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陵八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竟陵八友是南齊永明年間出現的一個文人集團,由竟陵王蕭子良召集,包括蕭衍、沈約、謝朓、王融、蕭琛、范雲、任昉、陸倕八人。[1] [2]
- 中文名 ;竟陵八友
- 蕭 衍:字叔達,蘭陵蘭陵(今江蘇武進)人
- 沈 約:字休文,吳興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 謝 朓:字玄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
- 王 融:字元長,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
- 蕭 琛:字彥瑜,蘭陵蘭陵(今江蘇武進)人
- 范 云:字彥龍,南鄉舞陰(今河南淅川)人
- 任 昉:字彥昇,樂安博昌(今山東壽光)人
- 陸 倕:字佐公,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
人物簡介
蕭衍
蕭衍年輕時多才多藝,學識廣博。他的政治、軍事才能,在南朝諸帝中堪稱翹楚,不在另三位開國皇帝之下。在南齊武帝永明年間,他經常在當時的文化中心、竟陵王蕭子良的西邸出入,與沈約、謝脁等人合稱「竟陵八友」,在這期間發表了許多詩作,在學術研究和文學創作上皆有所成就。《梁書》紀載他:「六藝備閒,棋登逸品,陰陽緯候,卜筮占決,並悉稱善。……草隸尺牘,騎射弓馬,莫不奇妙。」他很好學,從小就受到正統的儒家教育,「少時習周孔,弱冠窮六經」,即位之後,「雖萬機多務,猶卷不輟手,燃燭側光,常至午夜」。
齊武帝駕崩時,蕭衍沒有參與王融意圖擁立蕭子良的政變,反支持皇太孫蕭昭業登基。後又助權臣蕭鸞篡位,是為齊明帝。齊明帝的皇叔荊州刺史蕭子隆性溫和、有文才,明帝欲征之回朝,恐其不從。蕭衍說:「隨王(蕭子隆)雖有美名,其實能力庸劣,手下沒有智謀之士,爪牙只有司馬垣歷生、武陵太守卞白龍,而且二人唯利是從,若以顯職相誘,都會來;隨王只需要折簡就能召來了。」齊明帝從之,征垣歷生為太子左衛率、卞白龍為游擊將軍,二人果然都到任。明帝再召蕭子隆為侍中、撫軍將軍,後殺之。
齊明帝死後,繼任的東昏侯蕭寶卷暴虐無道,爆發的亂事在各地將帥們的努力下皆被平息,當中最為得力的是蕭衍的兄長、時任雍州(今湖北省襄陽)刺史的蕭懿。永元二年(500年),蕭懿被誣告謀反,遭東昏侯賜死,由蕭衍接任雍州刺史一職。喜好樂府詩的蕭衍上任後派人搜集當地的民歌,恢復自晉朝以來就已停止的民歌搜集工作。同時他積極招兵,暗中尋找機會推翻東昏侯。他秘密的派人在襄陽大伐竹木,沉於湖底,直到一年後舉兵之時,馬上派人去湖中打撈起事先砍伐好的竹木,並讓早已召集好的數千工匠在最短時間內建造戰船,此即後世「伐竹沉木」的典故。
中興元年(501年),蕭衍領兵攻郢城,圍攻兩百餘日,城破,「積屍床下而寢其上,比屋皆滿。」同年十二月,蕭衍發兵攻占首都建康,改立南康王蕭寶融於江陵稱帝,是為齊和帝;東昏侯在政變中被將軍王珍國所殺。
中興二年(502年),皇太后王寶明臨朝稱制,之後蕭衍受齊和帝禪讓登基,改國號為天監元年(502年),是為梁武帝。
