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米哈伊洛·奧布雷諾維奇三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米哈伊洛·奧布雷諾維奇三世(塞爾維亞語:Михаило Обреновић III Mihailo Obrenović;1823年9月16日-1868年6月10日)是奧布雷諾維奇家族的塞爾維亞大公,1839年至1842年及1860年至1868年期間在位。米哈伊洛在1839年繼承兄長米蘭二世的大公銜,1842年遭到廢黜,讓位予卡拉喬爾傑家族的亞歷山大。1860年,他再度執政,1868年遭刺殺身亡,基督教徒。

兩百多個國家的綜合性人口學研究顯示,當今世界各年齡段的基督徒有21.8億[1]。基督徒占到近三分之一。基督徒在地域上的分布也十分廣泛——分布如此之寬廣,以至於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個大洲或者區域可以單獨地成為毫無異議的全球基督教中心[2]

簡介

米哈伊洛於1823年出生在克拉古耶瓦茨,是米洛什·奧布雷諾維奇一世的次子。他的童年在克拉古耶瓦茨、波扎雷瓦茨和貝爾格萊德度過。米哈伊洛在波扎雷瓦茨完成教育,隨後同母親柳比察·武科曼諾維奇移居至維也納。米哈伊洛的兄長米蘭·奧布雷諾維奇二世生於1819年,健康狀況不佳。

1839年,米洛什讓位予米蘭二世,後者僅僅執政26天後便因病身亡,米哈伊洛得以在1839年7月8日即位。意外即位的米哈伊洛並未顯現出足夠的魄力和眼界,難以應對塞爾維亞公國在當時所面臨的複雜政局。1842年,前革命軍人托馬·武契奇-佩里希奇反叛,推翻了米哈伊洛的統治,卡拉喬爾傑家族的亞歷山大即位,米哈伊洛陷入流亡生活

遭到推翻後,米哈伊洛帶領約一千名追隨者離開塞國。米哈伊洛逃往姐姐薩夫卡·尼克利奇的住所。米哈伊洛的母親柳比察逃至諾維薩德,並在次年於此地逝世。米哈伊洛在伏伊伏丁那的克魯舍多爾修道院為母親舉辦了葬禮。

1853年,米哈伊洛致信武契奇,稱自己不希望以暴力奪回大公之位。米哈伊洛隨後和父親米洛什遷至維也納,並在維也納同女伯爵尤莉婭·胡尼奧迪(Júlia Hunyady de Kéthely)成婚。二人沒有任何子嗣,但據稱米哈伊洛同情婦育有一私生子。同樣在維也納流亡期間,米哈伊洛學會流利的法語和德語。

視頻

米哈伊洛·奧布雷諾維奇三世 相關視頻

克拉古耶瓦茨是塞爾維亞的第四大城市,舒馬迪亞州首府
20170104北京天主教神哲學院中期末會講宗教本土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