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胸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粉紅胸鷚 |
中文學名: 粉紅胸鷚 |
粉紅胸鷚[1](學名:Anthus roseatus):屬小型鳴禽,體重18-27克,體長13-18厘米。非繁殖期粉皮黃色的粗眉線明顯,背灰而具黑色粗縱紋,胸及兩脅具濃密的黑色點斑或縱紋。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下嘴基部色較淡,呈角褐色;跗蹠和趾褐色。上喙較細長,先端具缺刻;翅尖長,內側飛羽(三級飛羽)極長,幾與翅尖平齊;尾細長,外側尾羽具白,野外停棲時,常做有規律的上、下擺動,腿細長,後趾具長爪,適於在地面行走。
甚常見於海拔2700-4400米的高山草甸及多草的高原。越冬下至稻田。通常藏隱於近溪流處。比多數鷚姿勢較平。主要棲息于山地、林緣、灌叢、草原、河谷地帶。多成對或10幾隻小群活,性活躍,不停地在地上或灌叢中覓食。食物主要為有鞘翅目昆蟲、鱗翅目幼蟲及膜翅目昆蟲,兼食一些植物性種子。分布於阿富汗東部、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喜馬拉雅山南坡,冬季也出現於印度阿薩姆、緬甸及越南等地。
外形特徵
粉紅胸鷚體眉紋顯著。繁殖期下體粉紅而幾無縱紋,眉紋粉紅。非繁殖期粉皮黃色的粗眉線明顯,背灰而具黑色粗縱紋,胸及兩脅具濃密的黑色點斑或縱紋。上體橄欖灰色或綠褐色;頭頂和背具明顯的黑褐色縱紋,頭部縱紋較細窄,背部縱紋較寬粗,腰和尾上覆羽無縱紋、純橄欖灰色。肩羽具褐白色狹緣,最外側一對尾羽端部具較大的楔狀白斑;兩翼暗褐色,各心均具灰白色海藻橄欖綠色羽緣,大和中覆羽端橄欖灰白色,並形成兩道翼斑;眉紋白色沾粉紅,頭側暗灰色;自頦至胸部淡灰葡萄紅色;下體餘部乳白色或棕白色,也有呈黃褐色的;胸和兩脅具深色縱紋,腋羽檸檬黃色。後爪較直、長約12厘米。
冬羽上體較多橄欖灰色、黑色縱紋較著,下體頦至胸灰棕色微沾葡萄紅色,胸和兩脅均具黑色縱紋。
幼鳥和成鳥大致相似,但體色較淡,胸部縱紋亦較細密而淡。
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下嘴基部色較淡,呈角褐色;跗跖和趾褐色[2]。
生活習性
遷徙:粉紅胸鷚在中國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南部一帶主要為留鳥,在中國其他地區為夏候鳥。每年春、秋兩季都要在中國南北之間進行遷徙。通常4月中下旬遷到北部繁殖地,10月開始南遷。
習性:性活潑,不畏人。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遷徙季節和冬季也集成小群。常在草地或稀疏的灌叢中奔跑覓食,受驚擾時則飛至附近樹上。
食性:繁殖期主要以鞘翅目、膜翅目、鱗翅目等昆蟲為食,非繁殖期則主要以各種雜草種子等植物性食物為食,所吃植物種類主要有禾本科、沙草科、茜草科種子、蓼子、胡頹子、野葡萄、穀粒等。
叫聲:柔弱的seep-seep叫聲。炫耀飛行時鳴聲為tit-tit-tit-tit-tit teedle teedle。
棲身環境
夏季主要棲息于山地灌叢、高原草地、沼澤、河谷、草原等開闊環境,海拔高度多在2000米以上,最高可達4500米左右,冬季多下到山腳平原、草地、林緣、河壩、耕地、水稻田以及附近疏林中。
生長繁殖
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於林緣及林間空地,河邊或湖畔草地上,也在沼澤或水域附近草地和農田地邊營巢。巢多置於草叢旁或草叢中地上凹坑內,藉助草叢的掩護一般不易發現。巢呈杯狀,墊以獸毛、羽毛、枯草葉、枯草莖。每窩產卵3-5枚,營巢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孵化期13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3]。
地理分布
分布範圍: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中國;越冬至印度北部的平原地帶。
分布狀況:繁殖從新疆西部的青藏高原邊緣東至山西及河北,南至四川及湖北。南遷越冬至西藏東南部、雲南。有迷鳥至海南島。甚常見於海拔2700~4400米的高山草甸及多草的高原。越冬下至稻田。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