梁武帝昔日的好友沈約、范雲等世族出身的名門後人在梁朝當上宰相,與前朝重臣蕭秀等人合力推動各種改革,改正南齊時施政上的種種問題。此外,武帝登基後對樂府詩的興趣不減當年,仍參與樂府詩的創作及編修。在他的影響和提倡下,梁朝文化的發展達到了東晉以來最繁榮的階段。《南史》作者李延壽評價道:「自江左以來,年逾二百,文物之盛,獨美於茲。」
520年,梁武帝改元普通,這一年被中國歷史學家視為南朝梁發展的分水嶺。在這年開始,梁武帝開始篤信佛法,多次捨身出家。
普通八年(527年)三月八日,梁武帝第一次前往同泰寺捨身出家,三日後返回,大赦天下,改年號大通,是為大通元年(527年)。同年,隸領軍曹仲宗伐渦陽(今安徽蒙城),在關中侯陳慶之的奮鬥下樑軍大敗北魏軍、俘斬甚眾,又乘勝進擊至城父。梁武帝詔下令渦陽之地設置西徐州,並以手詔嘉勉陳慶之:「本非將種,又非豪家,觖望風雲,以至於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終。開朱門而待賓,揚聲名於竹帛,豈非大丈夫哉!」
大通三年(529年)九月十五日,梁武帝第二次至同泰寺舉行「四部無遮大會」,脫下帝袍,換上僧衣,捨身出家,九月十六日講解《涅槃經》。當月二十五日群臣捐錢一億,向「三寶」禱告,請求贖回「皇帝菩薩」,二十七日蕭衍還俗。
梁武帝因天象稱「熒惑入南斗,天子下殿走」,就赤腳下殿以應天象。之後傳來北魏孝武帝西奔的消息,得知此事的武帝羞慚地說道:「綁着辮子的胡虜(索虜)也應天象嗎?」(由於天象應於北魏,意味天意認為北魏孝武帝才是正統天子)
大同十二年(546年)四月十日,蕭衍第三次出家,此次群臣用兩億錢將其贖回;太清元年(547年),三月三日蕭衍又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四月十日、朝廷出資一億錢贖回武帝。郭祖深形容:「都下佛寺五百餘所,窮極宏麗。僧尼十餘萬,資產豐沃。」此時國力日衰。
侯景原為東魏的將領,由於他與東魏丞相高澄的矛盾,於太清元年(547年)正月據河南十三州叛歸西魏,但西魏宇文泰對其不信任。迫於無奈,侯景致函蕭衍,許願獻出河南十三州來投奔南朝梁。蕭衍接納了侯景,並任命他為大將軍,封河南王。不久,東魏攻擊侯景,蕭衍派侄子蕭淵明支援,結果戰敗,蕭淵明被俘。侯景敗退後占據壽陽。高澄假意提出和解,意在離間侯景和梁朝。司農卿傅岐認為高澄議和是離間之計。而朱異等人則極力主張與東魏和好。蕭衍不聽臣下勸告,與東魏使者往來,侯景感到恐慌。
此時,侯景假託東魏名義寫信給蕭衍,提出用蕭淵明交換侯景,蕭衍居然表示接受。侯景十分氣憤,遂起兵叛變。他以蕭正德為內應,輕易渡過了長江,並在公元549年三月圍攻建康。城中久被圍困,糧食斷絕,飢病困擾,人多浮腫氣急,橫屍滿路,能登城抗擊者不到四千人。南梁諸王手握重兵,卻彼此猜忌按兵不動,無人討叛。十二日,侯景攻入建康,縱兵洗劫,蕭家宗室、世族琅琊王氏、陳郡謝氏皆遭血洗,史稱侯景之亂。
城陷之後,侯景的武士隨意進出皇宮、甚至佩帶武器。蕭衍見了很奇怪,問左右侍從,侍從說是侯丞相的衛兵。蕭衍生氣地喝道:「甚麼丞相!不就是侯景嗎!」侯景聽說了,非常生氣,於是派人監視蕭衍,蕭衍的飲食也被侯景裁減。蕭衍憂憤成疾,口苦幹渴,索蜂蜜水,未得實現,怒憤更疾。
