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第24屆奧斯卡金像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第24屆奧斯卡金像獎
藝人或藝術家
代表作品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花都艷舞》
《非洲皇后 / 東非狂暴記》
《欲望號街車》
《陽光照耀之地 / 郎心如鐵》
《正午前七天》
《歌王卡羅素》

奧斯卡金像由學院早期成員之一賽德里克-吉本斯設計。他在一次宴會上,在桌布上描繪出了金像的草圖,並最終由洛杉磯著名藝術家喬治-斯坦利雕刻而成。第一尊金像於1929年5月16日頒發。每尊金像均為合金鑄成,再鍍以24K純金。金像高13.5英寸(約34.3厘米),重8.5磅(約3.8公斤),造型為一名手拄長劍的武士站在電影膠片盤上,片盤上的五條輪輻象徵着學院最初的五個部分:演員、導演、製作人、技師和劇作者。所有的金像均由芝加哥R.S.歐文斯公司鑄造。奧斯卡獎這個別稱從何而來已無法考證,最普遍的說法是學院圖書館館員、後任學院執行主管的瑪格麗特-哈里克(Margaret)1931年時曾說這尊金像很像她的奧斯卡叔叔,於是記者和學院的成員們開始以這個名字稱呼它。1934年,華特·迪士尼在領獎時引用了這個名字,由此奧斯卡獎這一別稱日漸被人們所熟悉。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一直到1939年才開始正式使用這個名字。 第24屆奧斯卡金像獎[1]於1952年3月20日舉行,地點位於美國洛杉磯雷電華潘太及斯劇院(RKO Pantages Theatre), 主持人由丹尼·凱(Danny Kaye)擔任。

頒獎會場

好萊塢的柯達劇院是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的永久會場. 柯達劇院(Kodak Theatre)位於好萊塢大道 (Hollywood Blvd.)上,2001年11月9日啟用,是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的舉行地點,在2002年開始成為奧斯卡的永久頒獎地。

柯達劇院,可容納3,400名觀眾,設有全美國一個最大的舞台,有120呎寬,75呎深。舞台後的記者室可容納多達1,500名記者。劇院由柯達公司贊助7500萬美元建成,並獲此冠名權。

劇院現由洛杉磯市擁有,並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向市政府租用,以舉行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柯達劇院的入口擺放有柱裝飾,展示自1928年至今所有奧斯卡金像獎得獎人的名字,亦預留位置予未來的得獎人。

在其他時間,柯達劇院則供舉辦演唱會等表演,及其他種類的頒獎禮。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第24屆奧斯卡金像獎
舉辦時間 1952年3月20日
舉辦地點 洛杉磯雷電華潘太及斯劇院
主持人 丹尼·凱
最佳影片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花都艷舞》
最佳導演 喬治·史蒂文斯
最佳男主角 亨弗萊·鮑嘉《非洲皇后 / 東非狂暴記》
最佳女主角 費雯·麗《欲望號街車》

獲獎名單

獎項 獲獎人及作品
最佳影片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花都艷舞》
最佳男主角 亨弗萊·鮑嘉《非洲皇后 / 東非狂暴記》
最佳女主角 費雯·麗《欲望號街車》
最佳男配角 卡爾·馬爾登《欲望號街車》
最佳女配角 金·亨特《欲望號街車》
最佳導演 喬治·史蒂文斯《陽光照耀之地 / 郎心如鐵》
最佳劇本 《陽光照耀之地 / 郎心如鐵》
最佳原創劇本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花都艷舞》
最佳原創故事 《正午前七天》
最佳攝影(彩色)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花都艷舞》
最佳攝影(黑白) 《陽光照耀之地 / 郎心如鐵》
最佳藝術指導 / 道具布景(彩色)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花都艷舞》
最佳藝術指導 / 道具布景(黑白) 《欲望號街車》
最佳服裝(黑白) 《陽光照耀之地/郎心如鐵》
最佳服裝(彩色)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花都艷舞》
最佳錄音 《歌王卡羅素》
最佳電影剪輯 《陽光照耀之地/郎心如鐵》
最佳特技效果 《當世界毀滅時》
最佳原創歌曲 "In the Cool, Cool, Cool of the Evening"《喜臨門》
最佳配樂(音樂片類)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 花都艷舞
最佳配樂(劇情和喜劇片類) 《陽光照耀之地 / 郎心如鐵
最佳短片(二本) 《大自然的50英畝》
最佳短片(一本) 《孩子們的世界》
最佳動畫短片 《孩童世界》
最佳紀錄短片 《本傑》
最佳紀錄長片 《康·蒂基號》
榮譽獎 最佳外語片 授予1951年在美國上映的日本影片《羅生門》

