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紫花山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紫花山柰(學名:Kaempferia elegans (Wall.) Bak. )是姜科,山柰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匍匐,鬚根細長。葉片長圓形,頂端急尖,基部圓形,質薄,葉面綠色,葉背稍淡;頭狀花序具短總花梗;苞片綠色,長圓狀披針形,花淡紫色;花冠管纖細,裂片披針形,藥隔附屬體近圓形。果皮薄;種子近球形,假種皮小,撕裂狀。

紫花山柰分布於中國四川(僅見記錄)。印度至馬來半島菲律賓亦有分布。

紫花山柰形態特徵

花葉山奈也是它的別稱。它的花見了名字我想多半人都已經知道了顏色。但是它的花的外形可以說真的很不一樣,只有四瓣花瓣可是這四瓣卻都不一樣大,兩個大兩個小。很像蝴蝶的翅膀。不過它的葉子也很有型一大片橢圓形上有一些淺淺的紋路背面還有一些顏色如果仔細看的話。趕快跟隨着鼠輪往下看關於它的一些栽種和養護的知識。說一千,道一萬泥土是不能少的當然裝土的盆也就成了必須說到的東西。

紫花山柰多年生草本, 根狀莖塊狀。根莖匍匐,不呈塊狀,鬚根細長。

紫花山柰葉2-4片一叢,葉片長圓形,長13-15厘米,寬5-8厘米,頂端急尖,基部圓形,質薄,葉面綠色,葉背稍淡;葉柄長達10厘米。

紫花山柰頭狀花序具短總花梗;苞片綠色,長圓狀披針形,長約5厘米;花淡紫色;花萼長約2.5厘米;花冠管纖細,長約5厘米,裂片披針形,長不逾2厘米;側生退化雄蕊倒卵狀楔形,長約1.2厘米;唇瓣2裂至基部成2倒卵形的裂片,長2-2.5厘米;藥隔附屬體近圓形。

果皮薄;種子近球形,假種皮小,撕裂狀。[1]

紫花山柰地理分布

產四川(僅見記錄)。印度至馬來半島、菲律賓亦有分布。

紫花山柰繁殖方法

盆必須要有很好通氣利水的功能如果你在意外觀的話那就選紫砂盆雖然在功能上比不上土盆瓦盆之類的。泥土的配置必須是有着和盆一樣的而且更強的功效才行。那麼通氣好的腐葉土是必選的混搭一些燒完的煤渣增加吸水再混進一些山土(不要是黃土啊)最後再添加一些粗沙進去混制拌勻就能擁有很好的通氣通水還能有很多養分在裡面。它的繁衍的方法可以在它休眠的時候並給它換盆時把它的長出的新的根莖從母株上分開後用來作為繁衍。

直接把分開的新生的根莖給種進混制好的泥土中就好了。再澆上足夠的水並長時間的放在一個沒有光照的地方就能成活下來。在它完全地活下來之後就要換一種新的方法來養護了。在平日裡給它澆水儘量的維持泥土中含有的水分是夠的。只要不是很多的水它也不會被淹着導致根莖的腐爛,最合適的含水量就是用手能將盆里的土捏成一個泥團就行。這樣的情況就沒必要去澆水了。

春秋兩個節氣里最好是能每過七八天給一次水,夏天可以縮短這個時間的間隔到了冬天就不要給水了這時給水完全是害了它也把自己給坑了,因為凍傷對它來說是致命的。在生長的時間裡最好每三十天的時間內就要對它施用兩次肥料。肥料最好是淡一點的液肥不能太濃,所用的肥料也最好能全面一些不要胡亂的用肥不管什麼時候都用一種肥料。

其實所有的有花的植物都有一個用肥的原則就是美掛花蕾的那段時間多用氮肥養花的人都知道氮肥可以讓它抽出更多的更強壯健康的莖幹葉子,在掛出花蕾一直到開都要用磷鉀肥來幫它孕育並開出更多顏色更美的花來。它最喜歡三到五,九到十這幾個月因為這段時間裡的氣溫相對溫暖而且這會可以盡情的讓它沐浴光照中,還有就是在它開花的時候也要多多的曬,對它開花有百利而無一害,但夏天的毒辣的光照還是免了這時只需要能遮多少就遮多少不被曬就行。

因為陰冷的地方蹲久了它只會猛長莖幹葉子對花沒有任何的好處。所以還是多曬曬不能搞得有花卻開不出來就很不平衡了。進入了深秋之後花葉子都會慢慢的枯敗這會兒不要害怕更不要擔心這屬於正常的生物循環,只是進入了休眠待到來年入春它又會從新長出新的葉子,在這會需要換盆的就要趁現在還最好了。想種的人想已經是仔細地讀完了這篇,只要不做任何對它不利的事情不消多久的時間完全能成為你最愛也最得意的盆栽。

紫花山柰用塊莖繁殖。收穫時選健壯,無病蟲害及未受凍害的沙姜作種,晾乾表皮水汽後,在室內或室外貯藏均可。室內貯藏的方法是:在乾燥處,用干細沙和姜分層堆藏,堆放時底部先鋪一層沙再分層放種麥,如此層層堆放,堆高100厘米即可;室外貯藏的方法是:在乾燥處挖寬約100厘米,深50厘米,長隨貯種數量而定的坑,先將坑內墊上一層沙再放種姜,一層沙一層種美,這樣依次進行,高約34厘米,上蓋細沙13-17厘米,最後蓋草或塑料薄膜,以防冬春雨雪浸入坑內引起爛種。 [2]

紫花山柰栽培技術

選地

選溫暖、陽光充足、土地濕潤,便於排、灌水的地方種植;土壤以疏鬆、肥沃的沙質壤上和壤上為好。將土地深翻整細耙平,開133厘米寬的高畦後,每公頃施堆肥22500干克左右,油渣、過磷酸鈣各600-750千克於畦面上,施肥後再翻土一次,耙細整平,待打窩栽種。

栽種

紫花山柰於4月中旬栽種為最佳,用窩栽或廂上開橫溝栽種均可,但以窩裁為好。將種姜按其自然分叉狀況,分成單丫栽種。在廂上按行窩距27厘米*27厘米挖窩,深16厘米左右,每窩栽種姜3個,按品字形排放,每公頃用種量3000干克左右,栽後每公頃施人畜糞水30000千克左右於窩中,然後蓋土將廂平整齊,蓋土厚度10厘米左右,否則土蓋薄了,山柰塊莖生長瘦小,鬚根增多,影響產量和質量。[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