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別廬山遠.何煩過虎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東林送客處,月出白猿啼。
笑別廬山遠,何煩過虎溪。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已在東林寺停留數日,在明月高懸白猿啼叫聲中告辭離去。
笑着與送行僧侶告別,打趣道:可不要壞了規矩,越過「虎溪」這一條禁戒線。
注釋
廬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境內。
虎溪:廬山的一條溪流。東晉高僧慧遠曾發誓一生腳跡不越廬山虎溪。
賞析
李白詩名之盛,在中國古今堪稱第一。這是因他情志高妙清逸,渾然天成,不假雕琢,平生又好作方外奇思,不是平常人嘔心瀝血可成。而這一首詩,看似平淡,但畫面雋永,情境交融,了無點塵。[2]
「東林送客處,月出白猿啼。」李白在廬山,以「謫仙人」的身分漫遊,所到之處,無不盛情接待。這是他在廬山東林寺盤桓數日後,在「月出白猿啼」之時辭僧下山,可謂瀟灑之極。
「笑別廬山遠,何煩過虎溪。」東晉高僧慧遠法師是廬山佛教道場的奠基人,在他之後,廬山佛教長盛不衰。慧遠深通經論,兼習儒術,戒律精嚴,發誓一生腳跡不越廬山虎溪,以杜絕世間塵埃。慧遠又是淨土宗的始祖,在中國佛教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李白這裡把為他送行的僧人全都笑呼為「遠上人」,在送行之時,可不要壞了規矩,越過「虎溪」這一條禁戒線。[3]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