提名名單

獎項 提名名單
最佳影片 《血戰萊茵河》、《陽光照耀之地 / 郎心如鐵》、《欲望號街車》、《暴君焚城錄》
最佳男主角 馬龍·白蘭度《欲望號街車》、蒙哥馬利·克里夫特《陽光照耀之地 / 郎心如鐵》、阿瑟·肯尼迪《光榮的勝利》、弗雷德里克·馬區《推銷員之死》
最佳女主角 凱瑟琳·赫本《非洲皇后 / 東非狂暴記》、埃琳諾·帕克《偵探故事》、謝利·溫特斯《陽光照耀之地 / 郎心如鐵》、簡·惠曼《青紗紅淚》
最佳男配角 利奧·蓋恩《暴君焚城錄》、凱文·麥卡錫《推銷員之死》、彼得·烏斯蒂諾夫《暴君焚城錄》、吉格·揚《苦酒滿杯》
最佳女配角 瓊·布朗德爾《青紗紅淚》、梅瑞德·丹諾克《推銷員之死》、李·格蘭特《偵探故事》、塞爾馬·里特《鴻鸞雙喜》
最佳導演 約翰·休斯頓《非洲皇后 / 東非狂暴記》、文森特·明里尼《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 花都艷舞》、威廉·惠勒《偵探故事》、伊萊亞·卡贊《欲望號街車》
最佳劇本 《非洲皇后/ 東非狂暴記》、《偵探故事》、《輪舞》、《欲望號街車》
最佳原創故事 《鬥牛士和女郎》、《蛙人海底戰》、《喜臨門》、《初戀》
最佳原創劇本 《倒扣的王牌/ 撲克王》、《大衛王與貴妃》、《正義之師》、《井》
最佳攝影(彩色) 《大衛王與貴妃》、《暴君焚城錄》、《水上樂府》、《當世界毀滅時》
最佳攝影(黑白) 《推銷員之死》、《蛙人海底戰》、《列車上的陌生人 / 火車怪客》、《欲望號街車》
最佳藝術指導 / 道具布景(黑白) 《十四小時》、《古寺情魔》、《輪舞》、《彩鳳瑤琴》
最佳藝術指導/ 道具布景(彩色) 《大衛王與貴妃》、《在里維埃拉》、《暴君焚城錄》、《曲終夢回》
最佳服裝設計(黑白) 《謀財陷阱》、《模特和婚姻經紀人》、《掘泥工人》、《欲望號街車》
最佳服裝設計(彩色) 《大衛王與貴妃》、《歌王卡羅素》、《暴君焚城錄》、《曲終夢回》
最佳錄音 《光榮的勝利》、《我需要你》、《欲望號街車》、《兩張去百老匯的票》
最佳電影剪輯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 花都艷舞》、《血戰萊茵河》、《暴君焚城錄》、《井》
最佳原創歌曲 "A Kiss to Build a Dream On"《脫衣舞》、"Never"《黃金女郎》、"Too Late Now"《王室的婚禮 / 龍鳳花燭》、"Wonder Why"《富有,年輕和漂亮》
最佳配樂(音樂類) 《愛麗斯夢遊仙境》、《歌王卡羅素》、《在里維埃拉》、《水上樂府》
最佳配樂(劇情類) 《大衛王與貴妃》、《推銷員之死》、《暴君焚城錄》、《欲望號街車》
最佳真人短片(二本) 《巴爾扎克》、《危險的海底》
最佳真人短片(一本) 《越過鐵軌》、《時間的故事》
最佳動畫短片 《羞怯的獅子》、《嘟嘟聲》
最佳紀錄短片 《一個人歸來》、《導盲》
最佳紀錄長片 《聯邦調查局間諜》

