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松路 (上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紅松路,是一條位於上海市閔行區虹橋鎮境內的道路。其西段於1988年開工建設並命名。
虹橋鎮政府預期其在十三五期間貫通西、東二段,使之西至蘭竹路與紅松路700弄居民區,東至虹梅路。
主要設施介紹
虹橋鎮
虹橋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位於上海市閔行區的一個鎮,位於閔行區東北部。鎮域面積8.98平方公里,戶籍人口6.88萬人(2011年),外來流動人口6.98萬人(2011年),人戶分離人口2.74萬人(2011年),外籍人士2.85萬人(2011年)。現任鎮長是盧國慶,於2010年8月10日當選。
歷史沿革
明清時代
虹橋鎮興起於明代正德年間,清嘉慶時設有虹橋市。鎮北稱北灘,塘南謂南街。
民國時期
民國初年,店肆大多集中南街,北灘有布莊、軋花場,全鎮有32個行業、56家店場。
1927年3月29日,國民政府在租界以外地區設上海特別市,同時將原屬江蘇省的上海縣、寶山縣17市鄉併入。虹橋鎮地區屬於蒲淞區[1]。
上海市新涇區、西郊區時期
1949年5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二十七軍八十一師解放虹橋鎮[2],隨後由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1949年5~7月,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新涇區接管委員會先後設5個辦事處,下轄6鎮、69個行政村、386個自然村,其中便有虹橋鎮。
1950年6月,因龍華區面積過大,虹橋鎮在蒲匯塘以南部分劃入新涇區,設虹橋鄉和新涇鄉。當時虹橋鄉管轄東灣、建華、華浦、關港、龍華、漕溪、新龍華、南郊、石龍、張塘、北楊、港口等十五個村(上述村今大多屬於徐匯區);新涇鄉管轄虹橋(今虹橋鎮)、虹二(今古北路吳中路一帶)、虹五(今古羊路虹許路一帶)、虹六(今程家橋支路、金匯路一帶)、紅春(今華光路一帶)、新橋(今宜山路合川路的大片地區)、星聯(今漕河涇開發區西部)、虹南(今虹梅路街道境內)、西郊(今龍柏新村)、先鋒(今虹橋鎮先鋒街、上海地鐵線路名|10 龍柏新村站一帶)、井亭(今吳中路新涇港以西、大致青杉路以南)、虹三(今宋園路附近,徐虹支線北側)、虹四(今伊犁南路紅松東路一帶)、長春(今徐匯區宜山路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一帶)、小閘(今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徐匯校區附近,原小閘鎮街兩側)等十個村[3]。
1956年3月,新涇、虹橋兩鎮隨新涇區撤銷,併入西郊區[4]。1958年8月,上海市西郊區諸翟、寶北、寶南、莘莊、朱行、西郊6鄉,七寶鎮全部和虹橋、華村、上中、華漕4鄉部分地區劃入縣境。
參見
- 紅松路 (上海)
- 紅松東路 (上海)
參考文獻
- ↑ 上海老地圖系列-1927 2006年8月第1版. 中華地圖學社. ISBN 978-7-80031-349-3.
- ↑ 曹宏 李莉. 三野檔案:第三野戰軍 三十五、上海戰役 P200. 國防大學出版社.
- ↑ 上海縣誌 >> 第一篇建置 >> (三)行政區劃. 上海通網站.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19-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 ↑ 上海縣誌 >> 第一篇建置 >> (三)行政區劃 上海市新涇區、龍華區、西郊區行政區劃. 上海通網站.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17-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