據說梁武帝曾經在志公禪師臨終時,向其詢問自己壽命。志公說:「我的墓塔倒了,陛下的大限就到了。」志公涅槃後,寺方造了木製的靈塔,梁武帝擔心志公的木造靈塔不堅固,就拆除,打算重建,拆了以後不久侯景之亂就發生了。
五月,蕭衍在糧食尚足的情況下(身旁有數百顆雞蛋),因激憤不已,病卒於台城內,死前猶喊著軍事戰陣時的「荷,荷」(士兵先退後進的口號),表示他反擊侯景的志願。死時86歲,葬於修陵(今江蘇丹陽市陵口)。諡號武帝,廟號高祖。
梁武帝除了帝王的身份,也身為學者在經、史、詩詞、佛學等領域留下大量著述而出名。
在經學方面,他撰有《周易講疏》、《春秋答問》、《孔子正言》等二百餘卷。天監十一年(512年),又製成吉、凶、軍、賓、嘉五禮,共一千餘卷,八千零十九條,頒布施行。
在史學方面,他不滿《漢書》等斷代史的寫法,因而主持編撰了六百卷的《通史》,並「躬制贊序」。命殷芸將無法入史的剩餘材料(主要是異聞雜談),編入小說。這些著作大都沒有流傳下來。
在文學方面,梁武帝也非常喜歡詩賦創作,現存古詩、樂府詩等詩歌有80多首。蕭衍和王融、謝朓、任昉、沈約、范雲、蕭琛、陸倕七人共稱竟陵八友,在齊永明時代的文學界頗負盛名。
在宗教方面,漢傳佛教的素食主義即以梁武帝為首。佛教的梁皇寶懺是他編製成的,他又著有《大般涅槃經》、《大品般若經》、《淨名經》、《三慧經》等諸經義記數百卷。在道教學說中,他把儒家的「禮法」、道家的「無」和佛教「因果報應」揉合,創立了「三教同源說」,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由於梁武帝對佛教流通的貢獻,寺廟時以梁武帝與其長子昭明太子合祀為護法神。
梁武帝的學問路線,是先習儒,再奉道,後入佛。少年時代是習儒階段,「少時學周孔,弱冠窮六經」。二十歲以後,改奉道教,一直到即位為帝後,仍未舍道。《隋書·經籍志》載,「武帝弱年好事,先受道法,及即位,猶自上章」。稱帝後的蕭衍和道士陶弘景的關係極善,他每當遇到國家大事,經常要派人到茅山去向陶弘景請教,以致於陶弘景有「山中宰相」之稱。不過,在即位後的第二個年頭,即天監三年(504),蕭衍就頒布了《舍事道法詔》,宣布舍道歸佛。而據其《述三教詩》,則稱「晚年開釋卷,猶月映眾星」。到晚年才開始研讀佛經。這也許說明,他雖然已經頒布了事佛詔,實際上還未真正徹底放棄道教。但總的來說,頒詔以後,他是以事佛為主的。有關《舍事道法詔》的真實性在學術界存疑,但無論其真偽,蕭衍的奉佛則是事實。
梁武帝對佛教的支持,表現為兩大方面:一是親身修佛,二是從各方面扶持佛教的發展。
梁武帝本人歸佛後,逐漸過上了佛教徒的生活。在武帝發表《斷酒肉文》前漢傳佛教「律中無有斷肉法」(反而是與釋迦佛作對的天啟,提倡素食),蕭衍把佛教五戒中的不殺生引申為素食,頒布了《斷酒肉文》,禁止僧眾吃肉,自己也行素食,開啟了漢傳佛教素食的傳統,之後漢傳佛教僧團開始遵守《梵網經》規定的菩薩戒,不再食肉。對那些敢於飲酒食肉的僧侶,他以世俗的刑法治罪。他又頒布《斷殺絕宗廟犧牲詔》,禁止宗廟的犧牲,這是有違儒家祭祀禮儀的,但他堅持推行。他還正式受戒,據《續高僧傳》卷六記載,他於天監十八年(519)「發宏誓心,受梵網經菩薩戒」。
