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筍瓜(學名:Cucurbita maxima Duch. ex Lam.)是葫蘆科南瓜屬植物,一年生粗壯蔓生藤本;莖粗壯,圓柱狀,具白色的短剛毛。葉柄粗壯,圓柱形,長15-20厘米,密被短剛毛;葉片腎形或圓腎形。雌雄同株。雄花單生,花梗長10-20厘米,有短柔毛。果梗短,圓柱 狀,不具棱和槽,瓜蒂不擴大或稍膨大;瓠果的形狀和顏色因品種而異;種子豐滿,扁壓,邊緣鈍或多少拱起。
原產於南美洲的玻利維亞、智利和阿根廷等地,已傳播到世界各地,中國的筍瓜可能由印度傳入。 中國南、北各地普遍有栽培。 筍瓜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以沙壤土、壤土最為適宜。
筍瓜富含維生素A,對夜盲症有一定的功效,筍瓜含糖量低,可以用作糖尿病患者的補充食物。筍瓜含有豐富的鉀等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對高血壓患者有一定的食療作用。筍瓜性味淡,性平;入脾、胃經,有益於脾虛食積、癰疽瘡瘍、無名腫毒等的 食療促康復。
筍瓜 |
中文名稱 筍瓜 學名 Cucurbita maxima Duch. ex Lam. 別稱 北瓜、玉瓜、大洋瓜、東南瓜、攪絲瓜、印度南瓜 |
形態特性
一年生粗壯蔓生藤本;莖粗壯,圓柱狀,具白色的短剛毛。葉柄粗壯,圓柱形,長15-20厘米,密被短剛毛;葉片腎形或圓腎形,長15-25厘米,近全緣或僅具細鋸齒,頂端鈍圓,基部心形,彎缺開張,深、寬均約2厘米,葉面深綠色,葉背淺綠色,兩面有短剛毛葉脈在背面明顯隆起。卷鬚粗壯,通常多歧,疏被短剛毛。
雌雄同株。雄花單生,花梗長10-20厘米,有短柔毛;花萼筒鐘形,裂片線狀披針形,長1.8-2厘米,密被白色短剛毛;花冠筒狀,5中裂,裂片卵圓形,先端鈍,長、寬均為2-3厘米,邊緣皺褶狀,向外反折,有3-5條隆起的脈,中間一條延伸至頂端成尖頭,脈上有明顯的短 毛,雄蕊3,花絲靠合,長5-7毫米,近無毛或僅在基部極疏被短毛,花產地生境
原產於南美洲的玻利維亞、智利和阿根廷等地,已傳播到世界各地,中國的筍瓜可能由印度傳入。 中國南、北各地普遍有栽培。 中國浙北地區於20世紀90年代從日本、中國(台灣、湖南)等地引種栽培。 筍瓜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以沙壤土、壤土最為適宜。 藥靠合,藥室 折曲。雌花單生;子房卵圓形,花柱短,柱頭3,2裂。果梗短,圓柱狀,不具棱和槽,瓜蒂不擴大或稍膨大;瓠果的形狀和顏色因品種而異;種子豐滿,扁壓,邊緣鈍或多少拱起。
病蟲防治
病毒病:筍瓜夏秋季栽培容易發生病毒病。生產上做好清潔田園、保持土壤濕潤、避雨防風等農業防治措施。播前用55℃熱水浸種20分鐘進行種子處理,能夠有效減輕苗期病毒病發生。發病初期,使用0.5%香菇多糖水劑600倍液+10%烯酰·嗎啉胍可濕性粉劑600倍 液,或0.5%香菇多糖水劑600倍液+30%毒氟磷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等混合藥劑防控效果較好。同時用36%啶蟲脒水分散粒劑5000倍液等防治病毒傳播媒介煙粉虱、蚜蟲等刺吸式害蟲。
白粉病:發病初期使用42.8%氟菌·肟菌酯懸浮劑1500倍液或20%吡萘·嘧菌酯懸浮劑1500倍液等噴霧防治。藥劑交替使用。
煙粉虱:煙粉虱是夏秋季筍瓜主要害蟲之一,尤其以B型煙粉虱危害大,除傳播病毒病外還會引發煤污病,造成筍瓜減產、品質下降。由於煙粉虱世代重疊和抗藥性強,防控難度大。生產上應做好清潔田園、防蟲網隔離、黃板誘殺等農業措施。發病初期,交替使用22%螺蟲 乙酯·噻蟲啉懸浮劑1500倍液,或20%烯啶蟲胺水劑1500倍液,或25%吡蟲啉乳油1000倍液,或36%啶蟲脒水分散粒劑5000倍+5%阿維菌素乳油1000倍混合液等,化學防治時嚴格執行安全間隔
主要價值
食療
食用部分為其嫩瓜。 根據測定,每100克可食筍瓜含熱能12千卡,水分94.5克,蛋白質1.4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2.4克,膳食纖維0.7克,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尼克酸、胡蘿蔔素,還含有鈣、磷、鎂、鐵、鋅、硒等微量礦物質。營養豐富,含熱量小,具 有減肥作用,適合肥胖者食用。筍瓜富含維生素A,對夜盲症有一定的功效,筍瓜含糖量低,可以用作糖尿病患者的補充食物。筍瓜含有豐富的鉀等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對高血壓患者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藥用
筍瓜性味淡,性平;入脾、胃經。醫學經典《海上名方》記載:"補中益氣,調理腸胃。"可補脾益胃,可充飢,又可去病,可清熱涼血、止咳化痰,益力氣、治腳氣。有益於脾虛食積、癰疽瘡瘍、無名腫毒等的食療促康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