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符山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符山石

符山石
原圖鏈接

20世紀90年代末,就有中國的礦物交易商出售符山石,棕褐色晶體,板狀晶形,相當典型。但是最早出現在礦物市場上的符山石都是不帶基岩的散落晶體,而且絕大多數都有磕碰損傷,加上它本身色澤不夠艷麗奪目,所以一開始並沒有引起多少關注。但是後來情況有所改善,不少質優型美的符山石礦晶標本陸續進入國際礦物交易市場,並引起不小的轟動。[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符山石

符山石玉
原圖鏈接

外文名:idocrase

顏色:黃綠、棕黃等

硬度:6-7

光澤:玻璃光澤

產地:巴基斯坦、挪威、美國等

符山石簡介

符山石是一種可以作為玉石進行加工的硅酸鹽礦物,它是一種黃色、綠色、灰色或褐色等顏色的玻璃樣晶體。呈綠色是因為含有鈹、鉻,呈褐或粉紅是因為含有鈦和錳,呈藍色是因為含有銅等等。品質好的符山石可以被當作寶石來加工。最早發現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因此也成為加州玉,市場上非常罕見。

化學成分: Ca 10 Mg 2 Al 4 (SiO 4 ) 5 (Si 2 O 7 )2 (OH) 4 ;可含有 Cu 、 Fe 等元素。

結晶狀態:晶質體。

晶系:四方晶系。

晶體習性:柱狀晶體,塊狀集合體。

常見顏色:黃綠、棕黃、淺藍至綠藍、灰、白,常見斑點狀色斑。

光澤:玻璃光澤。

解理:不完全。

摩氏硬度: 6 ~ 7 。

密度: 3.40 ( +0.10 ,— 0.15 ) g/cm 3 。

光性特徵:非均質體,一軸晶,正光性或負光性。

多色性:無至弱,因顏色而異。

折射率: 1.713 ~ 1.718 ( +0.003 ,— 0.013 ),點測常為 1.71 。

雙折射率: 0.001 ~ 0.012 。

紫外熒光:無。

吸收光譜: 464nm 吸收線, 528.5nm 弱吸收線。

放大檢查:氣液包體,礦物包體。

特殊光學效應:未見。

優化處理:未知。

符山石成分為Ca10Mg2Al4[SiO4]5的島狀結構硅酸鹽礦物。成分中Ca常被鈰、錳、鈉、鉀、鈾類質同象代替,鎂也可被鐵、鋅、銅、鉻、鈹等代替,形成多個變種。四方晶系,晶形常呈四方柱和四方雙錐聚形,柱面有縱紋。也常呈柱狀、放射狀、緻密塊狀集合體。常見黃、灰、綠、褐等色,與成分和價態有關,含鉻呈翠綠,含鈦、錳呈褐或粉色,含銅則呈藍至藍綠色。玻璃光澤。莫氏硬度6.5~7。比重3.33~3.43。主要產於接觸交代的矽卡岩中,是標準的接觸變質礦物。[2]

符山石與翡翠的區別

1、符山石的折射率明顯大於翡翠,依點測法符山石為1. 71,而翡翠一般為1. 66。放大檢查符山石的顆粒界限很難看清,看不到翡翠特有的粒狀纖維交織結構,不顯翠性。在分光鏡下符山石可以清楚見到465 nm吸收帶,而翡翠是在437 nm處可見到吸收帶.

2、符山石與翡翠的紅外光譜區別很大,不論是譜帶的數目、形狀和吸收帶的波數特徵都有明顯的差別。尤其是翡翠(硬玉)的化學成分中沒有輕基,因之在高頻區 3400- 3800cm-』沒有吸收譜帶出現,而符山石由於含有輕基則在這個範圍內有強的吸收譜帶。這是鑑別符山石與翡翠的關鍵。

鑑定判斷建議: 符山石的翡色好象是自色,原生色,色較勻,底一般較細,而翡翠的翡色是次生色,色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不均勻,色沿裂隙或粒間間隙分布,且底一般較粗,通常都有顆粒感。如果如果某件黃翡色很均勻,且底又非常細膩的話,那麼是翡翠的可能性極小。

符山石,畢竟不是翡翠,雖然它們的外形有些相似,密度、硬度相近之外,只要認真鑑別它們,在折光率和內部結構特徵方面還是有很大差別的。符山石與翡翠的紅外光譜和X光衍射圖譜也是很不相同的。

符山石玉

符山石玉又稱加州玉,是由細粒的符山石組成的綠色集合體,最先發現於美國加州,拋光的符山石玉在外觀與翡翠極為相似,憑肉眼往往不易區分,不過,在市場上較少見到。

符山石玉的玉石樣品中既有單一的符山石組成的玉石,也有和鈣鋁榴石共生的。

符山石產地

色澤美麗透明的符山石可作寶石,巴基斯坦挪威、美國等地有產出。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所產綠色、黃綠色緻密塊狀的符山石,質地細膩,稱為加州玉。中國河北邯鄲有巨大晶體產出。

相關視頻

翡翠模仿秀之五,阿富汗符山石玉像啤酒瓶子一樣綠,藏友注意了!

金翠玉(符山石玉)介紹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