梁武帝晚年奉佛更甚,經常日食一餐,過午不食,所食也只是豆羹、粗飯而已。篤信佛教,由於不近女色,曾經四十年無幸後宮,最突出的奉佛行為,是多次捨身出家,先後四次捨身同泰寺,每次都是朝廷花了大量的香火錢才把他贖出來還俗。他的第四次捨身是在太清元年(547)三月,歷時一個月,所花贖錢為「一億萬」,這為同泰寺帶來了巨額資金。
武帝本人是可以劃入「義學」一類的,他對佛經很有研究,尤重《般若經》、《涅槃經》、《法華經》等,他常常為大家講經說法,召開各種法會,開設過千僧會、無遮大會。中大通元年(529)開設的無遮大會,參加者有道俗五萬多人。他的佛教撰述,則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註解》(現僅存序)、《三慧經義記》(《三慧經》本是《摩訶般若經》中的《三慧品》,蕭衍認為此品最重要,因而獨列為《三慧經》)、《制旨大涅槃經講疏》、《淨名經義記》、《制旨大集經講疏》、《發般若經題論義並問答》(均佚),另著有《立神明成佛義記》、《敕答臣下神滅論》、《為亮法師制涅槃經疏序》、《斷酒肉文》、《述三教詩》等,均存。
武帝在哲學上對中國佛教的貢獻,突出之處是把中國傳統的心性論、靈魂不滅論和佛教的涅槃佛性說結合起來了,他本人是屬於涅槃學派的,主張「神明成佛」,所謂「神明」,是指永恆不滅的精神實體,它是眾生成佛的內在根據,「神明」也就是佛性。他又提出三教同源論,認為儒、道二教同源於佛教,老子、孔子,都是釋迦牟尼的弟子,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三教可以會通,同時,三教的社會作用也是相同的,都是教化人為善。
除了自身奉佛,蕭衍還大力扶持佛教事業的發展。他非常支持外僧的譯經,僧伽婆羅被他召入五處譯場從事譯經,所譯經典,又請寶唱等人寫疏,他甚至「躬臨法座,筆受其文,然後乃付譯人」。真諦在蕭衍門下也受到禮遇,只是因為侯景之亂,真諦的譯事難申。蕭衍和國內法師的關係也很密切,寶亮、智藏、法雲、僧旻等人,都是蕭衍非常器重的。他組織僧人編撰佛教著作,編成的作品至少有十二種。他還廣造伽藍,所建有大愛敬寺、智度寺、光宅寺、同泰寺等十一座,各寺鑄有佛像,大愛敬寺有金銅像,智度寺的正殿鑄有金像,光宅寺有丈九無量壽佛銅像,同泰寺有十方銀像。 禪宗祖師菩提達摩南北朝時期來中國弘法,與梁武帝會談。但因理念不合,話不投機,離開梁朝而北去。 在梁武帝的支持下,梁代佛教達到了南朝佛教的最盛期,他最後在侯景之亂時,飢病交加,死於寺中。但武帝之後,梁簡文帝和梁元帝也都篤信佛法。
沈約
沈約出自吳興沈氏,「江東之豪,莫強周、沈」,其父沈璞在宋文帝元嘉末年皇族爭位時,因忠於弒父自立的太子劉劭,被起兵討逆的宋孝武帝劉駿誅殺。
沈約幼年因身為罪臣之子,流寓他鄉,少時篤志好學,母恐其積勞成疾,常為之減油滅火,早上讀書,晚上還要複習一遍,遂博通群籍,擅長詩文。仕劉宋、蕭齊、蕭梁三朝,許多重要制詔都是出自他的手筆。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在齊仕著作郎、尚書左丞、驃騎司馬將軍,為文惠太子蕭長懋家令,「特被親遇,每直入見,影斜方出」。
齊梁之際,為蕭衍擬定即位詔書,蕭衍重之,稱讚說,「生平與沈休文群居,不覺有異人處;今日才智縱橫,可謂明識。」,封建昌縣侯,官至尚書左僕射,後遷尚書令,領太子少傅。梁武帝認為沈約為人輕脫,故沈約雖官至宰相(尚書令),但卻沒有參與機密的實權,晚年更激怒梁武帝,被梁武帝痛責不是忠臣,沈約因此戰慄憂懼而死。
