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屆奧斯卡金像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第42屆奧斯卡金像獎 | |
---|---|
奧斯卡獎盃 |
第42屆奧斯卡金像獎[1]頒獎典禮於1970年4月7日在美國加州,洛杉磯音樂中心(L.A. County Music Center)舉行。頒獎儀式由鮑勃·霍普主持 。
目錄
關於奧斯卡金像獎
自第一屆以來,除1930年和1933年以外,奧斯卡金像獎都是每年舉行一次。規定每年3月左右對上一年度的影片和演職員進行評獎。評選和頒發獎由學院組織專門的管理委員會主持。一年一度的奧斯卡頒獎儀式始終是美國好萊塢的一個盛大節日。世界好多國家都通過電視台轉播大會盛況。
獎項分布
頒發的獎項有23個,其中除最佳影片獎、最佳女演員和男演員獎、最佳導演獎之外,還有最佳攝影、美工、服裝設計、原劇本、改編劇本、改編配樂、剪輯、視覺效果、作曲、音響獎等等。此外,還有給那些在 電影界做出巨大成績的老演員 和老電影工作者的"特別獎"和一定數量的補充獎。 直到1931年,有個新來的學院女秘書看到這尊銅像,驚呼使她想起了叔叔奧斯卡,一位記者立即把她的話報道出去。從此,人們便把這個人像稱為"奧斯卡"。奧斯卡金像獎也因此得名。
獎盃設計
奧斯卡金像由學院早期成員之一賽德里克-吉本斯設計。他在一次宴會上,在桌布上描繪出了金像的草圖,並最終由洛杉磯著名藝術家喬治-斯坦利雕刻而成。第一尊金像於1929年5月16日頒發。每尊金像均為合金鑄成,再鍍以24K純金。金像高13.5英寸(約34.3厘米),重8.5磅(約3.8公斤),造型為一名手拄長劍的武士站在電影膠片盤上,片盤上的五條輪輻象徵着學院最初的五個部分:演員、導演、製作人、技師和劇作者。所有的金像均由芝加哥R.S.歐文斯公司鑄造。奧斯卡獎這個別稱從何而來已無法考證,最普遍的說法是學院圖書館館員、後任學院執行主管的瑪格麗特-哈里克(Margaret)1931年時曾說這尊金像很像她的奧斯卡叔叔,於是記者和學院的成員們開始以這個名字稱呼它。1934年,華特·迪士尼在領獎時引用了這個名字,由此奧斯卡獎這一別稱日漸被人們所熟悉。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一直到1939年才開始正式使用這個名字。
頒獎會場
柯達劇院(Kodak Theatre)位於好萊塢大道 (Hollywood Blvd.)上,2001年11月9日啟用,是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的舉行地點,在2002年開始成為奧斯卡的永久頒獎地。
柯達劇院,可容納3,400名觀眾,設有全美國一個最大的舞台,有120呎寬,75呎深。舞台後的記者室可容納多達1,500名記者。劇院由柯達公司贊助7500萬美元建成,並獲此冠名權。
劇院現由洛杉磯市擁有,並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向市政府租用,以舉行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柯達劇院的入口擺放有柱裝飾,展示自1928年至今所有奧斯卡金像獎得獎人的名字,亦預留位置予未來的得獎人。
在其他時間,柯達劇院則供舉辦演唱會等表演,及其他種類的頒獎禮。
獲獎名單
獎項名稱 | 獲獎人 / 獲獎影片 | 提名名單 |
---|---|---|
最佳影片 | 《午夜牛郎》 | 《安妮的一千日/ 龍流鳳血》、《虎豹小霸王 /神槍手與智多星》、《俏紅娘/ 你好,多莉!》、《大風暴/焦點新聞》 |
