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精神產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精神產品是中國的一個學術用語。

語言一發即逝,不留痕跡。當人類意識到需要把說出的話記下來時,就發明了文字[1]。在世界範圍內,曾經獨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們的漢字外,還有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瑪雅文[2]。後來,這些古老文字的命運各不相同,或因某種歷史原因而消亡,如瑪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變革而遭廢棄,如楔形文、聖書字,只漢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傳承的脈絡清晰可見,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良好載體。

名詞解釋

精神產品是指能夠滿足人們精神生活需要的產品。它與物資產品的不同之處在於,物資產品滿足的是人的身體需要的產品,具體表現在滿足人的吃、穿、住、行,以及物資產品的再生產上。精神產品則滿足人的情感、意志、心理以及求知等的精神上的需要,採取理解的方式來獲得。物資產品是在被使用和時間的流逝中而最終失去其對人而言的存在意義, 而精神產品尤其是高尚而富有理性和人情味的精神產品則會超越時空的限制使人終生受益,甚至是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起到無限的促進作用。

精神產品的生成及其過程

精神產品的生成起始於人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過程,在人與自然的關係層面上,人的認識成果形成了自然科學的各個門類,一般都是經過認識性實踐(指藉助工具或儀器使對自然的認識不斷擴展和深化的感性物質實踐活動)檢驗過的認識成果,否則僅以假設作為認識的成果很難形成現實意義上的科學認識。而在人與社會的關係層面,人的認識成果則形成相應的社會科學的各個門類,一般也是經過認識性實踐檢驗過的認識成果。但經驗層次的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相比時效性相對較短, 因為社會活動的變化快於自然界本身的變化。而在理性層次上,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在時效性上相差不大。當專職的科研人員經歷長時間的、有時甚至是畢生的努力所獲得的認識成果,在沒有藉助物的形式呈現出來之前,客觀地說,都是屬於精神層面的思維活動。而一旦以物的形式呈現出來,與感性的物質實踐活動不同的精神思維活動就告終止,下一步就是讓認識成果社會化。

所謂社會化就是使認識成果在更廣闊的時空領域內流傳,使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加深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認識成果的社會化所能採用的形式是多樣的,可以以書和藝術作品的形式, 以戲劇和影視的形式以及曲藝的形式呈現出來。這些形式不論有任何差別,但就其形式而言都是可以直接觀察到和感受到的。由於這些不同的呈現形式對人的影響和作用、對社會的影響和作用就直接反映在對人的觀念和社會意識的改造上,所以精神產品的價值主要是在於內容,並通過相應的形式來展示內容。從以上對精神產品的簡單分析可以看到,精神產品由初創到成品分為兩個階段。前一個階段嚴格地講是屬於完全的精神活動,這是無須懷疑的。後一個階段即是以產品的形式進行生產,屬於以物質實踐活動及其結果的形式呈現的精神產品的生產。因此精神產品生成的整個過程是精神勞作與物質勞動的統一,也即是理性與感性的統一。這也正好表明了認識來源於感性的世界(自然和社會),最終又以感性東西的形式在世界中呈現,同時也明證了感性的物質世界對人的認識的本原性。

此外, 由人在正確認識基礎上建構起來的實踐觀念在經過改造性實踐過程證明是有效並且具有普適性的觀念的東西(工程技術、操作技術以及計劃、決策、管理、法律、政策等),也可以以物的產品形式進行生產。這種精神產品從初創到生成,整個過程與前一種精神產品在生成的程序上是一樣的。還有就是對認識過程和改造過程及其成果的經驗性描述的觀念的東西同樣也可以以物的產品形式進行生產,其生成過程的程序與前面兩種精神產品完全一樣。這三種精神產品之間的不同之處在於,第一種精神產品即認識性的精神產品的產出周期最長;第二種次之;第三種最短。由此可見,三種產品從不同的意識層次為人們提供了關於自然和社會在與人的相互關係上所呈現出來的人的活動的完整過程,滿足了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對不同層次、不同性質的精神產品的需要。