另外沈約的治國才幹也頗受當時統治者質疑,齊武帝、齊明帝就曾在不同場合,說出「學士輩不堪治國」、「學士輩不堪經國,唯大讀書耳。經國,一劉系宗足矣。沈約、王融數百人,於事何用」等類似評價。
及後協助梁武帝蕭衍進行篡位大計,參與廢殺齊和帝的計劃,晚年更因此事而精神恍惚,未幾斃命,享年七十三歲。朝議請賜諡為文,梁武帝改為一「隱」字以貶之。
從20餘歲時開始,歷時20餘年,撰成《晉書》120卷。487年,奉詔修《宋書》,一年完成。另著有《晉書》110卷、《齊紀》20卷、《梁武紀》14卷、《邇言》10卷、《諡例》、《宋文章志》30卷、《四聲譜》等,皆佚,僅《宋書》流傳。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輯其遺文8卷,作品由張溥輯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沈約是永明(齊武帝年號)詩壇領袖作家,撰《四聲譜》,使詩歌產生人為音律,而醞釀律詩之試作,沈約說:「欲使宮羽相變,低昂互節,若前有浮聲,則後須切響,一簡之內,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還提出了「八病說」,即「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八種聲律上的毛病。其四聲八病說,一時附和者頗多。不過,八病在沈約之著作中已不可考,只有《文鏡秘府論》與《續金針詩格》中有詳細的記載。
沈約主張「文章當從三易:易見事,一也;易識字,二也;易讀誦,三也」,注重音調流暢的美感,但沈約本人並未完全做到。沈約還精研佛經,可說是一名通才。邢子才稱沈休文:「沈侯文章用事不使人覺,若胸臆語也。」沈德潛評論沈約不如鮑照、謝靈運,「然在蕭梁之代,亦推大家,以邊幅尚闊,詞氣尚厚,能存古詩一脈也」。
元人伊世珍的筆記小說《琅嬛記》記有一位書生名叫沈休文,一日有仙女用雨絲所紡成的輕紗送給了他。沈休文後來把冰絲做成衣裳和扇子。 此外沈約還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男子之一,以「沈郎瘦腰」聞名,沈約曾任東陽太守,他在給友人的信中提到自己的臂圍每月都減少半分,南唐國主李煜曾在詞句中以「沈腰潘鬢消磨」,做為借代文人消瘦的典故;納蘭性德【採桑子】提到「東陽瘦」,也出自相同的典故。 沈約亦是女詩人沈滿願的祖父。
謝朓
謝朓出身名門世族,與著名山水詩人謝靈運同為陳郡謝氏一族,祖母是《後漢書》作者范曄的姊妹,祖父謝述,為宋初宰相劉義康的親信重臣;父親謝緯,官至散騎侍郎,謝朓的母親則是劉宋的長城公主。謝朓世代高門,故以甲族資格的太尉行參軍為起家官。
謝朓少有文名,早年在京城建康生活,無憂無慮,南齊永明(483-493)年間,竟陵王蕭子良招集詩人,在京城雞籠山的府邸飲宴賦詩。謝朓來至幕下,與沈約、蕭衍等人號稱竟陵八友,為當時文壇的中心。490年,謝朓受任為隨郡王蕭子隆的「文學」,並跟隨隨王遠赴荊州,甚得賞識,成為蕭子隆的親密摯友,朝夕論詩,引起荊州其他官員的猜忌。蕭子隆一名部屬向齊武帝告密,493年謝朓突然被召回京。同年齊武帝駕崩,其後蕭子良和蕭子隆亦相繼離世。
