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系統分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系統分析

系統分析,一詞最早是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的,當時是以管理問題為主要應用對象,是管理信息系統的一個主要和關鍵階段,負責這個階段的關鍵人物是系統分析員,完成這個階段任務的關鍵問題是開發人員與用戶之間的溝通。到了40年代,由於它的應用獲得成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以後的幾十年,無論是研究大系統的問題,還是建立複雜的系統,都廣泛應用了系統分析的方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系統分析

外文名 Systems Analysis [1]


應用對象 管理問題

系統分析1.jpg

出現時間 20世紀30年代

定義

系統分析方法是指把要解決的問題作為一個系統,對系統要素進行綜合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的諮詢方法。蘭德公司認為,系統分析是一種研究方略,它能在不確定的情況下,確定問題的本質和起因,明確諮詢目標,找出各種可行方案,並通過一定標準對這些方案進行比較,幫助決策者在複雜的問題和環境中作出科學抉擇。

系統分析方法來源於系統科學。系統科學是20世紀40年代以後迅速發展起來的一個橫跨各個學科的新的科學部門,它從系統的着眼點或角度去考察和研究整個客觀世界,為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它的產生和發展標標誌着人類的科學思維由主要以"實物為中心"逐漸過渡到以"系統為中心",是科學思維的一個劃時代突破。

系統分析是諮詢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我們可以把一個複雜的諮詢項目看成為系統工程,通過系統目標分析、系統要素分析、系統環境分析、系統資源分析和系統管理分析,可以準確地診斷問題,深刻地揭示問題起因,有效地提出解決方案和滿足客戶的需求。[2]

任務

系統分析2.png

系統分析的主要任務是將在系統詳細調查中所得到的文檔資料集中到一起,對組織內部整體管理狀況和信息處理過程進行分析。它側重於從業務全過程的角度進行分析。分析的主要內容是:業務和數據的流程是否通暢,是否合理;數據、業務過程和實現管理功能之間的關係;老系統管理模式改革和新系統管理方法的實現是否具有可行性等等。系統分析的目的是將用戶的需求及其解決方法確定下來,這些需要確定的結果包括:開發者關於現有組織管理狀況的了解;用戶對信息系統功能的需求;數據和業務流程;管理功能和管理數據指標體系;新系統擬改動和新增的管理模型等等。系統分析所確定的內容是今後系統設計、系統實現的基礎。

系統用戶

模型系統分析從系統需求入手,從用戶觀點出發建立系統用戶模型。用戶模型從概念上全方位表達系統需求及系統與用戶的相互關係。系統分析在用戶模型的基礎上,建立適應性強的獨立於系統實現環境的邏輯結構。

分析階段獨立於系統實現環境,可以保證建立起來的系統結構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便於系統維護、移植或擴充。

邏輯結構

在系統分析階段,系統的邏輯結構應從以下三方面全面反映系統的功能與性能:

(1)信息。完整描述系統中所處理的全部信息;

系統分析3.jpg

(2)行為。完全描述系統狀態變化所需處理或功能;

(3)表示。詳細描述系統的對外接口與界面。

Systems Analysis-在軟件開發中,前期由系統分析師作的一項任務。定義是: the processes o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into the feasiblity of potential computer appalications and the design,implementation and review of computer-based system.

在系統開發周期的初始階段,由分析師定義,並且由經理簽署同意。然後才開始開發軟件。

系統分析方法是指把要解決的問題作為一個系統,對系統要素進行綜合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的諮詢方法。蘭德公司認為,系統分析是一種研究方略,它能在不確定的情況下,確定問題的本質和起因,明確諮詢目標,找出各種可行方案,並通過一定標準對這些方案進行比較,幫助決策者在複雜的問題和環境中作出科學抉擇。

系統分析方法來源於系統科學。系統科學是20世紀40年代以後迅速發展起來的一個橫跨各個學科的新的科學部門,它從系統的着眼點或角度去考察和研究整個客觀世界,為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它的產生和發展標標誌着人類的科學思維由主要以"實物為中心"逐漸過渡到以"系統為中心",是科學思維的一個劃時代突破。

系統分析4.jpg

系統分析是諮詢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我們可以把一個複雜的諮詢項目看成為系統工程,通過系統目標分析、系統要素分析、系統環境分析、系統資源分析和系統管理分析,可以準確地診斷問題,深刻地揭示問題起因,有效地提出解決方案和滿足客戶的需求。