最佳男主角 | 約翰·韋恩《大地驚雷》 | 理查德·伯頓《安妮的一千日/ 龍流鳳血》、達斯汀·霍夫曼《午夜牛郎》、彼得·奧圖爾《萬世師表》、喬恩·沃伊特《午夜牛郎》 |
最佳女主角 | 瑪吉·史密斯《春風不化雨》 | 吉納維芙·比約德《安妮的一千日 / 龍流鳳血》、簡·芳達《孤注一擲 /射馬記》、麗莎·明妮莉《何日卿再來》、瓊·西蒙斯《大團圓》 |
最佳男配角 | 吉格·揚《孤注一擲 / 射馬記》 | 魯佩特·克羅斯《流氓好漢》、埃利奧特·古爾德《兩對鴛鴦一張床》、傑克·尼科爾森《逍遙騎士 / 迷幻車手》、安東尼·奎爾《安妮的一千日 / 龍流鳳血》 |
最佳女配角 | 戈爾迪·霍恩《仙人掌花 / 偷戀隔牆花》 | 凱瑟琳·伯恩斯《去年夏天》、黛安·卡儂《兩對鴛鴦一張床》、西爾維亞·邁爾斯《午夜牛郎》、蘇珊娜·約克《孤注一擲 / 射馬記》 |
最佳導演 | 約翰·施勒辛格《午夜牛郎》 | 阿瑟·佩恩《愛麗斯餐廳》、喬治·羅伊·希爾《虎豹小霸王 /神槍手與智多星》、西德尼·波拉克《孤注一擲 / 射馬記》、科斯塔·加夫拉斯《大風暴/焦點新聞》 |
最佳原創劇本 | 《虎豹小霸王 /神槍手與智多星》 | 《兩對鴛鴦一張床》、《納粹狂魔 / 該詛咒的人》、《逍遙騎士 / 迷幻車手》、《日落黃沙/ 流寇志》 |
最佳改編劇本 | 《午夜牛郎》 | 《安妮的一千日/ 龍流鳳血》、《花落遺恨天 / 情挑淑女心》、《孤注一擲 / 射馬記》、《大風暴/ 焦點新聞》 |
最佳攝影 | 《虎豹小霸王 / 神槍手與智多星》 | 《安妮的一千日 / 龍流鳳血》、《兩對鴛鴦一張床》、《俏紅娘 / 你好,多莉!》\《藍煙火》 |
最佳藝術指導/道具布景 | 《俏紅娘 / 你好,多莉!》 | 《安妮的一千日 / 龍流鳳血》、《艷窟大掃蕩》、《生命的旋律 / 蠟炬成灰淚未乾》、《孤注一擲 / 射馬記》 |
最佳服裝設計 | 《安妮的一千日 / 龍流鳳血》 | 《艷窟大掃蕩》、《俏紅娘 / 你好,多莉!》、《生命的旋律 / 蠟炬成灰淚未乾》、《孤注一擲 / 射馬記》 |
最佳音效 | 《俏紅娘 / 你好,多莉!》 | 《安妮的一千日 / 龍流鳳血》、《虎豹小霸王 / 神槍手與智多星》、《艷窟大掃蕩》\《藍煙火》 |
最佳電影剪輯 | 《大風暴/焦點新聞》 | 《俏紅娘 / 你好,多莉!》、《午夜牛郎》、《萬眾一心 / 聖誕老人維多利亞的秘密》、《孤注一擲 / 射馬記》 |
最佳特技效果 | 《藍煙火》 | 《火山情焰》 |
最佳原創歌曲 | "Raindrops Keep Fallin On My Head"《虎豹小霸王 /神槍手與智多星》 | "Come Saturday Morning"《何日卿再來》、"Jean"《春風不化雨》、"True Grit" 《大地驚雷》、"What Are You Doing the Rest of Your Life?" 《大團圓》 |
最佳配樂 | 《俏紅娘 / 你好,多莉!》 | 《萬世師表》、《長征萬寶山》、《生命的旋律 / 蠟炬成灰淚未乾》、《孤注一擲 / 射馬記》 |
最佳原創配樂 | 《虎豹小霸王 / 神槍手與智多星》 | 《安妮的一千日 / 龍流鳳血》、《流氓好漢》、《萬眾一心 / 聖誕老人維多利亞的秘密》、《日落黃沙 / 流寇志》 |
最佳動畫短片 | 《做一隻鳥很難》 | 《人與鬼》、《散步》 |
最佳真人短片 | 《神奇的機器》 | 《布蕾克》、《民眾的力量》 |
最佳紀錄短片 | 《196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 | 《約翰·斯坦貝克的印象》、《珍妮很好》、《利奧·貝呂曼》、《神奇的機器》 |
