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童年的「野炊」(劉永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童年的「野炊」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童年的「野炊」》中國當代作家劉永奮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童年的「野炊」

秋天收穫的季節。辛勞了一年的農民,喜悅的心情洋溢在淌滿汗珠的臉龐。

回想起六十多年前,我們這些十一二歲的學生在秋假期間參加生產隊的勞動時,最喜歡乾的活是刨山藥、刨花生。在刨山藥的時候,因人小力單,就在前邊用鐮刀割山藥蔓(wan),大人們在後邊用大鎬刨。用不了幾鎬,山藥就從土裡提溜出來,不一會兒,一嘟嚕一嘟嚕的山藥擺放的像是列隊整齊的士兵,等待人們的檢閱。

休息的時候,隊長就喊「孩子們,搬大土坷垃,拾柴火去。」這是我們最愛幹的事。不大的功夫,就找齊了。大人們在地上挖個像鍋一樣半圓的坑,上邊用大坷垃棚好,象個拱型的大鍋蓋,留個當灶火門的小口。往裡填柴燒火,直到把坷燒燙後,把山藥放進滾燙的灶膛里,緊接着把棚着的坷垃砸塌,把山藥悶起來。快下班時,扒拉出來的山藥基本就熟了。把外邊的硬皮撕掉,吃起來又香又甜。真解饞呀!

燒花生又是一種情趣。當晚霞映紅天際,秋風習習,忙碌了一天的人們快要收工的時候,經隊長允許,我們這些孩子們撿來了大樹枝子,玉米秸,高梁杆,搭成架子,上面放上剛刨下來的花生。在下邊點着火,「噼噼啪啪』地燒起來,跳動的篝火把稚嫩的小臉映得通紅。「火大沒濕柴」,架着的花生秧也燒着了。花生掉在熱灰里,不大一會兒就燙熟了,落日的餘輝,映襯在一群從熱灰扒拉着吃花生的孩子們身上。歡聲笑語迴蕩在空曠的田野。

吃完後,除了牙是白的,每個人的小嘴都是黑黑的。

而後,我們這幫孩子嬉笑打鬧連蹦帶跳,歡快地隨着收工回家的人流走向那冒着炊煙的老屋。

童年的時光是美好的,幾十年過去了。我們這些農村孩子兒時那些抹不掉的記憶時時縈繞在心頭。恰恰是一縷剪不斷的鄉愁

[1]

作者簡介

劉永奮,河北保定人,退休後定居石家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