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引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精神分析引論》,弗洛伊德主義思想體系的代表著作。西·弗洛伊德(見「夢的解析」)著。1917年出版。中譯本1930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高覺敷譯,1984年出版修訂本。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由序和3編28講組成,原序由歐內特·瓊斯作,說明本書是弗洛伊德1915—1917年兩個冬季在維也納大學的講稿,共分3部分,第1、2部分是精神分析學的引論,第3部分探討了困難的神經病精神分析問題。
第1編過失心理學,分4講。講述了造成人的過失行為的原因及研究過失的意義,同時勸告人們不要把過失看作是偶然的,無意義的現象。第2編夢,包括第5—15講。講述了他的釋夢說,認為夢是潛意識的欲望,借睡眠後意識的鬆弛而顯現出來。但夢所顯示的意義是經過化妝了的,它代表隱藏在潛意識內的欲望,因此,夢具有性的象徵意義。釋夢正是依據這一象徵把夢與性聯繫在一起的。認為,通過夢的分析可以揭示潛意識領域的心理活動,同時可作為研究神經病的引線。第3編神經病通論,包括第16—28講。從純生物學的觀點闡明了神經病的產生及治療方法。
本書揭示了潛意識領域的心理現象,探索了過失、夢和神經病的機制,揭示了隱藏在潛意識領域內的動機和意念,不僅在人類動機的研究上,而且在潛意識領域的心理活動研究上,都是對心理學的貢獻。同時書中的精神分析理論、方法、技術及其術語已成為心理學和精神病醫學的一部分財富。但本書過分誇大潛意識的作用,認為潛意識不僅是過失、夢及神經病的源泉,而且認為由於潛意識的存在,使意識失去它的重要性。書中提出的性本能動力論是純生物學觀點,貶低意識的作用,把人的一切心理行為都歸結到性本能上,認為「里比多」是心理發展的動力,這是十分錯誤的。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為一條詞目;古籍[1]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一部著作[2]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
視頻
精神分析引論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古籍和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2016-07-26
- ↑ 專著和論文哪個含金量高,搜狐,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