最佳影片

花都艷舞[2],英文名稱An American in Paris,別名《一個美國人在巴黎》,是一部二十世紀中期具有代表性的美國音樂電影。

劇情簡介

版本一:

這部被譽為電影史上不可多得的歌舞片,不只是雲信.明尼里和真.基利的代表作,亦是李絲莉.嘉儂的成名作。故事發生在戰後的巴黎。美國畫家謝利(真.基利飾)退役後留在巴黎,但他的作品卻乏人問津。不久,謝利里在餐廳與法國少女莉絲(李絲莉.嘉儂飾)邂逅,對她產生了愛慕之情。與此同時,一位富裕的美國女雕塑家願意資助他讓他成名。但條件是要他做她的入幕之寶。影片最出色的場面是由一組由真.基利精心精思設計、長達十七分鐘的芭蕾舞。這段舞蹈變幻莫測、富麗堂皇、動人至極。此外,影片中還有許多精彩場面,如塞納河畔的二重唱

版本二:

故事發生的地點在戰後的巴黎,吉瑞是美軍一士兵,退伍後仍留在巴黎學習繪畫。由於用功,造詣頗高,作品不少,但一幅也賣不出去。他跟另一個美國人、鋼琴家亞當和法國人歌手亨利等人十分要好。他們年輕好動,無憂無慮地打發着日子。 一天,有位名叫邁羅的美國女富翁來吉瑞住處買畫。她是個寡婦,看中了吉瑞。買好畫,邁羅邀請吉瑞去酒吧間用餐。在那裡,吉瑞遇到見一位年輕活潑的法國女郎, 她叫莉莎,在家化妝品商店裡當售貨員。兩人談得很投機,吉瑞暗自喜歡上她了,但她因有約會,匆匆離去,以後每次碰頭都如此這使吉瑞十分氣惱。後來他從莉莎口中知道,莉莎的雙親在戰爭中死去。亨利對她十分關心,兩人早已許下心愿,而且訂了婚,事雖如此,吉瑞卻越加愛莉莎。亨利胸襟大度,看出吉瑞是真心愛莉莎的,而且兩人的興趣愛好十分默契,因此決定犧牲自己。為了好友,亨利離開故鄉去美國。莉莎去跟亨利惜別,吉瑞誤以為莉莎一定會隨亨利遠走高飛,便悶自陷入遐思……他夢見自己跟莉莎在巴黎街頭載歌載舞……哪料莉莎回到他的身邊,兩人終成眷屬。

幕後製作

影片的精華是它的壓軸戲:那是一場大型舞蹈,場景是巴黎,布景是若即若離、如夢如幻的印象派繪畫,時而像是畫,時而又"活"起來。本片標誌着以舞蹈為主的歌舞片進入巔峰時代,它將現代舞蹈、芭蕾、歌曲、音樂、繪畫熔於一爐,格調高雅、色彩和諧、畫面優美、樂曲動人。格什溫的音樂、凱利的舞蹈、戰後的巴黎,加上美麗的愛情故事,尤其是那場17分鐘芭蕾,令人心曠神怡。本片榮獲第24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項大獎。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花都艷舞/花都舞影)》被譽為電影史上不可多得的歌舞片,不只是雲信.明尼里和金.凱利的代表作,亦是李絲莉.嘉儂的成名作。影片最出色的場面是由一組由金.凱利精心精思設計、長達十七分鐘的芭蕾舞。這段舞蹈變幻莫測、富麗堂皇、動人至極。此外,影片中還有許多精采場面,如塞納河畔的二重唱。

