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米格-25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米格-25俄語:Микоян и Гуревич МиГ-25、英語:Mikoyan-Gurevich MiG-25,北約代號:「狐蝠」(Foxbat) ),是蘇聯在1960年代研製部署的一種高空高速截擊機,由米高揚設計局負責開發,高爾基「鷹」飛機製造廠(GAZ-21廠)生產,空速可達3.2馬赫。米格-25在冷戰時期曾出口過敘利亞伊拉克印度等國家[1]

背景

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火箭技術進步使彈道導彈大批裝備,蘇聯出現了要導彈不要飛機的浪潮。赫魯曉夫作為導彈派的鼎力支持者,使蘇聯航空飛機的研發受到嚴重影響。

美國當時正在研發的XB-70戰神侍婢式轟炸機與SR-71黑鳥偵察機[2](這兩種美制軍機的最高速度都超過3馬赫,普通的截擊機根本無法追上更遑論跟蹤監視攔截)對蘇聯的國土防空構成了嚴重威脅,迫於壓力,米高揚設計局於1958年主動展開高空高速截擊機的研究,蘇航空工業部長傑明捷夫主動支持。1961年米格-25的原型機E-155正式研製,1964年偵察原型機E-155R-1和截擊原型機E-155P-1於3月和9月上天,作為米高揚設計局創建25周年的一份獻禮。

研發

米格-25的預研工作在1958年和1959年進行(米高揚設計局的型號副總設計師列·格·申格拉婭)。

1960年,用米格-21改裝的發動機試飛驗證機E-150,對米格-25的動力裝置R-15-300後燃器渦噴發動機開始試飛。次年4月第二架驗證機E-152上天。隨後裝生產型發動機R-15B-300的第3架驗證機E-152M試飛。

1961年3月10日,米高揚簽署研製米格-25原型機E-155的指令。

1962年偵察機全尺寸樣機審定委員會開審定會。

1963年12月米格-25的第一架原型機(偵察型)E-155R-1出廠,1964年3月6日,蘇聯著名試飛員費多托夫首次駕機升空。同年9月9日第二架原型機(截擊型)E-155P-1開始試飛。隨後第三架原型機(偵察型)E-155R-3也參加試飛。三架原型機各裝兩台R-15B-300發動機,並在1965~1977年間,以E-266代號創造過8項飛行速度,9項飛行高度和6項爬升時間的世界紀錄。

視頻

米格-25 相關視頻

SR-71,航天飛機,米格-25,盤點世界上飛的最快的五款飛機
米格25如何飛出3.2馬赫神速的?把發動機燒掉,用不鏽鋼降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