最佳紀錄長片 | 《魯賓斯坦-熱愛生活》 | 《山脈的走向》、《豬之年》、《墨西哥奧林匹克運動會》、《狼人》 |
最佳外語片 | 《大風暴 /焦點新聞》阿爾及利亞 | 《阿達倫31/阿達倫鎮大示威》瑞典、《跨越納若維河》南斯拉夫、《卡瑪佐夫兄弟》蘇聯、《慕德家的一夜/我在溫柔鄉》法國 |
- 瑪吉·史密斯(Maggie Smith)沒有出席頒獎典禮,由愛麗絲·格斯德麗(Alice Ghostley)替她領獎。
- 戈爾迪·霍恩(Goldie Hawn)沒有出席頒獎典禮,由拉奎爾·韋爾奇(Raquel Welch)替她領獎。
- 約翰·施勒辛格(John Schlesinger)沒有出席頒獎典禮,由喬恩·沃伊特(Jon Voight)代替他領獎。
多項提名:
提名個數 | 提名人 /提名影片 |
---|---|
10項提名: | 《安妮的一千日/ 龍流鳳血》 |
9個提名: | 《孤注一擲 / 射馬記》 |
7個提名: | |
《俏紅娘/ 你好,多莉!》 | |
《午夜牛郎》和《虎豹小霸王》 | |
5項提名: | 《大風暴/焦點新聞》 |
4項提名: | 《兩對鴛鴦一張床》 |
3項提名: | 《生命的旋律 / 蠟炬成灰淚未乾》 |
2個提名: | |
《逍遙騎士 / 迷幻車手》 | |
《萬世師表》 | |
《大團圓》 | |
《神奇的機器》 | |
《春風不化雨》 | |
《流氓好漢》 | |
《萬眾一心 / 聖誕老人維多利亞的秘密》 | |
《何日卿再來》 | |
《大地驚雷》 |
多項獲獎:
獲獎個數 | 獲獎人 /獲獎影片 |
---|---|
4個獎項: | 《虎豹小霸王》 |
3個獎項: | |
《俏紅娘/ 你好,多莉!》 | |
《午夜牛郎》 | |
2個獎項: | 《大風暴/焦點新聞》 |
最佳影片
影片獲獎情況
第1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第1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第4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等六項大獎
第27屆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男新人
第23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等六項大獎
第14屆意大利大衛獎最佳外國男演員
《午夜牛郎》[2]是由約翰·施萊辛格執導, 達斯汀·霍夫曼、強·沃特主演的劇情電影。影片講述了窮困潦倒的喬是如何在紐約生活,以及發生在喬與里佐之間的故事。影片於1969年5月25日在美國上映。
劇情簡介=
巴克結識了骯髒的瘸子拉奇奧·里索,里索說能給巴克找到顧客,但開價十塊錢。巴克掏出了自己僅剩的十塊錢,卻發現里索介紹來的是個同性戀男人。巴克氣沖沖地去找里索算帳,他在彎腰拿回錢時發現里索的身體狀況極其糟糕,了解真相後,巴克非常同情里索,並把里索扶進了他破爛的家。兩個相依為命,起初仍對迅速致富抱有希望,但不久就發現他們不適合生活在都市叢林之中。里索病重,巴克從糾纏自己的同性戀者那裡敲詐出一筆錢,帶里索去溫暖的南方,但里索卻因病重而亡。[1]
角色介紹
里佐 | 達斯汀·霍夫曼
喬的朋友,生活貧困且瘸了一條腿。當他得知喬無家可歸時,就邀請喬和他一起住。雖然生活窮困,但是他也擁有自己的夢想。他和喬一起混生活,兩人相依為命,關係日漸親密。他為喬洗乾淨了衣服和牛仔帽,擦亮了喬的皮靴,讓喬將"牛郎"的事業進行到底。
喬 | 強·沃特