最佳男主角

亨弗萊·鮑嘉[3],1899年12月25日出生於美國紐約,美國男演員。 1930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惡魔與女性》,從而正式出道。1932年參演愛情片《三對佳偶》。1936年因主演犯罪片《化石森林》而獲得關注。1941年主演的懸疑片《馬耳他之鷹》成為黑色電影的代表作。1944年主演的愛情片《卡薩布蘭卡》奠定其在影壇的地位。1948年主演個人首部電視劇《小城名流》。1952年憑藉愛情片《非洲女王號》獲得第24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獎。1953年首度擔任製作人,製作並主演冒險片《戰勝惡魔》。1955年憑藉戰爭片《叛艦凱恩號》獲得第27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獎提名。1956年主演個人最後一部電影《拳擊場黑幕》。1957年1月14日,因病在美國逝世。1999年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第一名」。

早年經歷

亨弗萊·鮑嘉高中就讀於安達沃預備學校。1918年7月,高中畢業的鮑嘉加入美國海軍。雖然服役期間,他接受了軍事訓練,但是從未真正執行過任務。退役後,他進入一家劇院做雜工。在劇院工作期間,他對表演產生了興趣,並且學習了與戲劇有關的知識。[1]

演藝經歷

1930年,亨弗萊·鮑嘉出演電影處女作《惡魔與女性》。1931年,參演劇情片《壞姐妹》。1932年,與瓊·布朗德爾、安妮·雪莉共同主演愛情片《三對佳偶》。

1934年,出演話劇《應邀殺人》,他對於劇中反派角色的演繹得到了百老匯製作人阿瑟·霍普金斯的關注,這也使他獲得主演電影《化石森林》的機會;同年,參演愛情片《午夜》。

1936年6月6日,主演的驚悚片《子彈與選票》在美國上映;同年,在犯罪片《化石森林》中扮演充滿憤怒情緒的逃犯曼坦公爵;該片是亨弗萊·鮑嘉演藝生涯中具有轉折意義的作品,並確定了他在銀幕上的形象定位。

1937年,在犯罪片《黑暗軍團》中飾演工作認真的機械工人弗蘭克·泰勒;8月3日,與安·謝里登搭檔主演的劇情片《聖奎丁監獄》在美國上映;同年,在犯罪片《艷窟淚痕》中飾演警察大衛。

1938年6月15日,參演的愛情片《男人是笨蛋》在美國上映;同年,在犯罪片《化身大盜》中飾演手段殘忍、嫉妒心強的劫匪洛克·瓦倫蒂諾;11月24日,與安·謝里登、詹姆斯·賈克內合作出演的劇情片《一世之雄》在美國上映。

1939年,與貝蒂·戴維斯聯袂主演愛情片《卿何薄命》,該片獲得第12屆奧斯卡獎最佳電影提名;11月23日,主演的懸疑片《X博士歸來》在美國上映,他在片中演繹了一位瘋狂博士在死而復生後的種種經歷;同年,主演黑幫片《私梟血》。

1940年,出演西部片《維城血戰》;之後,主演硬派動作片《卡車鬥士》,在片中飾演一名機智、勇敢的貨車司機;同年,在喜劇片《奧奇兄弟》中飾演與約翰薩杜搶奪地盤的黑幫成員傑克。

1941年,他一改以往戲路,在懸疑片《馬耳他之鷹》中飾不講道德,沒有同情心的私家偵探薩姆·斯佩德;該片被評論界認為是開啟黑色電影的代表作品;同年,在與艾達·盧皮諾搭檔主演的驚悚片《夜困摩天嶺》中飾演一名服刑期滿的犯人。

1942年,他在華納公司拍攝的系列宣傳片中扮演了角色;9月4日,參演的戰爭片《穿越太平洋》在美國上映;同年,搭檔英格麗·褒曼主演愛情片《卡薩布蘭卡》,因在片中飾演玩世不恭、率性而為的酒吧老闆里克·布萊恩而獲得更多的關注;該片不僅獲得第16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亦入選美國電影學會評出的「百年百佳影片」;在英國《泰晤士報》評出的「電影史上100部最偉大電影」排行榜上,該片位列第一名。

