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答微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答微之》
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

《答微之》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先寫了 友人對自己作品的認可,將之題寫在寺壁上,再寫自己對友人作品的讚譽,從友人寄過來的作品裡特地挑出部分將屏風寫滿,最後升華感情,寫兩人相知相遇,互相了解,實在是境遇太過相似。這首詩顯淺易懂,語言形象,偏向白描,比較流暢自然,以景語作結,融情入景,餘味無窮,耐人咀嚼,表達的感情沉鬱。

詩作於元和十二年(817)冬,江州。白居易與元稹多年未見,這期間,一個在通州,一個在江州,分處兩地,卻是一樣的謫居生活和鬱憤情懷。於是白居易從元稹寄給他的數百篇詩中挑出一百首,題寫在屏風上,放在家中隨時欣賞,見詩如見其人。白居易接元稹詩《閬州開元寺壁題樂天詩》後,想到兩人身居異地,可兩心如此相同,真是人生難得之事。於是也寫了一首七絕《答微之》。

原文編輯

《答微之》[1] 君寫我詩盈寺壁,

我題君句滿屏風。

與君相遇知何處,

兩葉浮萍大海中。

詞句注釋

(1)、微之:元稹。

(2)、閬(làng)州西寺:即閬(làng)州開元寺。本句為序言,寫自己在元稹的唱和作品中選取百首錄於屏風以報元稹的題壁。

(3)、「君寫」句:元稹經常將白居易的詩題在寺廟的牆壁上。他的《閬州開元寺壁題樂天詩》云:「憶君無計寫君詩,寫盡千行說向誰?題在閬州東寺壁,幾時知是見君時?」白居易此詩題下自註:「微之於閬州西寺,手題予詩。」即指閬州開元寺。

(4)、「我題」句:白居易將元稹的詩題滿在屏風上。作者此詩自註:「予又以微之百篇,題此屏上。」又有《題詩屏風絕句序》說:「十二年冬,微之猶滯通州,予亦未離澄上,相去萬里,不見三年,鬱郁相念,多以吟詠自解。……由是援律句中短小麗絕者,題錄合為一屏風,舉目會心,參若其人在於前矣。」

(5)、兩葉句:比喻作者與元稹的身世,像兩葉浮萍在大海中漂泊。

白話譯文

微之將我的詩題寫在閬州西寺的牆壁上,我又在微之的詩中提取出100首題滿在屏風上,放在家中隨時欣賞,見詩如見人。

您將我的詩篇寫滿了開元寺的東壁,我將您的佳作題滿了屏風。

你我真像茫茫大海中兩葉微小的浮萍,能夠相逢相知真是不易,所以才能身居異地,而兩心如此相同。

鑑賞編輯

唐代詩人白居易與元稹友誼甚篤,第一句寫了白居易知道元稹將自己的詩歌題寫在寺廟的牆壁上,而接着第二句則寫自己從元稹寄給他的數百篇詩中挑出一百首,題寫在屏風上,放在家中隨時欣賞,見詩如見其人。前2句記事,第三句第四句轉折寫兩人因觸許權貴,一同遭貶,現在二人如大海中的兩葉浮萍,一起漂泊浮沉。何時何地,彼此才能相會呢?仕途的失意,謫居生活的鬱憤,都在那滿寺壁、滿屏風的詩里。只有從那裡,彼此才能找到理解、同情和慰勉。正是這同樣遭遇、同樣情懷,使他們倆總是心心相通,想到一處,做到一處。

這是一首「用常得奇」的抒情小詩。首句、次句純為敘事,平平道來,卻別有風致。首句以「君」字發端,次句着「我」字起首:「君寫」,「我題」;「君寫我詩」,「我題君句」;「君寫我詩盈寺壁」,「我題君句滿屏風」。詩人和摯友所採取的行動、行動的各體以及行動的結果,都達到了高度的一致。

這首詩文字淺白,詩意盎然且通俗易懂,詩中作者感嘆人生,情緒比較消沉。但其中又可以看到兩人在從事文學創作中互相交流、學習的深摯友誼。

由此可見,白居易和元稹,始以詩交,終以詩訣,順利時則用詩相互告誡,失意時則用詩相互勉勵,各居一地時則寄詩相互安慰,住一處則吟詩相互娛悅。這不僅看出他們之間的深摯友誼,而且更體現出他們在文學創作上的相互交流、相互切磁的精神。正是這種謙恭好學、互切詩藝的美德,才是他們成就學業、積極進取的車輪。

古詩文鑑賞

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772--846),漢族,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著名唐代大詩人和文學家,與李白杜甫齊名,有「詩魔」和「詩王」之稱,[2]

武宗會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於洛陽,葬於洛陽香山,享年75歲。他去世後,唐宣宗李忱寫詩悼念他說:「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著有《白氏長慶集》,共有七十一卷。

白居易的閒適詩在後代有很大影響,其淺切平易的語言風格、淡泊悠閒的意緒情調,都曾屢屢為人稱道,但相比之下,這些詩中所表現的那種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閒適」思想,以及歸趨佛老、效法陶淵明的生活態度,因與後世文人的心理較為吻合,所以影響更為深遠.他的這種詩歌理論對於促使詩人正視現實,關心民生疾苦,是有進步意義的。對大曆(766~779)以來逐漸偏重形式的詩風,亦有針砭作用。但過分強調詩歌創作服從於現實政治的需要,則勢必束縛詩歌的藝術創造和風格的多樣化。[3]

視頻

白居易的奮鬥史-白居易

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上)

參考資料

  1. 《答微之》 詩詞文句網
  2. 詩人白居易的主要成就 瑞文網,發布時間;2018-01-17
  3. 白居易簡介 詩詞名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