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氏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端氏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春秋末年三家分晉,徙晉君於端氏。
端氏縣,西漢時期分獲澤縣置,隸河東郡,範圍大致為今山西沁水東一帶。東漢改置端氏侯國,屬河東郡。三國復稱端氏縣,隸平陽郡。東晉始隸建興郡。北魏隸建州安平郡,隋唐宋隸澤州或高平郡,元朝至元三年(1266年),端氏併入沁水縣,屬澤州司侯司,隸中書省晉寧路。[1]
歷史沿革
春秋,屬晉,趙魏韓三家分晉,徙晉君於端氏邑。 戰國,屬韓。 秦代,屬河東郡獲澤縣。 西漢,析獲澤置端氏縣,屬河東郡。 東漢,改端氏侯國,屬河東郡。 三國,復端氏縣,隸平陽郡。 東晉,端氏縣,始隸建興郡。 北魏,太和二十(496年),端氏縣隸建州安平郡,並在今城西另設東永安,西河、高延三縣,隸屬建州泰寧郡。 北齊,天保七年(556年),西河、高延併入東永安縣,東永安改為永寧縣,和端氏縣同屬建州安平郡。 隋朝,開皇三年(583年),改建州為澤州,省安平郡入澤州,端氏和永寧縣改屬澤州。 隋朝,大業三年(607年),澤州改稱長平郡,改永寧為沁水縣,和端氏同隸長平郡。 隋朝,義寧二年(617年),長平郡復改澤州,端氏和沁水縣,隸澤州。 唐代,天保七年(557年),澤州改為高平郡。端氏及沁水二縣,隸高平郡。 唐代,乾元初年(758年),高平郡復稱澤州,端氏及沁水二縣,隸澤州。 宋代,仍稱澤州或高平郡,端氏、沁水二縣屬之。 金代,天會五年(1127年),端氏、沁水,隸南澤州。 金代,元光二年(1223年),端氏、沁水,隸忠昌軍節度。 元朝,至元三年(1266年),端氏併入沁水縣,屬澤州司侯司,隸中書省晉寧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