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新竹縣今天(25日)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案例。中央「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第6輪今天進入第三天,預約人數約有3376人,本府衛生局規劃45個接種站,協助鄉親施打疫苗;其中,新設的新豐鄉松柏社區活動中心接種站,也在今天開始提供疫苗接種服務。

紅腫( red and swollen; inflamed)由於局部血管擴張及血液過多而引起的一部分皮膚的發紅腫脹。

  • 皮膚很腫也很紅。
  • 腳癬是由絲狀真菌侵入足部皮膚而引起的皮膚病,它常在腳趾下麵皮膚(特別是第四趾與第五趾)及腳趾間的皮膚處發生。串門換鞋,或別的原因接觸到患者腳部脫落的皮膚,那麼你也可能遭到感染
  • 紅腫、脫皮、發癢,並且發出特殊的臭味。汗或水使得皮膚上層變白及潮濕,以致腳的其他部分也會受到影響。腳癬具有輕度的傳染性。雖然刺癢難受,但一般不會造成嚴重危害。
  • 組織細胞發炎腫大的現象; 【例】傷口處理不當,常會引起細菌感染,導致發炎紅腫。
  • 保持足部清潔、乾燥,勤洗腳,勤換鞋襪。在淋浴或在游泳以及洗腳之後,要細心地將腳趾縫擦乾。要穿具有吸水性的自然棉襪,穿鏤孔涼鞋或有透氣孔鞋面的鞋子,保持皮膚乾燥。
  • 腳多汗及經常穿長筒靴、膠鞋者,可在鞋襪內撒足癬粉。
  • 不可用手抓腳,以免染上手癬。
  • 洗用外用藥宜兩藥交替使用,同一種藥不宜久用。痊癒後,每週塗藥1次,天熱更宜堅持。
  • 治療腳癬時,不宜接觸肥皂等鹼性物質,以免使藥效降低。
  • 腳癢時,用熱水燙腳的習慣不可取,因其容易擴散癬症,甚至引發淋巴管炎。
  • 不要與人共用毛巾或腳墊,以免感染他人。

造成紅腫的原因

  • 當細菌或病毒穿越了第一道防線(皮膚、黏膜等)進入人體內部時,免疫系統的肥大細胞便會釋放組織胺,通知身體其他部分有外來的侵略者,並且啟動防禦機制,讓免疫系統把白血球送到戰場,與入侵的外敵廝殺,形成發炎反應,這個反應的目的是希望能消滅、稀釋或圍堵這個造成發炎的刺激。
  • 發炎反應的四部曲,就是典型的發炎症狀,紅、腫、熱、痛。
  • 發炎反應中的<紅>--是指受傷區域之微血管前小動脈立即舒張,微血管後小靜脈收縮,使局部的血液供應增加,造成發紅的特徵。
  • 發炎反應中的<腫>--接下來充滿血液的微血管通透性會因為充血使通透性增加,使更多的液體由管內移向鄰近的組織,引起另外一種症狀,水腫。
  • 發炎反應中的<熱>--血液供應量增加,與白血球吞噬帶來熱量。
  • 發炎反應中的<痛>--發炎反應進行中,白血球吞噬等作用,會壓迫到人體的痛覺神經,使人產生痛。
  • 一、皮膚病:因為皮膚自身問題而出現的發癢狀況一般來說有兩種原因,一種是沒有原發性的皮膚損傷,多半是由於皮膚缺少水分所引起的,就像天氣乾燥時很多人會覺得皮膚乾癢一樣,而另一種則是得了皮膚病,例如濕疹、牛皮癬等皮膚病,都會出現瘙癢的狀況。
  • 二、過敏:對於食物、花粉、塵蟎等過敏,或是接觸某些化學藥劑,都會引發過敏症狀,進而使得皮膚紅腫發癢。
  • 三、婦科病症:女性外陰部皮膚出現瘙癢,很可能是出現白色念珠菌滴蟲感染等婦科炎症,有調查顯示,有超過7成的女性在生理期時會覺得局部皮膚瘙癢,很可能是跟衛生棉品質不佳或是穿著內褲過緊有關。
  • 四、甲狀腺功能異常:不管是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都可能會出現皮膚瘙癢的狀況,但甲狀腺亢進所導致的瘙癢大多較慢發展,而皮膚也較為乾燥。
  • 五、心腦血管與內分泌疾病:泛指由於高血脂症、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疾病所導致的心、大腦以及全身組織發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也都可能引發皮膚瘙癢,此外,內分系統與泌尿系統方面的疾病,也都會引起皮膚瘙癢。
  • 六、肝膽疾病:研究顯示,約有40%到60%的肝膽疾病患者,在肝功能異常以及出現黃疸症狀時就會出現皮膚瘙癢的狀況。
  • 七、糖尿病:罹患糖尿病的患者因為血液中糖分高,黴菌生長感染入侵皮膚而導致發。
    • 糖尿病患皮膚瘙癢的比例高達15%到35%,約有10%的早期患者會出現全身性或局部性的皮膚紅腫瘙癢狀況,特別是在胸部、四肢屈側、外陰部與肛門部位最為嚴重,通常會反覆發作。
  • 八、惡性腫瘤:某些惡性腫瘤發生時會隨皮膚發癢的狀況,例如淋巴系統、胃腸、肝、卵巢與前列腺罹癌,而且這種瘙癢通常都很嚴重,難以消退。
  • 皮膚發癢千萬別輕忽,你可能出現這8大病症