里佐的朋友,窮困潦倒、不滿足於現狀的青年。他為了擺脫貧困而隻身來到紐約混生活。他聽說在大城市裡有些富婆願意花錢請強壯的男子作伴,於是就換上一身牛仔服,夢想着能憑藉自己強壯的身體和牛仔氣質贏得紐約闊太們的青睞。他在一個酒吧喝酒解悶時邂逅了里佐;並接受里佐的邀請與他一起居住。
謝麗 | 布倫達·瓦卡羅
年輕的妓女,與喬有過一夜情。喬在晚會上勾搭上了她。在談好了價錢後,喬到她家裡過夜。喬的服務令她非常滿意。在服務結束以後,她把喬介紹給自己的女友,並約定好了下回服務的時間。
卡斯 | 西爾維婭·邁爾斯
紐約的一名老妓女,油滑百變、矯揉造作。有一次她在外遛狗,遇上了對過往女人頻送秋波的喬。然而,她卻使用詭計讓喬不僅沒有賺到錢,反而倒貼了20美元。
影片評價
《午夜牛郎》強調的是人物與環境,人與人的不適應感和不可 調和,並大膽坦率地剖析了紐約這個繁華大都市的生活。大色塊和俯瞰鏡頭給觀眾一種極度的空曠和疏離感。頹廢的現代都市男女和天真的西部青年牛仔形成了鮮明而強烈的對比,給觀眾一種灼燒感和刺痛感。這種切割式的對生活的逼視不同於冷靜的旁觀,在冷靜的鏡頭之下可以感受到導演對於生活的思考和對底層悲劇小人物的憐惜。影片最後,隨着喬對生活的憧憬全部破滅;影片傷感的情緒強化到了高潮,同時也給觀眾留下了無盡的思考空間(新浪網評) 。
《午夜牛郎》的電影手法樸實無華,鮮有炫目特技和視聽奇觀,在細節的把握、光色的搭配等方面頗有特色。影片大量運用心理蒙太奇,片中人物或回憶過去,或展望未來,這種表現手法使人物內心的願望、幻覺想象、內心怨恨得以外化展現,並有效的擴大了電影的表現力。該片在不動聲色、冷峻客觀的同時,也不乏黑色幽默。角度、景別的靈活多樣,固定與運動畫面的交錯進行,更顯示出創作者嫻熟的拍攝技法。該片的造型、場景也體現出編導者的獨具匠心;俯拍角度下渺小的人像和逆光下人物佝僂的剪影讓觀眾體察到平民的艱難和卑微(《電影文學》評) 。
影片精彩片段
《午夜牛郎》美國第一部X級影片,堪稱影壇經典之作
最佳男主角
約翰·韋恩(英語:John Wayne,1907年5月26日-1979年6月11日),美國電影演員,曾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他演繹的角色極具男子氣概,個人風格鮮明,他的說話語調、走路方式都與眾不同。他有綽號名Duke。
1999年,美國電影學會評選20世紀百年百大明星,約翰·韋恩名列男演員第13位。[3]根據哈里斯民意調查2007年1月16日公布的結果,韋恩在2006年最受歡迎的美國電影明星中,排名第三位。該項調查源於1994年,韋恩是已經逝世的明星中唯一的一位每年都列入前十名的人。[4][5]
韋恩的銀幕生涯開始於1920年代的無聲電影,他是1940年代到1970年代主要影星之一。他的名字和西部片和戰爭片緊密聯繫在一起,同時他又勝任各種其它類型影片中的角色,如傳記電影、浪漫喜劇、警匪片等等。他與導演約翰·福特曾經維持長達35年,多達21次的合作。
個人生活
約翰·韋恩出生在愛荷華州溫特塞特(Winterset),原名馬里恩·羅伯特·莫里森(Marion Robert Morrison)[6],後來他的父親將他的名字改成馬里恩·邁克爾·莫里森(Marion Michael Morrison),把他的弟弟取名為羅伯特。
約翰·韋恩領運動員獎學金就讀南加州大學法律預科。他是美式足球隊員,但是後來卻受傷退隊,無法再領獎學金,也未能完成大學學業。演員瓦·邦是約翰·韋恩的大學同學及美式足球隊隊友。韋恩在大學時期,已經在一些製片場打零工,也是在這時認識大他13歲的導演約翰·福特。
1930年代,約翰·韋恩曾在共和、環球、哥倫比亞、摩洛格拉姆以及華納兄弟等片廠演出低成本電影60部以上,當時演技未臻成熟,後來他回顧此時期感到不滿意。
