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紀地質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第四紀地質學 |
研究第四紀時期環境發展演變的科學,包括地殼運動、氣候變化、沉積環境、地層劃分與對比、生物演替等方面。與地質學、地貌學、氣候學、古地理學、古生物學、古人類學、考古學等學科聯繫密切。19世紀早期,歐洲地質學家研究了鬆散沉積物,先後提出洪積理論和冰川理論。
簡介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歐洲建立的第四紀4次冰期學說,對冰川作用、氣候變化等方面的研究產生了廣泛影響。南斯拉夫數學家米蘭科維奇(M. Milanko-vich)1920年提出氣候變化的天文學說,地球軌道周期成為探討第四紀氣候變化及冰期形成的重要理論依據。1899年奧地利地質學家休斯(E.Suess)建立海平面變化理論,經過不斷充實、發展,1934年美國學者戴利(R.Daly)提出冰川—海面控制論。20世紀50年代以來,放射性碳、鉀氬法、鈾系法、裂變徑跡法測年及氧同位素測溫等技術的應用,使第四紀地質研究達到新水平。1963年考克斯(A.Cox)建立古地磁年表,為第四紀地層的劃分與對比提供了依據。大陸與大洋沉積序列研究,更新了傳統的4次冰期概念,支持了米蘭科維奇的氣候變化天文學說。1977年庫克拉(G.Kukla)等對捷克布爾諾黃土的研究證明,在奧爾杜韋古地磁事件以來的170萬年裡出現了17次間冰期,平均每10萬年有1次冰期—間冰期氣候旋迴。印度洋、赤道大西洋、加勒比海的海洋沉積研究,也得出相近的結論。中國第四紀黃土研究揭示出最近70萬年以來有13次氣候旋迴。20世紀60年代以來實施的許多國際研究計劃,如DSDP(深海鑽探計劃)、CLIMAP(長期氣候研究、製圖與預測計劃)、IGCP(國際地質對比計劃)等,已在第四紀古氣候、冰期形成、冰期氣候特點、海洋環境變化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從而推動了第四紀地質學的發展。
評價
人類從一開始,就和第四紀地質結下了不解之緣,但真正對它進行研究,卻起步很晚。最初,人們把地殼的發展歷史分為第一紀(原始紀)、第二紀和第三紀3個大階段。1829年,法國學者J.德努瓦耶在研究巴黎盆地的地層時,把第三系上部的鬆散沉積物劃分出來命名為第四系,其時代為第四紀。隨着地質科學的發展,第一紀和第二紀因細分成若干個紀被廢棄了,僅保留下第三紀和第四紀的名稱,這兩個時代合稱為新生代。1839年,英國著名地質學家C.萊爾(1797~1875)把第四紀分成了更新世和全新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