對輪船靠岸漠不關心的旅客。汽笛聲既沒有引起他注意,也沒有減弱其餘旅客的興奮。他和其他人一樣站着,軀幹和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