為了能更好地理解精神產品的生產的特點,有必要考察一下物資產品的生成過程。物資產品即人工改造過了的自然事物,是人的改造性實踐觀念外化的結果。而改造性實踐觀念則是人工物資產品實現之前在人的意識中按照人的需要所設計出來的觀念形態的人工物資產品。而觀念形態的人工物資產品的設計又必須建立在人對自然事物的正確認識之上,對自然事物的正確認識及其結果構成認識性精神產品的前提, 同時改造性實踐觀念又構成人工物資產品的前提。由此可見,精神產品和人工物資產品都生成於人的社會活動過程,即社會活動分工的不同階段上。也就是說,精神產品和人工物資產品都生成於同一個過程。從它們彼此的關係來看,是你中有我和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並最終形成互為因果的關係。在這一意義上,精神活動與感性的物質實踐活動是同一的。不論是精神產品還是人工物資產品,從其形式上看都是人工的物質產品。它們的區別不是質上的區別,而是本質上即對人的功能和作用上的區別。所以說,人的感性的物質實踐活動本身就不是純粹意義上的感性活動,它的過程及其結果都與人的精神活動有着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而感性的物質實踐活動的結果恰恰正是因為內涵有精神的因素才與動物活動的結果區別開來,從而證明了與動物不同的人的生命形式即人的社會的存在。

精神產品即人的精神活動的結果要想證明白身的存在必須要藉助相應的感性的人工物品的形式呈現出來,精神活動及其結果的存在才是可信的。正是在這一意義上,精神產品的生產也是感性的物質實踐活動。如此說並不是意味着否定精神產品的精神性質,而恰恰是為了表明精神的東西必須以物的承載形式來證明它的存在。也就是說,精神產品與物資產品的區別不應從其形式而應從其功能和內容以及對人的作用上來區別。否則,物資產品作為人的改造性實踐觀念的外化,同樣也可以說成是精神產品,因為它也是以物的承載形式來證明精神的存在,果真如此的話,那就無所謂精神產品與物資產品的區別了。

這裡必須注意的是,不能把精神產品的生產與人的精神的思維活動混為一談。因為人的思維活動在沒有以物的承載形式呈現出來之前,人在思考什麼、研究什麼是無法證明的,這也正好表明人的感性的物質實踐活動是驗證人的思維是否具有正確性或真理性的內涵之一,即首先驗證了精神活動的存在,才能證明其是否具有真理性。這些分析進一步證明了人的精神活動與人的感性的物質實踐活動在完整的人的活動過程上是無法分開的,而在人的活動過程的階段區分上則是可以分開的。但只是在相對的意義上的分開,也就是人的精神活動與人的感性的物質實踐活動有着本質上的區別,在這一點上是無可懷疑的、絕對的。但是就人的整個活動過程來看,就精神活動與感性的物質實踐活動的辯證關係來看,這樣的區別又只是相對和相互轉化的。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了一個問題,人的精神活動是以觀念的形式認識自然和社會、改造自然和社會,而感性的物質實踐活動則是在感性活動的層面上把人的改造自然和社會的觀念現實化,所以它們是不同性質的活動。但是把觀念的東西變成精神產品和物資產品即以物的形式來區分精神產品和物資產品,就此而言,它們在性質上是同一的。所以,精神產品的生產與物資產品的生產都是感性的物質實踐活動。