約翰·韋恩前後有三任妻子:1933年與約瑟芬·沙恩絲結婚,生育兒子麥克與派屈克、女兒唐妮與梅琳達。1946年離婚,再與女演員依絲柏蘭莎·包爾結婚,未生育兒女。因兩人關係不睦,於1953年離婚。1954年11月1日與碧拉·巴勒特結婚,生育三個孩子艾莎、伊森、瑪麗莎。1973年夫妻協議分居。韋恩曾與他的祕書,及影星瑪琳·黛德麗傳出緋聞。他的兒子麥克·韋恩及派屈克·韋恩,分別是製片人、演員,以及節目主持人、演員。他們曾多次出現在父親的影片中。由於電影《搜索者》常被認為是約翰·韋恩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他在劇中飾演的角色名叫伊森·愛德華茲(Ethan Edwards),為紀念這項演出,韋恩將小兒子命名為伊森·韋恩,後來也成為一名演員。約翰·韋恩也是前世界拳擊組織重量級冠軍湯米·莫里森的叔祖父。
珍珠港事件爆發時,好萊塢演員、導演等電影從業人員,包括約翰·福特在內,都競相從軍報國。約翰·韋恩卻因故並未服兵役,未能盡與他的銀幕形象符合,所以曾造成了爭議與遺憾,但是在1970年代,韋恩先後以其演員成就獲頒國會金質獎章、總統自由勳章,顯然他已經完全被輿論原諒了。
約翰·韋恩於1964年被診斷出罹患肺癌,但是他在切除左肺及4根肋骨後,幸運的痊癒。此後韋恩仍若無其事的繼續吸菸,也沒有再患過肺部疾病。「約翰·韋恩癌症基金會」、「約翰·韋恩癌症協會」在其後成立,目前由他的兒子派崔克·韋恩擔任總裁。但是1979年6月11日他死於胃癌。
韋恩有明顯的政治主張,是共和黨的支持者。他與合作的導演約翰·福特、霍華·霍克斯、朋友及合作演員詹姆斯·史都華、瑪琳·奧哈拉等也都有相同的政治立場。他還分別在1966年及1970年,為朋友羅納德·雷根助選加州州長。
傳奇
因為約翰·韋恩是傑出的西部片及戰爭片演員,尤其更以演出西部片最具代表性,西部歷史又是最具代表性的美國文化。因此韋恩無論在生前及身後,美國國內及國外,都享有極高的知名度。
約翰·韋恩是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獎、金球奬終身成就獎得主。1996年,他被追頒專為頒發給優秀西部片演員的金靴獎。韋恩是哈里斯民意調查,年度最受歡迎的美國影星中,唯一一位已經逝世但每年都列入前十名的人。他名列票房收入前十名影星達25年,紀錄迄今無人能破。韋恩還兼得了美國平民的兩種最高榮譽獎項:「國會金質獎章」及「總統自由勳章」(追頒)。1999年,他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影星第13名。
儘管約翰·韋恩未曾從軍,他仍成為美軍普遍崇仰的對象。一些二次大戰、韓戰、越戰的老兵表示,他們從軍的理由是來自受到約翰·韋恩影片的鼓舞。甚至日本昭和天皇於1975年訪美時,也表示想見韋恩、這位他們昔日敵軍的重要象徵。約翰·韋恩的名字如此為美軍熟悉,以至他的名字與一些軍用品連繫在一起,例如軍用P-38開罐器暱稱為「約翰·韋恩」,因為它「可以做任何事」;軍用的衛生紙被叫做「約翰·韋恩衛生紙」,因為它很「粗糙、結實、擦不乾淨」;二次大戰時期軍用的C口糧餅乾,被取名為「約翰·韋恩餅乾」,因為「只有像約翰·韋恩那麼粗獷強壯的人,才吃得下」。
紀念約翰·韋恩的建築物有:加州橘郡的橘郡機場,於1979年韋恩去世時,更名為約翰·韋恩機場,並設有他的銅像。華盛頓州有約翰·韋恩船塢,及州立公園內的約翰·韋恩拓荒者步道。紐約市的約翰·韋恩小學,以及紀念韋恩的馬賽克壁畫。洛杉磯比佛利山莊街道的一家儲蓄貸款公司前,設有約翰·韋恩的銅像,因為他曾為這家公司做過廣告。好萊塢星光大道上有屬於他的星。位於奧克拉荷馬州的「國立牛仔與西部史蹟博物館」(National Cowboy & Western Heritage Museum),將他列入西部演員的展覽廳,該館並進一步頒給他「The Wrangler」獎座。韋恩也列名在加州名人廳。
