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精衛(精衛填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精衛填海

本名:精衛
別 稱:女娃
所處時代:上古
人物背景:炎帝最小的女兒
故事:精衛填海
性別:女
姐姐:赤帝女、瑤姬

精衛是中國上古時代傳說中的一隻神鳥,原炎帝之小女──女娃,一日在東海溺水死,死後化身為鳥,「白喙赤足,首有花紋」,名精衛。常常到西山銜木石以填東海。這個故事就是精衛填海,最早載於《山海經·北山經》。陶淵明有詩云:「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李賀《惱公》:「古時填渤懈,今日鑿崆峒。

精衛填海,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1]

譯文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叫發鳩的山,山上長了很多柘樹。樹林裡有一種鳥,它的外形跟烏鴉相似,頭上羽毛有花紋,白色的嘴,紅色的腳,名叫精衛,它的叫聲像在呼喚自己的名字。這其實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東海遊玩,溺水身亡,再也沒有回來,所以化為精衛鳥。經常叼着西山上的樹枝和石塊,用來填塞東海。濁漳河就發源於發鳩山,向東流去,注入黃河。

精衛填海的故事

夏朝以前,國家還沒有形成,那時候的帝王,遠不如後來帝王那麼闊氣,享有許多特權;而是純粹的人民公僕,只有盡義務的份兒。帝王的子女也沒有什麼太子,公主之類的特殊稱呼,身份也尊貴不起來,和老百姓的子女一樣。

炎帝有個女兒,名叫精衛,性格開朗活潑,喜歡打抱不平。一天,她走出小村,找小朋友玩耍,看到一個大孩子把小孩子當馬騎。小孩都累爬下了,大孩子還不肯罷休。

精衛走過去,指着大孩子的腦門怒斥道:「你這個人太不知羞恥,欺負小孩子算什麼本事,有力氣,去打虎打熊,人們會說你是英雄。」

大孩子見精衛是個小姑娘,生得單薄文弱,根本不把她放在眼裡。他從小孩背上跳下來,走到精衛面前說:「我是海龍王的兒子,你是什麼人?竟敢來管我!」

精衛說:「龍王的兒子有什麼了不起,我還是炎帝的女兒呢,以後你少到陸地上撒野,小心我把你掛到樹上曬乾。」   龍王的兒子說:「我先讓你知道知道我的厲害,往後少管小爺的閒事。」說着動手就打。精衛從小跟着父親上山打獵,手腳十分靈活,力氣也不小,見對方蠻橫無禮,並不示弱,閃身躲開對方的拳頭,飛起一腿,將龍王的兒子踢個嘴啃泥。   龍王的兒子站起來,不肯服輸,揮拳又打,被精衛當胸一拳,打個昂面朝天。   龍王的兒子見打不過精衛,只好灰溜溜地返回大海。   過些天,精衛到海中游泳,正玩得十分開心,剛巧讓龍王的兒子發現了。他游過來,對精衛說:哪天在陸地上讓你撿了便宜,今天你跑到我家門前,趕快認個錯,不然我興風作浪淹死你。」   精衛倔強地說:「我沒錯,認什麼錯。」   龍王的兒子見精衛倔強,根本沒有服輸的意思,立即攪動海水,掀起狂風惡浪,精衛來不及掙扎,就被淹死了。   精衛死後,變成一隻紅爪白嘴的小鳥,立志要把大海填平。她用嘴銜來石頭與樹枝投向大海,並發出「精衛,精衛」的叫聲,像是在激勵自己。她年年月月,永不停歇。[2]

精衛相關圖集

相關電視劇《精衛填海》

《精衛填海》 舒暢飾精衛 來自堆糖網圖片

精衛填海劇情取材於上古奇書《山海經》,將書中一些膾炙人口的神話傳說重新解構、組合為一個有完整、連貫情節的故事,在該劇中,廣為人們熟知的精衛、后羿、夸父等神話人物首次被搬上屏幕。以神話人物精衛、后羿救父、幫助人類,拯救面臨災難的人間為 主題,演繹了一曲人間真情與天界正義,人神友情與人神魔三界愛情的悲壯之歌。

劇中以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精衛填海」為故事原型,熔融中華民族優美的傳說和神話故事;如「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刑天舞干戚」、「共工怒觸不周山」、「精衛填海」等傳說中的人物被賦予了嶄新的生命力,神話人物形象真實、性格豐滿鮮活地呈現在屏幕上。經過重新創作後,全劇所有情節環環相扣,渾然一體,從而展現出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場景,描繪出一幅驚天地、泣鬼神的奇幻畫卷。

整個故事恢弘大氣、奪目光彩,既具備了相當豐富的娛樂性,同時也頌揚了真善美,劇本由多位作家歷經三年、五易其稿精心創作,最終呈現給廣大觀眾一個史詩般完美的傳奇愛情力作。[3]

經典視頻

精衛填海,精衛是太陽神炎帝的女兒,但是從小卻膽小怕黑!

精衛填海 龍王爺說后羿是小邪魔,老鬼大怒說它是蠢龍,龍王大怒甩出龍神鞭

精衛填海:眾人尋找的老鬼吞了后羿,看精衛跟老鬼鬥法,精彩極了

參考來源

  1. 精衛填海!, 古詩詞網,
  2. 精衛填海的故事,趣歷史,
  3. 精衛填海劇情, 劇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