精神產品的作用

精神產品首先起着滿足人求知的作用。

因為人之所以稱為人,就是表現在人所從事的活動都不是像動物一樣只具有本能和盲目的特性,而是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所謂的意識和目的,人要擁有這樣的特性來從事活動就必須對自然和社會有所認識和了解,否則就不可能根據人的需要來使被人改造的對象發生符合人的需要的變化,也不可能產生最終能滿足人的需要的物質產品,以及更加合理和公正的社會生活。但是,由於社會分工的緣故,時至今日,創作精神產品的人在整個社會人口的比例中始終只是少數人,絕大多數人更多地還是在從事物質產品的生產。因此具體的社會的個人要在自己有限生命的旅程中,認識和掌握超出自己直接的認識能力所能及的東西是非常困難的。而通過對相應的精神產品的學習和吸收,擴大和深化自己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與了解,就成為唯一的選擇。當然也可以通過人與人之間的經驗交流來實現這一需要,但與對精神產品的學習相比那是差得太遠了。更何況經驗的直接交流是非常有限的,而精神產品卻大大地突破了這一界限。

其次,精神產品起着滿足人的情感、意志和心理需求的作用。

人們在各種社會活動中必然發生各種各樣的交往關係,這其中就少不了在交往中的利益交流、情感交流、意志上的相互鼓勵, 以及由此而引發的人自身情緒變化等的心理活動的調控問題。如何才能使人的利益交流合理公正,怎樣的情感交流才能使人獲得身心健康,怎樣才能使人的情緒得到平穩地調控,這些問題都可以由相應的精神產品來解答。因為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所產生的問題, 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對問題的解決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與人是否具有相應的科學知識有關。在這方面,精神產品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起到了提升人對生活的審美追求和從中獲得精神滿足的作用。因此,通過精神產品獲得超出於經驗的關於自然和社會的知識,並從中獲得美好情操的薰陶和精神境界的升華, 已經成為現代人求得真正人的生存方式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如果說古代社會的人們對關於自然和社會知識的精神產品的取得還可有可無的話,那麼對於現代社會的人來講,就不是可有可無,而是非有不可的了。正是精神產品的出現才使得人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成果一代一代傳下來,也正是精神產品的出現使得社會的不斷發展成為可能,那種靠蠻力來改造自然和改造社會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科學的精神產品不僅是現代社會繼續前進的重要保證,也是人獲得徹底解放的必要條件。因此,重視科學精神產品的生產及其內容質量的提高,就成為人類所面I臨的重要而嚴峻的任務。

精神產品的出現,取決於人的自我生存能力的提高和社會分工的出現,也取決於人的生存能力和社會不斷發展的需要, 同樣也是精神產品的出現和發展才使得人的生活的物質條件產生了與動物生活完全不同的人的生活方式。因此,精神產品與物資產品一起構成了現代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前提或基礎。所以說,科學的精神產品既是社會發展需要的產物,又是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必要前提。因此,搞清楚精神產品的產生過程就不是可有可無的問題。習慣的思維總是把物資產品的生產看作是社會發展的前提,但社會的現實狀態卻並非如此。精神產品的生產作為社會生產的活動之一,與物資產品的生產一樣對現代社會的發展同樣起着前提性的作用,而這種作用已經越來越明顯的呈現出來。

精神產品的三個特點

其一,是智力勞動的直接產物。精神產品是人們在智力勞動過程中,通過大腦對客觀世界的客觀規律的探索、反映和總結進而取得的。作為智力勞動的結晶,精神產品也是一種勞動產品,它與物質產品一樣,凝結着人類勞動。

其二,有一定的精神內容。就這種精神內容本身而言,它是在大腦思維過程中產生的,屬於意識形態的東西。但又必須通過一定的物質外殼及其他物質載體,才能傳播給精神產品的享用者,為後者所消費。因此,它在形式上又不是存在於生產者大腦中的純粹意識形態的東西,從而具有客觀現實性。這是精神產品與哲學上的精神範疇的主要區別。

其三,可以滿足人們精神的或智力的需要。這種需要包括個人消費的需要和生產消費的需要。在這裡用以滿足人們精神生活或智力需要的,是精神產品的內容而不是某種物質載體。而物質產品是以其物質軀體滿足人們的物質需要的。這是二者的顯著區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