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簡明中國經濟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簡明中國經濟史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簡明中國經濟史》是一部通史型的中國經濟史,涵蓋時間從遠古原始人群直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簡明中國經濟史》採用按歷史發展階段和按專題分章相結合的體例,敘述內容也不同於其他經濟通史。它不是以土地制度、財政賦役制度以及其他典章制度的考察為中心,而是重點探索和揭示社會經濟生產及其發展規律。

全書共分四章,第一章概述原始社會的氏族制度和生活方式,考察各個歷史時期的土地關係、階級結構、租佃制度、商業市場、財政賦役制度以及近代資本主義發展問題;第二章重點考察農業的起源和發展過程,包括生產工具、土地開墾、作物種植、耕作制度、農田水利、耕作技術等,都有較詳細的闡述,對一般經濟通史所忽略的林牧漁業生產,也有所交代;第三章考察手工業的起源和發展,對一些重要的手工業行業,如陶瓷業青銅器鑄造業冶鐵業蠶桑絲織業棉麻紡織業印染業造紙業印刷業造船業制茶製糖業等都有專門敘述;第四章考察近代新式工業的發生與發展過程,對外國資本工業、本國官辦和官僚資本工業、民族資本工業都分別討論。

基本內容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開本:32

ISBN:9787505823778、7505823779

品牌:經濟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年2月1日

作者簡介

劉克祥,1938年生,湖南婁底市人,1965年武漢大學研究生畢業,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中國經濟史研究,發表有《清代永佃制的形成途徑、地區分布和發展狀況》、《論中國富農經濟》、《中國近代經濟史,1840—1894》(合着)、《中國近代經濟史,1895—1927》(合着)、《蠶桑絲綢史話》、《綿麻紡織史話》等論着300餘萬字。現正承擔「九五」家重點項目《中國近代經濟史,1927—1937》(主編)的編撰工作。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經濟形態和生產方式

第一節 原始社會的生產方式

第二節 奴隸制社會的經濟形態和生產方式

第三節 封建社會前期的經濟形成和生產方式

第四節 封建社會中後期的經濟結構和生產方式

第五節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經濟形態和生產方式

第二章 農林牧漁業生產

第一節 農牧業的起源和原始農牧業

第二節 夏商至春秋時期的農林牧漁業生產

第三節 戰國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農林牧漁業生產

第四節 隋唐宋元時期的農林牧漁業生產

第五節 明清時期的農林牧漁業生產

第六節 近代時期的農林牧漁業生產

第三章 手工業生產

第一節 原始手工生產

第二節 夏商至春秋時期的手工業

第三節 戰國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手工業

第四節 隋唐宋元期的手工業

第五節 明清時期的手工業

第六節 近代時期的手工業

第四章 工業生產

第一節 甲午戰爭前的工業

第二節 1895-1927年的工業

第三節 1927-1949年的工業

文摘

到春秋後期,庶人耕種公田的積極性日益衰退,從而影響國家和貴族的收入,齊、魯等國率先變革,相繼改為按地畝徵收租稅,以實物稅取代力役租,井田制逐漸瓦解。[1]

參考文獻

  1. 中國經濟史道客巴巴網,201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