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粗距舌喙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粗距舌喙蘭

中文名:粗距舌喙蘭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微子目

科:蘭科

屬:舌喙蘭屬

拼 音:cū jù shé huì lán

中文學名:Hemipilia

crassicalcarata S. S. Chien

粗距舌喙蘭(cū jù shé huì lán,學名 Hemipilia crassicalcarata S. S. Chien,異名:Hemipilia silvestrii)是蘭科舌喙蘭屬下的植物。直立草本,高15-35厘米。產山西東南部(陵川)、陝西南部(佛坪)以及四川西部和北部。生於海拔1000-1200米的柏樹林下或草坡路旁。 [1]

粗距舌喙蘭形態特徵

直立草本,高15-35厘米。塊莖橢圓狀,長約1-2厘米。莖無毛,基部具1枚筒狀膜質鞘,鞘以上有1-2枚葉,向上還具1-4枚鞘狀退化葉。

葉片卵形或卵狀心形,長5-12厘米,寬4-5.8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心形或近楔形,抱莖;上面的1枚葉若存在則較小,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4.5厘米;

小葉鱗片狀,先端漸尖,基部抱莖。總狀花序通常長6厘米,具(2)7-15朵偏向一側的花;花苞片披針形,下面的長約11毫米,向上漸小;花梗和子房線形,長1.2-1.8厘米,無毛;

花紫紅色;中萼片直立,舟狀,卵形,長6-6.5毫米,寬3毫米,先端鈍,具3脈;側萼片斜卵形,長約7毫米,寬4毫米,先端鈍,具3脈;花瓣與側萼片相似,但略小,先端鈍或近截形,有時具不整齊的細齒,具3脈;

唇瓣近長圓形,基部略寬,長13毫米,下部寬9-10毫米,先端近截形或微缺,常在中央具細尖,基部寬楔形,邊緣具不整齊的圓齒或缺刻,上面被微小的乳突,近距口處具2枚毗連的胼胝體;

距白色,較粗,圓筒狀,長10-12毫米,末端鈍而且稍膨大,有時稍彎曲;蕊喙長圓狀橢圓形,長約1.5毫米,寬約1毫米,先端渾圓。花期7月。 [2]

粗距舌喙蘭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000-1200米的柏樹林下或草坡路旁。 [3]

粗距舌喙蘭分布範圍

產自山西東南部(陵川)、陝西南部(佛坪)以及四川西部和北部。 [4]

植物文化

蘭花是中國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帝堯之世就有種植蘭花的傳說。古人認為蘭花「香」、「花」、「葉」三美俱全,又有「氣清」、「色清」、「神清」、「韻清」四清,是「理想之美,萬化之神奇」。最早賦予蘭花一定人文精神的是孔子,據東漢蔡邕琴操》載:孔子自衛反魯,隱谷之中,見幽蘭獨茂,蔚然嘆曰:「蘭當為王者香」。

真正的蘭花文化則起源於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他種蘭、愛蘭、詠蘭,以蘭花為寄託,千百年來一直影響着後人。後世詩人在詠蘭時,也有許多的名句,比如陳子昂的「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劉克莊的「一從夫子臨軒顧,羞伍凡葩鬥豔濤」。詩人們將蘭花的高潔與人格的完美聯繫起來,使得蘭花文化不斷得以拓展和延續。

蘭花以高潔、清雅、幽香而著稱,葉姿優美,花香幽遠。自古以來,蘭花都被譽為美好事物的象徵,已廣泛在民間人格化了。蘭花對社會生活與文化藝術發生了巨大的影響。父母以蘭命名以表心,畫家取蘭作畫以寓意,詩人詠蘭賦詩以言志。蘭花的形象和氣質久已深入人心,並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古代舞劇以「蘭步」、「蘭指」為優美動作,把優秀的文學作品和書法作品稱為「蘭章」,把真摯的友誼叫做「蘭交」,把人的芳潔、美慧喻為「蘭心蕙質」。又把傑出人物的去世比作「蘭摧玉拆」。蘭花在中國人民心目中,已經成為一切美好事物的寄寓和象徵。[5]

參考來源

  1. 粗距舌喙蘭, 植物智, 2020-01-18
  2. 《中國植物志》 第17卷 (1999) >> 278頁 PDF >> 粗距舌喙蘭 Hemipilia crassicalcarata
  3. 粗距舌喙蘭圖鑑 - 常見園林植物圖鑑 - 中國景觀植物 2012年9月9日 植物粗距舌喙蘭圖鑑,園林植物圖鑑,常見園林植物圖,園林植物圖片大全,植物花卉圖片庫,植物開花時候的圖片,景觀網植物圖片庫
  4. 粗距舌喙蘭更改位置 | PPBC中國植物圖像庫 返回圖片 請在地圖合適位置點擊鼠標,新標記的點為: 注意:您也將同時修改以下同標本號的照片。
  5. 國蘭——植物文化和栽培繁殖 .山西文水縣—生態保護[引用日期201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