1943年,與雷蒙德·馬西、艾麗斯·艾德里安合作出演戰爭片《73艦隊潛艇戰》;10月14日,主演的冒險片《撒哈拉》在美國上映,他在片中飾演富有冒險精神的喬治·岡恩上尉;同年,入選好萊塢年度十大賣座演員。

1944年,憑藉愛情片《卡薩布蘭卡》獲得第1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提名;2月16日,主演的冒險片《馬賽之路》在美國上映;同年,與勞倫·白考爾聯袂主演愛情片《江湖俠侶》,在片中飾演一位生活優悠的遊艇船主。

1945年,出演驚悚片《殺妻疑雲》。1946年,在懸疑片《夜長夢多》(又名《酣睡》)中飾演一名與富家千金卡爾曼相愛的私人偵探。

1947年1月2日,主演的懸疑片《血海仇》在美國上映;之後,主演犯罪片《噩夜驚情》,他在片中突破以往銀幕形象,飾演具有精神病的畫家傑弗瑞·卡洛;同年,在驚悚片《逃獄雪冤》中飾演從聖昆丁監獄逃出的殺妻犯文生·派里。

1948年,在冒險片《浴血金沙》中飾演一名身無分文的流浪漢;同年,與勞倫·白考爾聯袂主演驚悚片《蓋世梟雄》,在片中飾演頑強的二戰老兵堪富利·保加。1949年10月26日,與亞歷山大·諾克斯、早川雪洲合作主演的驚悚片《東京風雲》在美國上映。

1950年,主演懸疑片《蘭閨艷血》,在片中飾演表面玩世不恭,但實際頗重情誼的劇作家迪克遜·史蒂爾;同年,出演愛情片《噴射的愛情》,在片中與埃琳諾·帕克聯袂演繹了一段愛情故事。

1951年,參演動作片《賽洛奇死城》;同年,與凱瑟琳·赫本聯袂主演愛情片《非洲女王號》,在片中扮演因失業而流落到非洲的礦山機械師查理·阿爾紐克;他憑藉在片中既不冷酷也不冷峻的表演風格獲得了第24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獎。

1952年,成立桑塔納電影公司;同年,主演劇情片《鐵血長城》。1953年,在戰爭片《戰地天使》中飾演憤世嫉俗的軍醫威布;3月12日,主演的冒險片《戰勝惡魔》在美國上映;同年,憑藉愛情片《非洲女王號》獲得第6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外國男演員提名。

1954年,首度與奧黛麗·赫本合作,共同出演愛情片《龍鳳配》,在片中飾演敬業的商人萊納斯;9月29日,主演的懸疑片《赤足天使》在美國上映;同年,主演戰爭片《叛艦凱恩號》,在片中扮演神經質的艦長奎格,並憑藉該片獲得第27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獎提名。

1955年,參演喜劇片《我們不是天使》;同年,主演驚悚片《危急時刻》。1956年,在黑色電影《拳擊場黑幕》中,塑造了一個與不公平作鬥爭的浪漫英雄形象,該片也是他出演的最後一部電影。

個人生活

家庭生活

亨弗萊·鮑嘉的父親是曼哈頓的外科醫生和圖書插畫家;母親是一位作家。

感情生活

1926年,亨弗萊·鮑嘉與女演員Helen Menken結婚;1927年,亨弗萊·鮑嘉與Helen Menken離婚。1928年,亨弗萊·鮑嘉與女演員Mary Philips結婚,二人婚後長期處於分離的局面。1938年,亨弗萊·鮑嘉與Mary Philip離婚;同年8月,亨弗萊·鮑嘉與女演員梅奧·瑪索結婚。