495年謝朓被任命為宣城太守,在宣城寫了許多山水詩,修建了不少亭台樓閣,與友人宴遊;他不滿做宣城太守這種地方官,有意出世歸隱。兩年後謝朓回京,出任中書郎、南東海太守、尚書吏部郎,曾告發岳父王敬則叛亂,以致夫妻反目。499年,謝朓不肯參與外朝宰相始安王蕭遙光的叛亂,又曾輕視內朝重臣江祏(與蕭遙光同謀廢立),被誣告下獄,卒於獄中,年35。
謝朓詩歌今存130多首,早年在竟陵王幕下時,所作多是詠物詩,如《詠竹》、《詠琴》、《詠鏡台》,屬宴會上的遊戲之作。後來他撰寫許多山水詩,吟詠自然風景,如《游山》、《游敬亭山》、《游東田》等。以下引錄《游東田》一詩,其中「魚戲新荷動」一句,廣為後人用作繪畫題目:
戚戚苦無悰,攜手共行樂。
尋雲陟累榭,隨山望菌閣。
遠樹暖阡阡,生煙紛漠漠。
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
不對芳春酒,還望青山郭。
謝朓詩風,以清新、清麗、清俊見稱,用字細膩而妍麗工巧。部分詩歌摹仿謝靈運,如《游山》、《游敬亭山》,都是鋪排羅列景物。《游山》一詩以游山的由來和動機起筆,大致依山與水而作對,以理悟作結。謝朓亦常描寫自軒窗或案頭所見的景物,所寫山水風景多與都邑建築物相連,詩中風景出現具畫意的平遠構圖,頗具遠近層次,如《冬日晚郡事隙》依次由門前池、窗外竹而推向窗外的遠山平陸,以「上」、「際」、「中」等詞彰顯景物之間的方位關係,又能巧用動詞「帶」字,如「巉岩帶遠天」、「清川帶長陌」,突出了巉岩與清川仿佛由筆墨揮灑而生的動態,因此獲得「詩中有畫」的評價。
謝朓詩語調搖曳從容,常用疊字,如「漠漠輕雲晚,颯颯高樹林」,使語調紆緩婉轉。其山水詩善於將自己移入景中,注入感情。景象變化撩動他敏感的心靈,心境變化與風景同步,因一霎風雨、一群飛鳥、一團悄然散盡的霧氣,心中波瀾頓起。當時沈約主張「四聲八病」說,講求平仄聲律,謝朓與沈約友好,受其影響,作詩時特別注重聲律。謝朓現存作品中,有三份一是八句詩,八句中的中間四句,往往由對仗構成,而且平仄工整,與後來的近體詩相近,超越了六朝詩的範圍,具備了唐詩風格。
中國文學中,謝靈運與謝朓合稱大謝、小謝,謝朓在生時,已被譽為當世最出色的詩人,沈約說:「二百年來無此詩」;梁武帝則說:「三日不讀謝朓詩,便覺口臭。」謝朓是南齊一代山水詩的代表,開拓了自軒窗中觀賞山水的新空間,詞彙與技巧為其後的何遜、陰鏗、王維的山水詩學習,不少詩評都認為謝朓詩已具有唐詩風格。謝朓在宣城時,與友人合作聯句,每人作4句,續成一首長詩。聯句源出晉朝,謝朓的作品使聯句更普及。唐代李白最敬仰和讚賞謝朓,李白作品亦受其影響,現存直接提到謝朓的詩有12首,如《秋登宣城謝朓北樓》。李白對謝朓特別懷念,有認同感和強烈共鳴,在《秋夜板橋浦泛月秋酌懷謝歌》中抒發對謝朓的思慕之情,其閨怨詩《玉階怨》,即模仿謝朓的同題詩歌。 謝朓在宣州建有一樓,在城中小丘陵陽山上,後人多次重建,稱為謝朓樓,與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並稱為江南四大名樓。 [5]
王融
