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竹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竹筒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竹筒,是哈尼族落擊體鳴樂器。是由生活器具演變而來的樂器,流行於雲南省思茅地區、西雙版納傣阿嘎族自治州和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地。

基本內容

中文名:竹筒

形制特徵:筒長100厘米~120厘米

簡 介:哈尼族落擊體鳴樂器

所屬民族:哈尼人

形制特徵

勤勞智慧的哈尼人,將生活中用於背水的竹筒,逐漸演變成為歌舞伴奏的樂器。竹筒多選用較長而粗大的鳳尾竹筒製成(圖),筒長100厘米~120厘米、筒徑7厘米~9厘米,上端敞口並修削成 45度角斜面,中間打通竹節,下端筒底保留竹節。竹筒無固定音高,哈尼族一般多選用十二個音高不同、但發音洪亮的竹筒為歌舞伴奏。

傳統舞蹈

在墨江、江城、瀾滄、孟連、景洪和勐海等地流行的《竹筒舞》,是深受哈尼族人民喜愛的群眾性文娛活動。在村寨的院壩中心,演奏者們一邊歌唱,一邊手持竹筒將筒底向地面上專設的木板衝擊,使之發出有節奏的「咚咚」音響,人們圍成圓圈,隨着竹筒的節奏翩翩起舞,並按逆時針方向徐緩前進。除老人和兒童外,哈尼人都競相參加,尤以年輕的小伙子和姑娘最為活躍。每逢一年一度的春節,哈尼族人民通宵達旦地歡樂、慶祝,《竹筒舞》要跳三天三夜,老年人也湊在一旁,一邊飲酒一邊唱起敘事歌,興盡方散。 哈尼族《竹筒舞》的伴奏樂器,除竹筒外,還有鋩、鑔等。

器皿竹筒

古稱「熷」,指用竹筒為器皿,再經「烤」「燒」「蒸」「燉」等方法將食物致熟的烹調方法。

基諾竹筒,基諾族敲擊體鳴樂器,又稱七軻。流行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基諾洛克。在祖國西南邊陲景洪縣的基諾山,山青林密,氣候溫和,竹樓點綴山寨,這裡是基諾族聚居 的地方。傳說基諾人的祖先,是三國時代隨孔明南征時被「丟落」的一支人馬。清初文獻記載為「攸樂」。基諾族以農業為主,男子酷愛狩獵。竹筒最早是盛水的器具,後來成了西雙版納地區許多少數民族狩獵時敲擊的響器,用於集體圍獵攆山時驚嚇野獸。經過基諾族人民 長期的勞動實踐和不斷發展,已成為七個一組的旋律樂器。每當捕到較大野獸時,獵人吹響 竹 制的「杓北」發出信號,人們便聞訊趕到現場,當即砍下毛竹製成竹筒,一路上邊走邊敲邊 唱邊舞,抬着野獸返回山寨。

基諾竹筒,每個竹筒多用一節毛竹製成,一棵大毛竹可做若干個竹筒。一般多由四至七個組成,以七個一組最為流行,而又以七個竹筒都取材於一棵竹子為佳。竹筒有大小兩種,它們 不僅尺寸有別,其式樣和用途也各不相同,稍大者稱布姑,略小者稱切克。

〔布姑〕用較粗大的毛竹筒製作,通高24厘米~36厘米,筒徑7厘米~8厘米 ,上端敞口,下端底部留 有竹節,在上端筒壁一側正下方開有一條垂直縫隙,縫長10厘米~16厘米、縫寬1厘米~2厘 米。布姑 的音高決定於筒的長短、筒徑大小、縫隙的長度和寬度。用於捕獵到野牛、大野豬和馬鹿等 較大野獸時敲擊。

〔切克〕用稍細小的一節或兩三節毛竹筒製作,通高34厘米~46厘米,筒徑5 厘米~6厘米(圖4),筒下 端留竹節,從竹筒的1/2處左右向上修削成斜口,不開垂直縫隙,上端只留有一片呈三 角形的部分筒壁。切克的音高與筒長、筒徑和修削的斜口角度有直接關係。用於捕獵到山羊 、小野豬和麂子時敲擊。

演奏時,坐奏或行奏均可。行奏時,左手持竹筒下端,筒口朝下,右手執硬木棒或毛竹片 敲擊竹筒上部。木棒長24厘米、寬2厘米、厚1厘米。坐奏時,領奏者擊三個或四個竹筒,並 將竹筒橫於腿上,高音竹筒在外,低音竹筒在內,用一手執硬木棒演奏,發音清脆洪亮。七 個一組的布姑,由大到小的基諾語名稱為尤優、革勒多、革姑、革公、春繞、春女、春卯, 按五聲音階排列,音域g-a1。有極少的村寨也使用八個或九個一組的竹筒,它們分別用於 捕到母野獸或公野獸時敲擊。這是一種合奏樂器,一般多為每筒一人集群演奏,也可四五人 合擊,少於七人時,其中有一或兩人兼奏兩三個竹筒。竹筒用後不保存,用時都臨時製作。

竹筒與基諾族的狩獵生活密不可分,其它場合則不使用。按民間風俗,凡捕到大 野獸時,在獵歸凱旋途中,人們都要反覆唱着《回家調》、《獵獲調》 ,回寨後大家分享獵物時,則唱起《到家調》、《歡慶調》,並用竹筒為其伴奏。竹筒有一定的演奏規律,已形成曲調的固定節奏伴奏型。音色豐富,音響諧和,清脆的竹筒聲和粗獷的歌聲,融匯於基諾人的歡樂之中。

1980年10月,在中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中,基諾族白臘支,將大小不同的竹筒置於架上,製成五音竹筒用於獨奏,隨演唱曲調敲擊簡化的旋律,與另外四位執無固定音高的單竹筒的奏者互相配合唱奏《獵獲小調》,生動別致,純樸粗獷,氣氛熱烈,富有濃郁的基諾族風采。[1]

參考文獻

  1. 竹筒知網百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