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文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簡文彬(1967年 - ),出生於台北。從小在台北長大,旅歐30年,台灣指揮家。[1]
1971年,4歲進「山葉音樂教室」幼兒班 正式開始接觸音樂
1983年,16歲考入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科鍵盤組,主修鋼琴,師事曾淑華、卓甫見,並曾跟隨Alessandro Zuppardo、吳季札學習歌劇伴奏。
1987年,20歲自國立藝專(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鍵盤組畢業。
1990年,23歲考入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院(現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
1994年,27歲獲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碩士。
1996年,德國萊茵歌劇院駐院指揮。
2001年至2007年,曾任[[國家交響樂團 (台灣)|國家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
2001年,當上國家交響樂團藝術總監,讓古典樂團年輕化;
2014年,辭去德國萊茵歌劇院駐院指揮終身職,落腳曾被稱為文化沙漠的高雄。林懷民形容這個決定「驚心動魄」。「我迄今仍然很感動啊!台灣能有多少音樂家,能在歐洲大歌劇院拿到專任終身職,他卻辭職了。那是與這片土地多麼深的連結啊!我現在想起來,還是很驚心動魄,」林懷民說。[2]
2018年,衛武營藝文中心藝術總監。
新一代藝文界領袖
簡文彬搞笑說,練琴太累,指揮只要叫別人演奏,最輕鬆。
2001年,簡文彬才34歲,就回台擔任NSO音樂總監。
2007年,卸任國家交響樂團藝術總監,返回德國。
2012年,以顧問身分,被龍應台找回來幫忙衛武營。
2014年,他決定辭去德國的終身職,回來擔任衛武營營運推動小組的「準總監」,之後變成專職的藝術總監。仿效國外的制度,在場館正式開幕前兩年,準總監就開始構思製作上任後的節目。
「百搭」音樂之路
簡文彬由鋼琴、作曲到指揮的音樂之路跨度甚大。
簡文彬講到自己「百搭」的音樂之路。簡文彬的父母與音樂毫無淵源,小時候去上山葉音樂教室,因為手指很靈活,就一路學了下來。
雖然主修鋼琴,但念福星國小音樂班,小提琴缺人,他就拉小提琴;打擊樂沒有人,就要他去敲鼓。南門國中音樂班要學國樂,南胡組人太多,簡文彬就乖乖去拉高胡。管樂組人不夠多,他就被派去學嗩吶,「當時看起來覺得好衰,但其實都帶著興趣,因為很好奇。這些累積起來,都對我現在的工作幫助滿大的。」
國中時的老師、知名鋼琴家魏樂富告訴他,專業演奏家20幾歲就開始退化,像他那樣隨興,彈奏不夠,不能當職業演奏家。於是他轉入作曲,藝專時,開始跟當時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團長陳秋盛學指揮。
「我一生都在偷懶啦,作曲寫了半天,嗚嚕嚕一下子就過去,覺得不值得。鋼琴要練,太累了,算了。指揮只要叫人家演奏,別人就要練半天,最輕鬆,」也許太多人問這個問題,簡文彬已經有了公式的「搞笑版」。
非搞笑版是,這位從藝專三年級起,連續三年擔任學生會長的藝術家曾說,「從交響樂團出來的聲音,對我的滿足感比較大。因為在意志力上,指揮一個人要跟將近100個人抗衡,沒有這種侵略性、想要統御的偏向是不可能的。」
簡文彬自剖,自己的統御偏向,可能是遺傳,這讓他自然而然對於公眾事務有興趣,慢慢地走上藝術行政這條路。
台灣表演藝術最後拼圖,再賭輸就等大陸佔領
簡文彬當然不想要台灣完蛋,在國外住了快30年,在外面看,常常會有一種「台灣到底在搞什麼」的急迫感。
台灣有很多優秀的藝術家,整體的藝文戰力不應該只有如此樣。
「有一位大老級的藝術家說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是台灣表演藝術最後一次希望。這一把一定要賭贏,這一把再賭輸,就等著大陸的表演藝術勢力全面來佔領台灣,」他突然激動起來,「開什麼玩笑,作為還服過兵役的中華民國後備軍人,我怎麼能讓這種事情發生!所以,我就是抱著近乎愚蠢的精神,想說好,我就來做,看看我能做到哪裡?」
賭徒需要賭運,但專業賭徒需要牌技。
簡文彬在NSO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六年的表現,被公認是能讓廟堂與大眾溝通的人。
他將台灣不熟悉的作曲家、國外歌劇介紹進來,挑戰觀眾與團員。他開始演出全本的交響樂、歌劇,而不只是演奏大眾熟悉的樂章。他最大膽挑戰樂迷之舉,就是演出全本華格納歌劇《尼貝龍指環》,連演4夜、15小時,是亞洲首例,當時還登上德國音樂指標雜誌《管絃樂團》的封面。
「他的獨特之處,在於很長一段時間擔任歌劇院駐院指揮,他有機會學習觀察一個製作的過程,而不只是策展、買節目,」曾任藝文記者,政大傳播學院助理教授黃俊銘認為,能否製作,正是目前國際間衡量表演場館高下的關鍵。
林懷民:他夠壯
2016年,衛武營與當代歐洲最重要的舞蹈平台Aerowaves合作,將台灣編舞家劉冠詳送到歐洲, 去年已正式簽約。衛武營也跟法國國家馬戲藝術中心簽約,發展馬戲平台。明年,簡文彬預告,會推出「當代音樂平台」,「我們挑選平台的目的,都是希望有很多的討論,可以共同發展作品。」
「他夠壯,就是要給他時間,」林懷民談起簡文彬,「他夠壯,不是身材,而是他的個性與精神。」
自稱個性不太喜歡聽人家的,也不太喜歡被歸類,簡文彬在接受訪問時曾說,指揮的困難,在於需要說服單項樂器比你厲害的近百人,按照你的詮釋表現音樂,這是想辦法「整」自己。
負責台灣藝文界最後一塊拼圖,辭掉國外終身職,沒有退路的簡文彬,要用頑強的意志,將這一把賭贏。
獲獎
1992年,25歲獲義大利「La Bottega」國際青年指揮比賽首獎。
1993年,26歲獲法國貝桑松(Besançon)國際青年指揮比賽,進入準決賽。
1994年,27歲法國杜埃(Douai)國際青年指揮比賽第二名。
1995年,28歲獲首屆以色列耶路撒冷伯恩斯坦指揮大賽特別獎。。
視頻
賈文青相談室 2019.S1.EP02簡文彬
|alignment= 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第十八屆國家文藝獎得主-指揮家 簡文彬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Category: [[Categor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