史載「少而神明警惠,博涉有文才」,聲稱自己三十歲前要位至三公,所謂「三十內望為公輔」,「使天假之年,而老其才,徐、庾不得專美於後」,二十七歲官至中書郎,一日值夜中書省,自嘆說「為爾寂寂,令鄧禹笑人」(鄧禹漢代人,二十四歲為司徒)。王融後來成為竟陵王蕭子良幕僚,與沈約、謝朓、蕭衍、范雲、任昉等合稱「竟陵八友」。永明九年(491年),齊武帝在芳林園禊宴群臣,王融作《曲水詩序》,「文藻富麗,當世稱之」。有才辯,永明十一年(493年),接待北魏使者。王融文辭辯捷,能在倉卒之間寫文章,史稱「詩名比元長,賦體凌延壽」。《詩品》稱「詞美英淨」。
王融躁於名利,一次經過朱雀橋,逢巨船出入,於是吊橋中開,一時間車馬擁擠,寸步難行,王融不由得出發感慨:「車前無八騶,何得稱丈夫。」武帝病重,蕭子良和蕭昭業爭奪帝位,王融「戎服災身」欲擁立子良即位,但蕭鸞矯詔擁蕭昭業奪下帝位。鬱林王即位僅十餘日,王融就被下獄,由中丞孔稚珪羅織罪名,被賜死,年僅二十七。王融《下獄答辭》憤稱:「若事有可征,爰對有在,九死之日,無恨泉壤。」沈約有《傷王融》。
蕭琛
史載蕭琛「性通脫,常自解灶事,畢狖余,必陶然致醉」(《梁書》),不事產業,好音律,有縱橫才辯,任金紫光祿大夫。齊武帝永明十年(492年),和范雲出使北魏,受到北魏孝文帝的稱賞。
中大通三年二月乙卯(531年3月18日)卒,享年五十二歲,諡曰平子。
范雲
東晉時期曾任安北將軍范汪之六世孫。其祖父范璩之在南朝宋其間曾任中書侍郎。其父范抗為郢府參軍。
蕭衍執政,與沈約等輔助。齊武帝永明十年(492年),和蕭琛出使北魏,受到魏孝文帝的稱賞。加入梁後,官至尚書右僕射、霄城侯。
天監二年五月丁巳(503年6月15日)卒,年五十二。追贈侍中、衛將軍,諡曰文。
范雲有文集三十卷,他的詩詞風格清麗,敘情婉轉。
任昉
自幼「聰明神悟」,四歲能誦詩,八歲能文,「雅善屬文,尤長載筆,聲聞藉甚」。叔父任晷誇他「吾家千里駒也」。南朝宋時,舉兗州秀才,拜太常博士。入齊為王儉所重,任丹陽尹劉秉的主簿(辦公室主任)、竟陵王記室參軍,官至中書侍郎、司徒右長史,梁時歷任義興(今江蘇宜興縣)、新安(今浙江淳安縣)太守。一生仕宋、齊、梁三代,為官清廉,仁愛恤民,離開義興時,「舟中惟有絹七匹,米五石而已」。天監七年(508年)卒於官舍,家中僅有桃花米20石。梁武帝蕭衍「悲不自勝」,「即日舉哀,哭之甚慟」。
任昉寫文章時擅長表、奏、書、啟等文體,文格壯麗,「起草即成,不加點竄」,而同期的沈約以詩著稱,時人稱「任筆沈詩」。沈約稱任防「心為學府,辭同錦肆」。王融「自謂無對當時」,可是一見任昉之作,似「恍然若失」。王儉見其筆札,「必三復殷勤,以為當時無輩,曰:『自傅季友以來,始復見於任子。若孔門是用,其入室升堂。』」又與沈約、王僧儒同為三大藏書家。竟陵八友之一。作《奏彈范鎮》文,他反對范縝的「神滅論」。著有《述異記》2卷、《雜傳》247卷、《地理書鈔》9卷,《地記》252卷、《文集》23卷、《文章緣起》1卷等。
陸倕
陸倕年少好學,會寫文章,在家院內建有兩間茅屋,與外人杜絕往來,晝夜讀書其中,如此數年。陸倕記憶力驚人,可以將《漢書·五行志》默寫一遍。還工於行、草書。他寫過《感知己賦》送給好友任昉。曾在齊、梁二朝當官。梁武帝令他作《新刻漏銘》、《石闕銘》,載於《文選》,梁武帝稱之「辭義典雅,足為佳作」。並賜絹三十匹。遷太子庶子、國子博士,後以母憂去職。卒於梁普通七年。陸倕是竟陵八友中年齡最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