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頸鳳蝶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頸鳳蝶屬

學 名 :Trogonoptera brookiana。是鳳蝶亞科裳鳳蝶族中的一個屬,包含了2個物種。

俗 名 : 紅頸鳥翼鳳蝶屬及鳥鳳蝶屬。因其脖子上有一圈紅色的絨毛,故稱「紅頸鳥翼蝶」。

分布地理 : 紅頸鳥翼鳳蝶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熱帶雨林地區,以及於大巽他群島及巴拉望島一帶。

分布中國 : 在海南、廣東、廣西、雲南的雨林中,它們因地理分佈而形成不同的亞種。

保護級別 : 被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保護級別:Ⅱ類。是世界上非常珍稀的蝶類昆蟲,中國國家林業局《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之一、也是馬來西亞的國蝶。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昆蟲綱 Insecta

目: 鱗翅目 Lepidoptera

總科: 鳳蝶總科 Papilionoidea

科: 鳳蝶科 Papilionidae

亞科: 鳳蝶亞科 Papilioninae

族: 裳鳳蝶族 Troidini

亞族: 裳鳳蝶亞族 Troidina

屬: 紅頸鳳蝶屬 Trogonoptera

形態特徵

翅展寬度:雄蝶95—120mm,雌蝶115—145mm。

身體(腹部)棕色。頭部和胸部為黑色。蝶翅上遍布金綠色鱗片,在陽光照射下變幻多彩,顯得十分華貴美麗。

在後頸和胸部下方有紅色的絨毛,雌雄雙型。是世界上非常珍稀的蝶類昆蟲。[1]

雄蝶前翅狹長,翅底黑色,亞外緣具有整齊排列的三角形綠色金屬斑,後翅狹小,於近中室或中室處具有單一金屬綠色區域,反面近Sc脈及Cu脈處具有金屬藍條紋。雌蝶色彩較暗淡,棕色的翅上有一些白色和綠色斑點。雌雄之差易見。[2]

該蝶翅黑色,有翠綠斑紋,頸紅色,整個翅面遍布金綠色鱗片,具有光學效應。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它們的翅膀,會看到變幻迷人的色彩。其飛翔的姿態非常優美,活動能力強,常飛到寄生植物很遠的地方活動,春季體型小,夏季體型大。

紅頸鳥翼鳳蝶翅展達170毫米,頸部密布紅毛,雄蝶前翅外緣有7個三角形的綠色斑,形態彷彿翠綠的竹葉,因而得名翠葉紅頸鳳蝶或翠葉鳳蝶;後翅中部有大面積翠綠色斑。雌蝶翠綠色鳥羽狀紋淡化。其拉丁名字源於沙撈越一位白人酋長的名字。

生活習性

成蝶整年可見,出現時期以每年3月及7、8月份較多。

紅頸鳥翼鳳蝶生活於海拔500-1500米的熱帶森林,雄蝶具有成群吸水的習性,有時甚至聚集在臨海河床上吸水,但通常快速飛行於樹冠層或在開闊的森林邊緣穿梭。雌蝶則多半訪花。喜於晨間黃昏時飛至野花吸蜜。幼蟲以馬兜鈴屬植物為食,攝食尖葉馬兜鈴(Aristolochia acuminata)和蜂巢馬兜鈴(Aristolochiafoveolata)等植物的葉。

母蝶將卵產於馬兜鈴葉背。剛產下的卵表面被覆著橙色的附著物,卵生,一年多代,一次產約卵5-20卵。

幼蟲期具有五齡特性

一齡蟲期4.8天,

二齡蟲期7.0天,

三齡蟲期7.8天,

四齡蟲期6.1天,

五齡蟲期11.7天,

幼蟲

終齡幼蟲會囓斷寄主木質化莖,致使植物上半部枯死,形態如環狀撥皮。

終齡幼蟲化蛹前會離開寄主植株,找到合適地化蛹,蛹期 37.3天。

亞種

1.阿基庫翠葉紅頸鳳蝶(Trogonoptera brookiana akikoae)

2. 紅背翠葉紅頸鳳蝶(Trogonoptera brookiana albescens)

3. 翠葉紅頸鳳蝶指名亞種(Trogonoptera brookiana brookiana)

4. 卡丁納翠葉紅頸鳳蝶(Trogonoptera brookiana cardinaali)

5. 黑格翠葉紅頸鳳蝶(Trogonoptera brookiana haugumei)

6.基克里翠葉紅頸鳳蝶(Trogonoptera brookiana jikoi)

7. 瑪麗亞翠葉紅頸鳳蝶(Trogonoptera brookiana mariae)

8. 摩鹿翠葉紅頸鳳蝶(Trogonoptera brookiana mollumar)

9. 納土納翠葉紅頸鳳蝶(Trogonoptera brookiana natunensis)

10. 托斯卡翠葉紅頸鳳蝶(Trogonoptera brookiana toshikii)

11. 咬鵑翠葉紅頸鳳蝶(Trogonoptera brookiana trogon)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