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米歇爾·昂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Michel Henry
原圖鏈接

米歇爾·昂利Michel Henry,1922年1月10日-2002年7月3日),法國哲學家及文學家。[1]

生平

米歇爾.昂利(Michel Henry)1922年1月10日出生於越南的海防(haiphong), 他的父親是一名海軍艦艇指揮官,少時一直生活在越南。 但當他的父親因車禍去世, 他便隨母親移居法國,在巴黎接受教育。 在1943年6月,他參加了法國抵抗德國法西斯「抵抗運動」(la Résistance),他加入了以康德為代碼的科西嘉島的叢林游擊隊,隨後到被德國納粹占領的里昂去完成任務,這次秘密活動的經歷和體驗成為他的哲學重要標誌。

在隨後的戰爭中,他通過了法國的哲學教師資格考試,隨後在讓·伊波利特讓·瓦爾、保羅·利柯Ferdinand Alquié亨利·古耶的指導下準備博士論文。他用了十幾年的時間編輯他的主論文(thèse pricipale)《L』essence de la manifestation》,此論文於1963年出版。他的附論文(thèse secondaire)《Philosophie et phénoménologie du corps》在1950年便已完成,但是直到1965年才出版 。

從1960年開始,米歇爾•亨利任教於蒙彼利埃大學哲學系。他的哲學的獨特主題是「有生命的主體」(subjectivité vivante),即每一個個體的現實的生命,這個「生命主體」的概念貫穿在他的所有著作中 。

他的小說《L'Amour les yeux fermés》在1976年獲得了何耨豆獎 (Prix Renaudot)。


參考來源

  1. 宋澤萊. 朝向21世紀的哲學家﹝二﹞:米歇‧昂利. 台文戰線聯盟. 2012-11-27 [2019-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