[1]

皮膚紅腫的正確處理方法

  • 每到換季的時節,總是有許多家長會發現孩子開始東抓西抓,皮膚上也出現許多大小不一的傷口,甚至許多成人也出現這樣的症狀,這到底是什麼問題呢?其實這是皮膚疾病常出現的「異位性皮膚炎」。
  •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會讓皮膚乾燥、滲出組織液、慢性的皮膚疾病,不僅會影響小孩也困擾著許多成人,父母會發現小孩的皮膚紅腫、癢、裂開、滲血。
  • 對大部分的患者來說,滲出液會讓傷口不舒服,而在傷口結痂前衣料的摩擦讓傷口更難痊癒,也讓孩子無法安心舒服的活動。西醫治療的目的通常是減輕癢感及滲出液或是減輕治療的副作用(類固醇對皮膚產生一些皮膚變薄的副作用),標準的治療是塗抹抗發炎的藥膏以及保持皮膚濕潤,但對比較嚴重的患者可能需要照光治療以及整體免疫療法。
  • 中醫治療重在調整身體,使受損的皮膚慢慢修復。
  • 異位性皮膚炎的狀況可分為輕中重3個不同的階段,在較輕微的狀態下,我們可以先給予一些黃連膏作為外敷的治療或是煎煮藥水濕敷。
  • 黃連性苦寒,有涼血止血的作用,對於裂開的傷口有很好的紓緩效果,但因為止癢效果不夠,會建議搭配抗組織胺類的藥膏一起使用。
  • 在中度的異位性皮膚炎,則需要配合中藥的內服藥(科學中藥或湯藥),醫師會開立像是消風散、當歸飲子,複方成分含有像是荊芥、防風、蟬蛻等風藥,讓皮膚的紅癢可以去除,而苦參、蒼朮等藥物能收濕,讓滲出組織液的傷口慢慢乾掉。
  • 如果是重度的異位性皮膚炎,需要藥物增加劑量且頻繁的服用,讓皮膚不再繼續的受到免疫系統的攻擊增加傷口。
  • 在治療異位性皮膚炎中,除了藥物的幫助外,生活上的衛教也十分重要,目前沒有實驗證明哪種食物或環境會造成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變嚴重,但是就臨床觀察上,我會建議先禁止油炸類零食的攝取。
  • 市面上油炸類零食包含像是洋芋片、玉米脆片、起司條本身含大量的油脂,而這些油脂經過氧化變性,經人體攝入後對皮膚會產生嚴重的影響。
    • 再來是台灣傳統夜市的一些油炸食物,因油類經過反覆的高溫烹煮有可能產生質變,攝入後也會影響到本來就脆弱的皮膚。
  • 維持皮膚保水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大挑戰--在皮膚的保護層建立起來之前,儘量使用油性的乳液讓皮膚維持濕潤。身體清潔時,建議使用溫水而不要使用太熱的水,避免使用過多的沐浴添加劑及香精。國外研究證實,良好的衛教讓皮膚的狀況可以有大幅的改善。
  • 家中如果有兒童或青少年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困擾,建議盡快就診,一方面讓孩童有更好的生活品質,一方面不會讓皮膚狀況拖累青春期的生長狀況,導致孩子無法「頭好壯壯」![2]

參考來源

  1. 陳亦云. 皮膚發癢千萬別輕忽,你可能出現這8大病症. Heho健康. 2018-04-18 [2021-08-25] (中文). 
  2. 范芝瑜. 天氣多變 皮膚紅腫癢該怎麼辦?. 康健雜誌. 2019-06-05 [2021-08-25]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