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精神守望中的現實主義書寫(常曉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精神守望中的現實主義書寫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精神守望中的現實主義書寫》中國當代作家常曉軍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精神守望中的現實主義書寫

至於「近土」,詩人元稹在《遣興十首》中寫道:「莫學蚯蚓輩,食泥近土涯。」詩里雖在嘲笑蚯蚓食土,但從作家超越以往經驗的審美感受而言,這裡說的卻是創作一定要接地氣,尋求各種接觸來貼近生活。可以記錄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人和事,可以敘述自我成長的一段經歷,也可以是與人交往的種種記憶。遠山與近土雖有着天壤之別的跨度,卻在不經意間架構起了一個真實的世界,在這個獨特的審美空間裡,如何回歸心靈,如何自然流露個性,都成為了看似尋常,實際上卻是藝術張力的再造。如《閱讀馬克思》是為滿足心靈的需要再繼承中創新;《說董仲舒》是圍繞如何提出具有原創意義的學術思想觀點,來切當世施朝政;《祖屋》雖黯然失色卻永遠溫熱着靈魂;《散文這樣寫的可能》看似在解讀理性的論述,實則是對新文化的期盼。澄澈的心境中,或是隨緣而化的單純,或是生活常態的流露,或是精神信仰的融合,或是生命氣息中的鮮活。傳統的現實主義視角,樸素細膩的述寫,不斷地豐富着人生的體驗認知,激起着作家對當下散文創作的反思。其實也就是說,創作可以糅雜進詩和遠方的情感中,卻不能迷失於這個時代。

從創作的時間上看,收錄在《遠山與近土》中的作品頗為「雜亂」無章;但就整體性而言,這些內容卻又融合着不同時期的創作歷程。應該說,這些作品有着不同於以往的文化書寫,有着新的氣象和特質,一定意義上也拓展了散文的題材,呈現出多樣的表現風格。尤其是那樸實風格下的厚重與風趣,有着很強的可視感和畫面感,悄無聲息地表達着生存哲學和人生態度。必須要承認的是,這些包容並蓄的作品是柏峰對世界的「誠」的坦白,在引發人的共鳴的同時,也呈現出內心的真實想法,即「文字就是我對世界的『誠』的坦白」。

也可以這樣來解讀,這是柏峰關注現實、呈現存在的初心所在,也是他立足這個時代,試圖在散文題材和寫法上,糅合歷史文化生活和現實生活的情懷表達。無論是表現生活宏闊,還是關注生命幽微,這些生活的真實情態中,都不乏作家客觀冷靜的感受,獨立人格和精神自由的共鳴。眾所周知,散文創作更需要在思想深處實現與歷史的對話,在文字中構築起開闊的視域,在時間的跨度中滿足自我對命運、生存等現實問題的思考,實現自我對世界的認知和詮釋。不難發現,在《遠山與近土》這本文集中,柏峰始終追求的是渲染後的質感,在他文人意味的筆觸下,弱小的秋黃花、破敗不堪的祖屋,甚至還有不起眼的紅薯,看似碎片化的內容都變得溫潤起來。當然,作家不是簡單記錄或闡述這些物事,更多地用心思考着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間的特殊聯繫。這種寫法有着自我敘事的張力,有着對於行為意義的追問,還有着從「思想性」「本土性」視域下的積極審視。於是,帶着原始自然美的秋黃花,敢於張揚性格和沖天香氣的菊花媲美;於是,從傳統典籍的學習中,明白了鄉村院落修建所蘊含的道理;於是,質樸的紅薯花便有了緊貼土地的旺盛之氣。這些形象生動有趣,有着很強的現實性和代表性,這無疑是知識分子安貧樂道的自我塑造,也是審美幻象的情感表達,更是對現實世界的深刻理解和發現,字裡行間透露出的都是文化的性格。

社會發展中的精神守望,其實也可以濃縮為人的成長經歷。強烈的現實關照下,對靈魂彼岸的尋覓,讓柏峰在困惑、迷失中不斷地體悟着世態。獨特的體驗下,作家對文學的研究和歷史的探索,也便表現在了生命的思考、鄉土意識和精神的堅守等方面,可以說,柏峰個人語境的詩性表達,有不為人知的愛意深情、有閃爍着耀眼的華彩、有孤絕情懷下的悲憫。雖然這樣,但他的精神主旨卻以時代境遇下的價值取向為刻度,在精神的救贖中始濃郁着人生哲學。鮮明的特性之下,是作家對現代與傳統轉型的思慮,尤其是面對特定時空下的這些意象時,更習慣於從獨特視角中去重構審美,在現實主義的抒情維度中,不斷挖掘蘊含其中的豐富意義。如「老實說,儘管閱讀了這套全集,也不敢說就真正讀明白了馬克思,沒有,真的沒有讀明白。」其實,明白和不明白只是一種感覺,於讀書人而言更是一種快樂、一種享受、一種極致。那些枯燥無味的哲學著作,即便讀起來艱澀難懂,但也有着意想不到的趣味橫生,畢竟它和理性、心靈、價值相關,同樣能給人帶來無法言說的樂趣,此類筆法在《說董仲舒》《說韓愈》《說朱熹》《說王陽明》等文章中表現較為突出。腹有詩書氣自華,精湛的寫實手法下,作家毫無保留地把生活中的人情、物事中真情流露,使得作品更加自由無拘,臻於完美,從中可見起學術功底與文學修養的紮實。

作為物賦形的性情之作,柏峰的《遠山與近土》閃現着美學的思維,外化着生命的精神,書寫着意義的構建。尤其是從具象到詩意的轉換中,給這些文章以傳統意識中的深度創造,將文學與史實有機契合,認知和體驗共同表達,還糅雜了許多傳統、非傳統的抒情色彩、思想寄託、審美幻象。鮮活的文字,豐富的情感,不斷賦予着散文以新的表現形式。在《秋黃花》中,僅僅是「見過那一次之後,便也再沒有見過,一直到現在也沒有見過,一株生長在關中平原遼闊的莊稼地盡頭的土埝上的秋黃花」,就讓作者充滿了懷念。他如此感念和追憶着那段遇見的過程,在真切情義中寫下了它「靜靜悄悄、風骨凜然」的品格。將人的品性,灌注給一株在深秋綻放的花朵,在不卑不亢的風骨中,感嘆着不落巢臼的孤獨。

人生來懼怕孤獨,作為心態的反映,作家的孤獨是在遠處不可遙及,還是近在眼前俯拾皆是?對於《遠山與近土》而言,孤獨是淨化靈魂的方式,比遠山近,比近土遠。「孤獨的人,是強大的也是軟弱的。孤獨的人在思索的時候是強大的,這種強大是思想的強大。秋黃花是植物里的孤獨者,孤獨地開着自己的鮮花,孤獨地屹立在莊稼地盡頭的土埝上。」寫作者即是思想者,花的孤獨何嘗不是人的孤獨,這株不畏風雨、臨寒獨放的秋黃花,又何嘗不是寫作者的真實寫照。作家在宏大的寂寞中解讀着現實,在精神的氣質中浸染着思考,在文化價值體系中表達着優雅,在寫實筆法還原着體悟,從而教人學會用心來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抗爭中,無論你如何的奮勇,生活給人的感覺都像是一個人在戰鬥。只有如秋黃花一樣始終前行,從不放棄,才能「倔強地綻開笑顏,在淡淡輕寒的秋風裡張揚起自己的生命,凝結着昂揚的氣韻。」

[1]

作者簡介

常曉軍,現為陝西教育報刊社副總編輯,西安市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