1944年,亨弗萊·鮑嘉與女演員勞倫·白考爾因拍攝電影《江湖俠侶》而相識;同年,亨弗萊·鮑嘉與勞倫·白考爾確立了戀愛關係。1945年5月10 日,亨弗萊·鮑嘉與梅奧·瑪索離婚;同年,亨弗萊·鮑嘉與勞倫·白考爾結婚。

1949年1月,亨弗萊·鮑嘉的兒子斯特維出生,1952年8月,亨弗萊·鮑嘉的女兒羅絲出生。

患病去世

1956年,亨弗萊·鮑嘉被咳嗽困擾,經過醫生的檢查,他被診斷患上了晚期喉癌;同年,他接受了咽喉手術。1957年1月,亨弗萊·鮑嘉的身體狀況逐步惡化;1月13日,亨弗萊·鮑嘉陷入昏迷;1月14日,亨弗萊·鮑嘉去世。[3]

人物評價

亨弗萊·鮑嘉是一位偉大的演員,是好萊塢電影史上的傳奇人物。他是好萊塢銀幕硬漢的象徵,因主演陽剛味道濃厚的黑社會動作片和西部片而獲得「影壇鐵漢」的稱號。他所塑造的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銀幕形象給影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確定了他在影壇不可動搖的地位。在《卡薩布蘭卡》中,亨弗萊·鮑嘉的精彩表演堪稱一流,他通過眼神的運用將影片推向經典的高度。在《非洲女王號》中,亨弗萊·鮑嘉個性鮮明而又幽默有趣的演出令他獲得外界的廣泛好評。在《叛艦喋血記》中,他展示出了出色的角色適應能力(網易、《上海青年報》、人民網、央視網評)。

亨弗萊·鮑嘉在電影界具有傳奇性的地位。他在電影中塑造的孤獨、低沉、相信自己、憤世嫉俗的銀幕形象,使得他成為以反英雄形象而記載於電影史冊的演員。他不僅是一位旗幟性的美國男演員,而且還是美國人心中英雄的化身。他在銀幕上所塑造的形象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反響,是一種強有力的文化紐帶(搜狐網、網易評)。

嗜酒嗜煙的亨弗萊·鮑嘉代表了美國「拒絕被擺布」的個人主義思潮。他的臉因唇部受傷而部分癱瘓,然而外形上的缺憾反而成為他的優勢,並且增強了他對於影迷的吸引力。他扮演的諸多角色被定義為「未經雕琢的鑽石」—粗糲而脆弱,他也由此成為男性影迷心目中的英雄,女性影迷心目中的情人(喬治·佩里、網易評)。

亨弗萊·鮑嘉是時尚與優雅的象徵。他熱愛生活,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儘管他扮演的角色多半是粗暴的反面人物,但他本人的個性卻截然相反。他彬彬有禮,為人謙和,總保持着君子風度。亨弗萊·鮑嘉在真實生活中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他性格內向,具有憂鬱的氣質,冷峻下的外表下也有溫情的一面(騰訊網、央視、中國網評)。

最佳女主角

費雯·麗(Vivien Leigh 1913年11月5日-1967年7月7日),原名費雯·瑪麗·哈特利,英國著名電影和舞台劇女演員,以驚人的美貌和精湛的演技聞名於世。1938年前往好萊塢便一鳴驚人,成功飾演《亂世佳人》中的郝思嘉問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後回到英國發展戲劇。12年後再次闖蕩好萊塢,憑藉《欲望號街車》第二次問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她一生致力於舞台劇表演,獲得戲劇最高獎托尼獎最佳女主角,被奉為「戲劇女王」。1967年,因肺結核在英國病逝。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16名。[4]

