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米所波大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米所波大米/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基督教聖經地名。

按照基督教經典的說法,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他30歲左右(公元一世紀30年代)開始在巴勒斯坦地區傳教。耶穌聲稱,他的來臨不是要取代猶太人過去記載在舊約聖經[1]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穌思想的中心,在於「盡心盡意盡力愛上帝」及「愛人如己」兩點。耶穌傳道宣講天國的福音[2],勸人悔改,轉離惡行。

簡介

希臘文 Mesopotamia,意即「在兩河之間」,是 AV 從七十士譯本借來以翻譯希伯來片語 ~@ram nah@rayim 的(詩六十的詩題除外)。這是俄隆提斯(Orontes)河以東的肥沃之地,覆蓋幼發拉底河的上游和中游,並得到哈伯爾河(Habur,即哈博河)與底格里斯河的灌溉,這地就是現今的敘利亞東部及伊拉克北部。此地包括哈蘭(亞伯拉罕離開巴比倫的吾珥後,即遷居此地)及其周圍的城邑,亞伯拉罕曾派遣僕人以利以謝到這裡為以撒娶妻(創廿四10)。米所波大米是巴蘭的家鄉(申廿三4;*毗珥);日後由壓迫以色列的古珊利薩田統治(士三8-10)。及至大衛的時代,米所波大米曾供應戰車和馬兵給敵對大衛的亞捫人(代上十九6)。有證據顯示此地區在二千年期,曾受飼養馬匹的印度阿里安(Indo-Aryan)系的美坦尼人(Mitanni)及戶利人(Hurrians)(*何利人)所占領;這些資料與上述聖經的記載吻合。

主前第四世紀以後,希臘和羅馬作者引申了「米所波大米」一詞,指整個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即現今的伊拉克領土。因此,司提反聲稱亞伯拉罕還未住哈蘭的時候,他在巴比倫吾珥的祖家是位於米所波大米(徒七2)。在徒二9,米所波大米人與帕提亞人、瑪代人和以攔人同列,可能表示散居巴比倫的猶太人當時也在耶路撒冷,聽見彼得的話。如此,新約沿用了這個地理名稱較寬的含義,現代一些學者亦同樣採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