分析步驟

系統分析方法的具體步驟包括:限定問題、確定目標、調查研究收集數據、提出備選方案和評價標準、備選方案評估和提出最可行方案。

限定問題

所謂問題,是現實情況與計劃目標或理想狀態之間的差距。系統分析的核心內容有兩個:其一是進行"診斷",即找出問題是及其原因;其二是"開處方",即提出解決問題的最可行方案。所謂限定問題,就是要明確問題的本質或特性、問題存在範圍和影響程度、問題產生的時間和環境、問題的症狀和原因等。限定問題是系統分析中關鍵的一步,因為如果"診斷"出錯,以後開的"處方"就不可能對症下藥。在限定問題時,要注意區別症狀和問題,探討問題原因不能先入為主,同時要判別哪些是局部問題,哪些是整體問題,問題的最後確定應該在調查研究之後。

確定目標

系統分析目標應該根據客戶的要求和對需要解決問題的理解加以確定,如有可能應儘量通過指標表示,以便進行定量分析。對不能定量描述的目標也應該儘量用文字說明清楚,以便進行定性分析和評價系統分析的成效。

系統分析5.jpg

調查研究,收集數據

調查研究和收集數據應該圍繞問題起因進行,一方面要驗證有限定問題階段形成的假設,另一方面要探討產生問題的根本原因,為下一步提出解決問題的備選方案做準備。

調查研究常用的有四種方式,即閱讀文件資料、訪談、觀察和調查。

收集的數據和信息包括事實(facts)、見解(opinions)和態度(attitudes)。要對數據和信息去偽存真,交叉核實,保證真實性和準確性。

提出備選方案和評價標準

通過深入調查研究,使真正有待解決的問題得以最終確定,使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得到明確,在此基礎上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備選方案。備選方案是解決問題和達到諮詢目標可供選擇的建議或設計,應提出兩種以上的備選方案,以便提供進一步評估和篩選。為了對備選方案進行評估,要根據問題的性質和客戶具備的條件。提出約束條件或評價標準,供下一步應用。

備選方案評估

系統分析6.jpg

根據上述約束條件或評價標準,對解決問題備選方案進行評估,評估應該是綜合性的,不僅要考慮技術因素,也要考慮社會經濟等因素,評估小組的成員應該有一定代表性,除諮詢項目組成員外,也要吸收客戶組織的代表參加。根據評估結果確定最可行方案。

提交最可行方案

最可行方案並不一定是最佳方案,它是在約束條件之內,根據評價標準篩選出的最現實可行的方案。如果客戶滿意,則系統分析達到目標。如果客戶不滿意,則要與客戶協商調整約束條件或評價標準,甚至重新限定的問題,開始新一輪系統分析,直到客戶滿意為止。

分析案例

某鍛造廠是以生產解放、東風140和東風130等汽車後半軸為主的小型企業,現在年生產能力為1.8萬根,年產值為130萬元。半軸生產工藝包括鍛造、熱處理、機加工、噴漆等23道工序,由於設備陳舊,前幾年對某些設備進行了更換和改造,但效果不明顯,生產能力仍然不能提高。

廠領導急於要打開局面,便委託M諮詢公司進行諮詢。M諮詢公司採用系統分析進行診斷,把半軸生產過程作為一個系統進行解剖分析。通過限定問題,諮詢人員發現,在半軸生產23道工序中,生產能力嚴重失調,其中班產能力為120-190根的有9道工序,主要是機加工設備。班產能力為70-90根的有6道工序,主要是淬火和矯直設備。

系統分析7.jpg

其餘工序班產能力在30-45根之內,都是鍛造設備。由於機加工和熱處理工序生產能力大大超過鍛造工序,造成前道工序成為"瓶頸",嚴重限制後道工序的局面,使整體生產能力難於提高。所以,需要解決的真正問題是如何提高鍛造設備能力。

在限定問題的基礎上,諮詢人員與廠方一起確定出發展目標,即通過對鍛造設備的改造,使該廠汽車半軸生產能力和年產值都提高1倍。

圍繞如何改造鍛造設備這一問題,諮詢人員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初步提出了四個備選方案,即:新裝一台平鍛機;用軋同代替原有夾板錘;用軋制機和碾壓機代替原有夾板錘和空氣錘;增加一台空氣錘。

諮詢人員根據對廠家人力物力和資源情況的調查分析,提出對備選方案的評價標準或約束條件,即:投資不能超過20萬元;能與該廠技術水平相適應,便於維護;耗電量低;建設周期短,回收期快。諮詢小組吸收廠方代表參加,根據上述標準對各備選方案進行評估。

第1個方案(新裝一台平鍛機),技術先進,但投資高,超過約束條件,應予以淘汰。對其餘三個方案,採取打分方式評比,結果第4方案(增加一台空氣錘)被確定為最可行方案,該方案具有成本低,投產周期短,耗電量低等優點,技術上雖然不夠先進,但符合小企業目前的要求,客戶對此滿意,系統分析進展順利,為該項諮詢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