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尾伯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紅尾伯勞 |
---|
圖片來自flickr |
基本資料 |
學名 Lanius collurio 目/科/屬 雀形/伯勞/伯勞 遷徏狀態 冬候鳥 普遍性 普遍 體長/體重 17-20cm/27-37g |
別名:白露仔,雌雄略異。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腳黑色。
普通亞種lucionensis
- 雄鳥繁殖期
- 前額白,黑色過眼帶細白眉線。頭頂灰色。
- 體背灰褐色,尾上覆羽紅褐色。翼深褐色。尾羽暗紅褐色。
- 體下淡褐色。體側色較濃。
- 非繁殖期嘴基會轉成淡肉色。
- 雌鳥繁殖期
- 前額灰色,體上暗紅褐色。
- 胸、脇有鱗狀斑紋。
- 亞成鳥
- 似雌鳥,頭頂有暗色細斑,背有深色鱗斑。
- 翼覆羽、次級及三級飛羽有淺色羽緣。
- 胸、脇密佈鱗狀斑紋。
- 雄鳥腹、脇仍有鱗斑。
指名亞種cristatus
- 雄鳥繁殖期,前額白,黑色過眼帶細白眉線。頭上至後頸紅褐色。
- 雌鳥似普通亞種雌鳥,頭頂及背較紅,有較明顯白眉線。
- 亞成鳥似普通亞種亞成鳥,頭頂及背較紅。
棲地&習性
通常在有灌木和零星小樹的開闊地帶,湖邊,耕地,山地疏林地,草地。
棲息枝頭木樁頂端電線,伺機捕捉獵物。領域性強,停棲時尾羽有劃圈的動作。
鳥啄似鷹,獵捕食物,有小猛禽之稱。飲食主要是昆蟲,還有其他節肢動物和小型脊椎動物。直翅目和甲蟲(鞘翅目)通常是主要的獵物。脊椎動物。
繁殖
從5月初或5月中旬開始(根據緯度)至7月;通常是一個育雛,很少是兩個(在比利時,法國和德國記錄有兩個。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
鳴聲
叫聲顫音粗糙「jun-jun-jun」或「 kichi-kichi-kichi」。
外觀相似性
紅頭伯勞尾羽暗灰褐色。雄鳥體背較灰,翼有白斑。雌鳥耳羽紅褐,無黑色過眼帶,胸、腹暗色鱗斑多而明顯。外側尾羽外緣無白色。
紅背伯勞嘴較小,外側尾羽外緣白。雄鳥頭、頸灰。雌鳥耳騸紅褐色,無黑色過眼帶。亞成鳥耳羽色淡,體背有鱗斑。第1枚三級飛羽及大覆羽褐色較淺,有淡色羽緣及暗色次羽緣。體下較白。
分佈
亞種和分佈
- L. c. cristatus Linnaeus, 1758 – Northern Brown Shrike – 西伯利亞C和E到蒙古北部,貝加爾湖地區,薩哈林島北部,E Chukotka和堪察加半島;非繁殖C&S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國,緬甸(主要是沿海地區)和馬來半島。
- L. c. confusus Stegmann, 1929 – 蒙古E,俄羅斯東南部(SE Transbaikalia E到阿穆爾蘭和烏蘇里蘭)和中國東北;非繁殖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
- L. c. superciliosus Latham, 1801 – Japanese Brown Shrike –俄羅斯沿海遠東地區,薩哈林島,千島群島和N&C日本(北海道,N&C本州);非繁殖種,主要分佈在中國南部沿海,海南,東北部和東部印度支那,蘇門答臘,爪哇和W Lesser Sundas。
- L. c. lucionensis Linnaeus, 1766 – Philippine Brown Shrike – N&E中國,韓國,S日本(九州),最近在E蒙古發現; 非繁殖種主要分佈在中國東南沿海,台灣,菲律賓,婆羅洲和蘇拉威西島。[1]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參考文獻
- ↑ brown shrike,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