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竹子(凌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竹子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竹子》中國當代作家凌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竹子

在秋風送爽的日子裡,我驅車回到了鄉下老家,給母親祝壽來了。走近村子,那清水塘邊人家的竹子,迎着秋風搖曳,沒有葉落枯黃之感,依然翠綠。

自兒時我就與竹子「交友」,幾個小夥伴經常鑽進村頭人家的那片竹林里捉起迷藏來,用竹葉做着口哨模仿小鳥的叫聲。有時候放學回家,跑到竹林里扳倒一棵竹子拿回家,用作釣魚竿,到門前的清水塘垂釣。竹子與我有緣,也有時與我為「敵」。我那時很貪玩,夏天常跑到清水塘里洗澡。父親知道了,怕我出危險,就手裡拿着一根細長的竹梢,一下下打在我屁股上,經受一次教訓。我很恨村前人家的那片竹林,心想如果沒有竹子,父親也不會拿它作為懲罰我的「工具」。

竹子往往被人們寄予吉祥。記得鄉下人家搬遷新居時,總要肩頭扛上一棵長長的竹子,有步步高升之意。城裡讀書人也很喜歡竹子,布置的書房裡也總要掛一幅竹子的字畫,顯得文靜高雅。自古有不少文人寄情於竹子,或抒懷,或言志。如,清代鄭板橋詩云「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唐代詩人白居易也詠竹「不用裁為嗚鳳管,不須截作釣魚竿。千花百草凋零後,留向紛紛里看。」竹子還有一種氣節,就是不管風吹雨打、酷暑嚴寒,它始終生命堅強,剛正不阿,保持翠綠。

人們還把竹子作為清廉的象徵。自古有為官者「君當如竹,清廉修身」,以有竹子的品格而自豪;同時也為人所稱頌。如,元代楊載在《題墨竹》中讚嘆道「風味既淡泊,顏色不斌媚。孤生岩谷間,有此凌雲氣。」竹子也往往成為「明志持家」的家訓比喻,記得上初中時,父親曾指着門前的竹子告誡我們「要學竹子一樣,窮不失志,富不癲狂。」母親生日這天,在京城創業的妹妹弟弟都趕回家為老人祝壽。母親當着我們的面,同樣指着門前的一片竹林,似乎重複着當年父親的那番話。此時,我們真正明白了母親的心意。在愈來愈好的日子裡,愈須謙虛、低調、儉樸。

我愛竹子,更愛秋陽下的竹子……[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