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第52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第52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影片漢娜姐妹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第52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紐約影評人協會(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成立於1935年,是美國所有由影評人參與的獎項中歷史最悠久的。和洛杉基影評人協會不同的是,紐約的這個組織並不包括電視台或廣播電台的影評人。

獎項介紹

其成員早期一直局限在紐約當地的報紙影評人範圍,上個世紀60年代,由於1962年報紙業的大罷工,許多紙質專欄的失業撰稿人轉而在雜誌找到了工作;另外由於後來競爭性的美國影評人協會的成立,使得紐約影評人協會也開始吸收那些《新聞周刊》(Newsweek)、《花花公子》(Playboy)和《周六評論》(The Saturday Review)的影評人。到了80年代,該協會的成員甚至不僅僅局限在紐約地區了,目前該協會擁有34名會員,其中包括3名美國西海岸的影評人。

該協會獎的評選程序是這樣的:在第一輪投票中,每位影評人每個獎項只提名一個選擇,如果綜合起來沒有一個提名獲得多數承認,就要進行第二輪投票。在第二輪投票中,影評人必須在每一獎項中列出三個選擇,並按傾向性高低依次標以3到1分;在提名獲得多數以上票數的情況下,那些得到最高累計分數的提名就贏了。如果還沒有獲得多數票,這個程序還要繼續下去。

在對最佳影片的選擇口味上,紐約影評協會在1966年之前都是和奧斯卡標準差不多地喜歡歷史傳奇或古裝劇情片;當美國影評人協會成立後,紐約影評人協會感到了競爭的壓力,評委們的口味也和前者一樣,偏向了外國電影。後來洛杉基影評人協會又成立了並關注本土商業電影,紐約影評人協會又開始正視自己關於本土大眾欣賞電影的口味[1]

獲獎記錄

第52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

▪ 1986 最佳女配角 黛安娜·威斯特《漢娜姐妹》 (獲獎)

▪ 1986 最佳紀錄片 關於瑪琳的二三事 (獲獎)

▪ 1986 最佳男主角 鮑勃·霍斯金斯《蒙娜麗莎》 (獲獎)

▪ 1986 最佳女主角 茜茜·斯派塞克《芳心之罪》 (獲獎)

▪ 1986 最佳攝影 Tony Pierce-Roberts《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獲獎)

▪ 1986 最佳導演 伍迪·艾倫《漢娜姐妹》 (獲獎)

▪ 1986 最佳外語片 美洲帝國的衰落 (獲獎)

▪ 1986 最佳影片 漢娜姐妹 (獲獎)

▪ 1986 最佳劇本 漢尼夫·庫雷什《我美麗的洗衣店》 (獲獎)

▪ 1986 最佳男配角 丹尼爾·戴-劉易斯《我美麗的洗衣店》《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獲獎)

▪ 1986 最佳紀錄片(第三名) 維爾納游擊隊 (提名)

▪ 1986 最佳外語片(並列第三名) 午夜旋律 (提名)

▪ 1986 最佳女主角(第二名) 凱瑟琳·特納《佩姬蘇要出嫁》 (提名)

▪ 1986 最佳男主角(第二名) 保羅·紐曼《金錢本色》 (提名)

▪ 1986 最佳男主角(第三名) 傑夫·高布倫《變蠅人》 (提名)

▪ 1986 最佳女主角(第三名) 科洛·韋伯《席德與南茜》 (提名)

▪ 1986 最佳攝影(第二名) Frederick Elmes《藍絲絨》 (提名)

▪ 1986 最佳攝影(第三名) 克里斯·門傑斯《教會》 (提名)

▪ 1986 最佳導演(第二名) 奧利弗·斯通《野戰排》《薩爾瓦多》 (提名)

▪ 1986 最佳導演(第三名) 大衛·林奇《藍絲絨》 (提名)

▪ 1986 最佳紀錄片(第二名) 謝爾曼將軍的征程 (提名)

▪ 1986   最佳影片(第二名)   野戰排[2] (提名)

▪ 1986 最佳影片(第三名) 藍絲絨 (提名)

▪ 1986 最佳外語片(第二名) 男人 (提名)

▪ 1986 最佳劇本(第二名) 伍迪·艾倫《漢娜姐妹》 (提名)

▪ 1986 最佳劇本(第三名) 魯絲·普羅厄·賈布瓦拉《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提名)

▪ 1986 最佳男配角(第二名) 安迪·加西亞《英雄膽》 (提名)

▪ 1986 最佳男配角(第三名) 雷·利奧塔《散彈露露》 (提名)

▪ 1986 最佳女配角(第二名) 凱西·泰森《蒙娜麗莎》 (提名)

▪ 1986 最佳女配角(第三名) 瑪麗·伊麗莎白·馬斯特蘭托尼奧《金錢本色》 (提名)

▪ 1986 最佳外語片(並列第三名) 無法無家 (提名)

視頻

第52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 相關視頻

芳心之罪
狄菲菲為何對《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有深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