早年經歷

費雯·麗1913年11月5日出生於英屬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嶺。原名維維安·瑪麗·哈特利,父親歐內斯特·哈特利是不列顛印度軍隊的一個官員,母親名叫格特魯德·魯賓遜·雅克耶。1912年,他們在倫敦肯辛頓結婚。1917年,父親被調遣到班加羅爾,維維安與母親則留在烏塔卡蒙德。格特魯德試圖培養她女兒的文學修養,讓她閱讀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路易斯·卡羅和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的作品,以及希臘神話故事。1920年,父母將6歲半的費雯·麗送到了英國倫敦附近的聖心女修道院寄宿學校,維維安在學校學會了鋼琴、小提琴等樂器。她在學校的密友是後來同樣成為女演員的莫琳·奧莎莉文,她告訴奧莎莉文自己夢想着要成為「一個偉大的演員」。在歐洲遊學的維維安於1931年返回英國,她發現一部莫琳·奧莎莉文出演的電影在倫敦西區上映並告訴父母自己夢想成為一個演員。父母非常支持她,成功通過考試的她進入倫敦皇家戲劇藝術學院學習。[5]1931年底,在舞會上維維安認識了年長她13歲的律師赫伯特·利·霍爾曼,維維安同意了他的求婚,並於1932年12月20日結婚,維維安也因此而輟學。[6]1933年10月12日,女兒蘇珊出生,她開始對家庭生活感到不滿。[7]

