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粽子味(鄭亞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粽子味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粽子味》中國當代作家鄭亞水的散文。

作品欣賞

粽子味

人文大師胡適和他的《蘭花草》。

「我從山中來,帶着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銀霞的一首《蘭花草》,很少人知道詞其實是胡適寫的,這首詩原名叫做《希望》。

1921年夏天,胡適到西山度假,友人熊秉三夫婦送給他一盆蘭花草,胡適高興地帶回了家,讀書寫作之餘精心照看,但直到秋天,也沒有開出花來。於是胡適就寫了這首小詩。

我們可窺胡適的心境,那株蘭花草在他心中顯然也是有寓意的。1921年,胡適學成歸來沒幾年,便在國內大放異彩。他倡導白話文,用白話文寫詩,領導新文化運動,成為多少青年人的偶像。

但胡適也是孤獨的,因為他深感靠他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雖然當時覺醒的知識分子不在少數,但太多的主義之爭削弱了力量,就在一年前,他和許多人意見不合而離開了《新青年》,那塊曾經和志士們搖旗吶喊的陣地。

那一株「蘭花草」象徵着:自由、民主、科學,他曾漂洋過海到異邦求學,又千里迢迢不辭辛苦把「蘭花草」帶回來,種到中國的土地上。

「一日望三回,看得花時過。」胡適對它懷有殷切希望,小心地呵護,殷切期待它能早日開出花來。

現實是殘酷的,「蘭花卻依然,苞也無一個。」 胡適的苦悶可想而知。但胡適對中國的前途並未喪失信心,「明年春風回,祝汝滿盆花!」胡適又打起精神,投入到對中國未來命運的思考之中。胡適是民國大師,中國近代風雲人物,但他真正讓人熟知的作品不多,《希望》這首小詩可以說是他流傳最廣的作品,雖然是通過一首現代歌曲的改編。這首質樸、自然、朗朗上口的小詩不止是他提倡的白話文身體力行的明證,也是留給我們思想的希望之光。是的,有希望總會發芽。

[1]

作者簡介

鄭亞水,中國散文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