簕欓花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簕欓花椒 |
中文名稱:簕欓花椒 拉丁學名:Zanthoxylum avicennae (Lam.) DC. 界屬:植物界、花椒屬 門綱: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亞科:原始花被亞綱、芸香亞科 目科:芸香目、芸香科 亞屬種:崖椒亞屬、簕欓花椒種 分布區域:台灣,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 |
簕欓花椒(學名:Zanthoxylum avicennae (Lam.) DC.)是芸香科、花椒屬落葉小喬木。
落葉喬木,高稀達15米;樹幹有雞爪狀刺,刺基部扁圓而增厚,形似鼓釘,並有環紋,幼苗的小葉甚小,但多達31片,幼齡樹的枝及葉密生刺,各部無毛。
產台灣,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見於北緯約25°以南地區。生於低海拔平地、坡地或谷地,多見於次生林中。非律賓、越南北部也有。
信息
種中文名:簕欓花椒
種拉丁名:Zanthoxylum avicennae (Lam.) DC.
科中文名:芸香科
科拉丁名:Rutaceae
屬中文名:花椒屬
屬拉丁名:Zanthoxylum
國內分布:產台灣 ,福建 ,廣東,海南,廣西,雲南 。
國外分布:菲律賓,越南北部也有。
中國植物志:43(2):034[1]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稀達15米;樹幹有雞爪狀刺,刺基部扁圓而增厚,形似鼓釘,並有環紋,幼苗的小葉甚小,但多達31片,幼齡樹的枝及葉密生刺,各部無毛。
葉有小葉11-21片,稀較少;小葉通常對生或偶有不整齊對生,斜卵形,斜長方形或呈鐮刀狀,有時倒卵形,幼苗小葉多為闊卵形,長2.5-7厘米,寬1-3厘米,頂部短尖或鈍,兩側甚不對稱,全緣,或中部以上有疏裂齒,鮮葉的油點肉眼可見,也有油點不顯的,葉軸腹面有狹窄、綠色的葉質邊緣,常呈狹翼狀。
花序頂生,花多;花序軸及花硬有時紫紅色;雄花梗長1-3毫米;萼片及花瓣均5片;萼片寬卵形,綠色;花瓣黃白色,雌花的花瓣比雄花的稍長,長約2.5毫米;雄花的雄蕊5枚;退化雌蕊2淺裂;雌花有心皮2很少3個;退化雄蕊極小。
果梗長3-6毫米,總梗比果梗長1-3倍;分果瓣淡紫紅色,單個分果瓣徑4-5毫米,頂端無芒尖,油點大且多,微凸起;種子徑3.5-4.5毫米。花期6-8月,果期10-12月,也有10月開花的。[2]
生長環境
生於低海拔平地、坡地或谷地,多見於次生林中。
分布範圍
產台灣,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見於北緯約25°以南地區。非律賓、越南北部也有。
栽培技術
1、春季凍害多發,營造椒園防護林是防止花椒受凍和提高生長溫度的主要措施之一。
2、在光照充足的條件下,樹體生長發育健壯,椒果產量高,品質好。光照不足時,則枝條細弱,分枝少,果穗和果粒都小,果實着色差。開花期光照良好,坐果率高,如遇陰雨、低溫天氣則易引起大量落花落果。花椒忌風,種植園應選擇在山坡中下部的陽坡和半陽坡。
3、6月份以前,降水相對較少地區,可於萌芽前和坐果後各灌水一次,即可保證花椒的正常生長和結果。
4、椒根系分布淺,難以忍耐嚴重乾旱。花椒根系耐水性很差,土壤含水量過高和排水不良,都會嚴重影響花椒的生長與結果。
5、花椒屬淺根性樹種,土層深厚,則根系強大,地上部生長健壯,椒果產量高,品質好;土層淺薄,根系分布淺,影響地上部的生長結果,往往形成「小老樹」。
6、花椒根系喜肥好氣。因此,沙壤土和中壤土最適宜花椒的生長發育,沙性大的土壤和粘土重的土壤則不利於花椒的生長。土壤肥沃,可滿足花椒健壯生長和連年豐產的要求。
7、花椒在土壤ph值6.5-8.0的範圍內都能栽植,但以ph值7.0-7.5的範圍內生長結果為最好。花椒喜鈣,在石灰岩山地上生長特別好。[3]
化學成分
果皮含精油約0.5%;葉含0.3%。主要油分:terpinene、ylangene, α-pinene 等。根皮、莖皮和葉含生物鹼:avicine、dihydroavicine、oxyavicine、 nitidine、chelerythrine、magnoliflorine, δ-tembetarine、 candicine 等,又含香豆素:avicennin、 avicennol、 dios-min、 hesperidin。[4]
主要價值
科學栽植花椒樹也是改善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 鮮葉、根皮及果皮均有花椒氣味,嚼之有粘質,味苦而麻舌,果皮和根皮味較濃。民間用作草藥。有祛風去濕、行氣化痰、止痛等功效,治多類痛症,又作驅蛔蟲劑。根的水浸液和酒精提取液對溶血性鏈球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