2007年的約翰·韋恩百歲誕辰,一些慶祝活動在他的家鄉舉辦,包括一系列牛仔特技表演、約翰·韋恩影片放映、鄉村音樂歌手演唱,還有約翰·韋恩紀念館及學習中心的動土儀式等。
精彩影片片段
約翰·韋恩 神槍手 絕症槍手悲壯生死惡鬥
最佳女主角
瑪吉·史密斯[7](Maggie Smith),1934年12月28日出生於英國埃塞克斯郡,英國電影、舞台劇女演員。
個人簡歷
瑪姬·史密芙生於英格蘭埃塞克斯郡伊爾福德區出生, 母親瑪格麗特·赫頓·利特爾(Margaret Hutton Little)在蘇格蘭格拉斯哥出生,任職秘書;父親納撒尼爾·史密斯(Nathaniel Smith)在泰恩-威爾郡紐卡素出生,在牛津大學任職病理學者。她在牛津高中(Oxford High School)讀中學。[8]
她於1967年與第一任丈夫羅伯特·斯蒂芬斯(Robert Stephens)結婚,但在1974年離婚。她的第二任丈夫是貝弗利·克羅斯(Beverley Cross),但他於1998年逝世。
1965年,瑪吉·史密斯出演電影《奧賽羅》。該片也使她首次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的提名。1969年,瑪吉加盟劇情片《春風不化雨》,並憑藉該片獲得了第4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演員和第23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女演員的桂冠。1978年,瑪吉出演《加州套房》,並因此榮獲了第36屆金球獎最佳女主角和第5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1986年,瑪吉主演愛情喜劇片《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該片也榮獲了奧斯卡金像獎的8項提名。
2001年,瑪吉參加了令她第6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的喜劇劇情片《高斯福莊園》的拍攝。瑪吉還在轟動全球的《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飾演麥格教授、在大熱英劇《唐頓莊園》中飾演伯爵老夫人。2016年,瑪吉還憑藉《唐頓莊園》獲得了第68屆艾美獎劇情類劇集最佳女配角。
參考資料
- ↑ 第42屆奧斯卡金像獎簡介
- ↑ 《午夜牛郎》電影簡介
- ↑ 《AFI百年百大明星》 (AFI's 100 Years, 100 Stars, Greatest Film Star Legends). [2007年6月4日].
- ↑ 哈里斯民意調查:《2006年最受歡迎的美國電影明星》(America’s Favorite Movie Star),2007年1月16日公布,2007年9月24日查閱。
- ↑ 時代雜誌:《約翰·韋恩:依舊名列前矛》(John Wayne: Still Tops),2007年1月19日發表,2007年9月24日查閱
- ↑ Madison Co.,衣阿華州出生證明。
- ↑ 瑪吉·史密斯個人簡歷
- ↑ 瑪吉·史密斯. 時光網. [2019-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