演藝經歷

  • 1935年,費雯·麗在影片《欣欣向榮》中扮演了一個只有一句台詞的女學生,以此開啟了自己的電影之旅,緊接着在《鄉村紳士》中扮演了Rose Venables一角。她僱傭了經紀人約翰·格利登,並拒絕了格利登為她取的名字「阿普利爾·莫恩」,採用「維維安·麗」作為藝名。同年費雯·麗出演了《仰面大笑》中的Marjorie Belfer 和《君子協定》中的Phil Stanley 兩個角色。
  • 1935年,她出演話劇《道德的面具》,扮演漢麗艾德·杜克諾斯一角。
  • 1938年,費雯·麗去美國探班在那裡拍攝《呼嘯山莊》一片的 勞倫斯·奧利弗。在那裡,費雯·麗遇見了塞爾茲尼克兄弟,兄弟倆兒正好在為影片《 亂世佳人》選演員,費雯·麗被這部影片中的女主角斯嘉麗而吸引,就讓她的美國經紀人麥倫·塞爾茲尼克大衛·塞爾茲尼克的弟弟)將她推薦給製片方,費雯·麗最終得到了這個角色。[8]
  • 1940年,費雯·麗出演了《 魂斷藍橋》和《21天》(美國從英國引進發行《21天》的時間為1940年) ;同年費雯·麗和勞倫斯·奧利弗在聖巴巴拉結婚。《魂斷藍橋》原定由奧利弗和費雯·麗主演,然而,塞爾茲尼克將男主角更換成 羅伯特·泰勒。
  • 1940年費雯·麗與奧利弗在百老匯主演了舞台劇《 羅密歐與茱麗葉》。 紐約的媒體專注於報道兩人交往初期對各自婚姻不忠實的事實,並質疑他們為什麼不返回英國為戰爭出力。對演出的評論也多為負面。夫婦兩人為了這部舞台劇投入了他們大部分積蓄,因此演出失敗對他們來講在經濟上是一個慘重的打擊。
  • 1941年,他們雙雙出演《漢密爾頓夫人》,奧利弗飾演霍雷肖·納爾遜,費雯·麗飾演愛瑪·漢密爾頓。英國已經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影片在美國受到歡迎,並在蘇聯獲得成功。
  • 1943年費雯·麗在北非巡演,為官兵表演直到持續咳嗽和發燒而病倒。
  • 1944年,她左肺確診為結核,在醫院呆了幾周後,她看起來已經痊癒。春天,她出演影片《凱撒和克利奧帕特拉》時發現自己懷孕,但是不幸流產 。她非常沮喪,嚴重時甚至會對奧利弗辱罵和動手,直到自己倒在地上哭泣。這是她第一次神經完全崩潰,後來又發生多次。
  • 1947年, 奧利弗被授以爵位,費雯·麗陪伴他前往白金漢宮參加授權儀式。
  • 1948年6月,奧利弗夫婦抵達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奧利弗是老維克劇院的董事會成員,他和費雯·麗乘船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巡迴演出,為劇院籌集資金。在6個月的旅行中,奧利弗表演戲劇《理查德三世》,也與費雯·麗合作演出《醜聞學校》和《九死一生》。
  • 1951年費雯·麗主演了田納西·威廉斯編劇的《欲望號街車》中的布蘭奇·杜波依斯。《欲望號街車》為費雯·麗贏得了第二個奧斯卡金像獎。同年,費雯·麗和奧利弗演出了兩部關於克利奧帕特拉的戲劇, 威廉·莎士比亞的《安東尼與克利奧帕特拉》和 蕭伯納的《凱撒和克利奧帕特拉》。之後,他們來到紐約,在齊格菲劇院整整表演了一季。
  • 1953年1月,費雯·麗與 彼得·芬奇一起前往斯里蘭卡拍攝《象宮鴛劫》。影片開拍後不久,她經歷了一次精神崩潰。派拉蒙電影公司只好請來 伊麗莎白·泰勒頂替她的角色。奧利弗陪伴她回到了英國的家中,費雯·麗告訴他自己已經愛上了芬奇,並和他有了曖昧關係。她在幾個月內逐漸康復後和奧利弗一起演出舞台劇《 睡美人》。
  • 1955年她主演了影片《蔚藍深海》。同年在莎士比亞的故鄉斯特拉福鎮演出一季莎翁的戲劇,包括《 第十二夜》、《 麥克白》和《 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 諾埃爾·科沃德的新作《南海泡沫》邀請費雯·麗擔任女主角,費雯·麗因懷孕退出該劇。幾周之後,她再度流產,又經歷了一次精神抑鬱, 這回長達數個月。她和奧利弗一起參加《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的歐洲巡迴演出,但是整個旅程因費雯·麗與奧利弗以及其他同事間經常爆發的衝突而壞事。當他們回到倫敦後,她的前夫霍爾曼與奧利弗一起幫助她鎮定下來。
  • 1958年,費雯·麗開始和演員 約翰·梅里韋爾交往,梅里韋爾知道了她的健康情況,向奧利弗保證自己會照顧好她。
  • 1959年費雯·麗參加了 諾埃爾·科沃德的喜劇《Look After Lulu》的演出。
  • 1961年費雯·麗參加了影片《羅馬之春》的拍攝。從1961年的7月到1962年的5月,梅里韋爾和她一起參加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拉丁美洲的巡演。
  • 1963年參演百老匯音樂劇《 同志》並獲得了東尼獎最佳音樂劇女主角獎。
  • 1965年的影片《愚人船》,這是費雯·麗最後一次出現在銀幕上,扮演一個失落的貴婦。
  • 1967年5月,當她與 邁克爾·雷德格雷夫一起排練 愛德華·阿爾比創作的舞台劇《 微妙的平衡》的時候,困擾了她超過20年的肺結核復發,在休息了幾周後,看起來已經康復。
  • 1967年7月7日晚上,梅里韋爾和往常一樣將她留在家中,外出表演,半夜返回家中的時候發現她已經睡着了。30分鐘後(已經是1967年7月8日),梅里韋爾返回到臥室發現費雯·麗躺在地板上,已經去世,享年54歲。英國倫敦的所有劇院都熄滅舞台腳燈一分鐘,演員和觀眾一起默哀悼念這位表演藝術家。按她的遺願,死後她的角膜捐獻出來(因感染肺結核而未能如願);遺體火化,將骨灰灑進她生前最喜愛的小湖裡;自己收藏的名畫德加的《浴女》贈給前夫勞倫斯·奧利弗。
  • 費雯·麗的骨灰撒在家鄉的一個湖中,靠近英格蘭東薩塞克斯。一場紀念儀式在西敏市聖馬丁教堂舉行,約翰·吉爾古德宣讀了悼詞。在美國的 南加州大學也舉行了一場悼念活動,喬治·丘克等好友宣讀悼詞。

[9]

精彩視頻 

費雯麗,一生經典鏡頭混剪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