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索爾費里諾戰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索爾費里諾戰役

圖片來自art-prints-on-demand

索爾費里諾戰役(法語:Bataille de Solférino、義大利語:Battaglia di Solferino e San Martino),發生於1859年6月24日,拿破崙三世率領的法國軍隊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率領的薩丁尼亞王國軍隊組成了法國-撒丁聯軍與奧地利帝國開戰,並在戰鬥中最終獲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皇帝率領的奧地利軍隊戰敗。這是世界歷史上最後一場由各國君主親自指揮作戰的重大戰役。超過25萬名士兵(約13萬名奧地利士兵和總計12.9萬人的法國士兵和皮埃蒙特-撒丁聯軍士兵)參加了這一重要戰役。這次戰役之後,奧地利皇帝便不再直接指揮軍隊了。[1]

撒丁島戰爭的爆發於當時屬於奧地利的倫巴第大區和威尼托省,意大利的反抗軍支持撒丁島王國,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也對反抗表示支持。

1859年4月29日,奧地利人入侵了皮埃蒙特,古萊伯爵指揮。奧地利軍隊很快確定了從比耶拉到帕維亞的長途進攻路線,但在幾次失敗之後回到了提契諾州。 6月4日,奧地利軍隊投入了馬真塔戰役,但被敵方盟軍擊敗。在米蘭和梅萊尼亞諾失敗之後,奧地利人進一步向明西奧(Mincio)靠攏,丟失了幾乎所有的倫巴第地區。6月18日又一次失敗後,古萊將軍被召回,此後,年輕的奧地利皇帝弗朗茲·約瑟夫(Franz Joseph)到達了戰區,名義上承擔了最高部隊指揮權。Heinrich von Hess將軍繼續負責重新組建並加強奧地利軍隊的作戰管理。

戰爭經過

索爾費里諾戰役是意大利第二次獨立戰爭的一場重要戰役,也是意大利復興運動的關鍵一步。這場戰爭的地緣政治背景是民族主義者努力統一被法國、奧地利、西班牙和教皇國分而治之的意大利。戰鬥發生在位於意大利米蘭和維羅納之間的索爾費里諾附近。

當時奧地利軍隊正在穿越意大利北部,而法國和皮埃蒙特-撒丁部隊阻擋了他們前進的步伐,雙方發生衝突。戰鬥異常激烈,共持續了9個多小時,3000多名奧地利士兵死亡,10807人受傷,8638人失蹤或被俘。聯軍也損失慘重,共有2492人死亡,12512人受傷,2922人被俘或失蹤。有關雙方的受傷或垂死士兵被槍殺或刺死的報道更增加了這次戰役的恐怖程度。最終,奧地利部隊被迫撤軍,法國-意大利聯軍獲得了戰術上的勝利,但也付出了巨大代價。

影響

拿破崙三世被傷亡人數所觸動,並且他早在1852年就表示過「法蘭西帝國代表和平」,再加上來自普魯士的威脅和國內羅馬天主教徒的抗議,他決定於1859年7月12日簽署自由鎮(Villafranca)停火協議,結束這場戰爭。意大利人贏得了倫巴第,但未能進一步收復威尼西亞地區,而且他們對拿破崙三世的表現失望透頂。加富爾伯爵原堅持繼續對奧地利進行軍事行動,受到伊曼紐二世所拒,因此憤而辭職。1861年意大利王國成立。

這場戰役對未來軍事行動的開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讓亨利·杜南親眼見證了這場戰役,他目睹了戰場上受傷士兵的痛苦,萌生了開展一項運動的想法,而這場運動最終促成了《日內瓦公約》的通過和國際紅十字運動的創立。

影片

La Bataille de Solférino - FRANCE GLORIEUSE #1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