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紫花茶藨子
紫花茶藨子原圖鏈接

中文學名:紫花茶藨子

拉丁學名:Ribes luridum Hook. f. et Thoms.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薔薇亞綱(Rosidae)

目:薔薇目

亞 目:虎耳草亞目

科:虎耳草科

亞 科:茶藨子亞科

屬:茶藨子屬

種:紫花茶藨子

紫花茶藨子原圖鏈接
紫花茶藨子原圖鏈接
紫花茶藨子原圖鏈接

紫花茶藨子,Ribes luridum Hook. f. et Thoms.,為薔薇目、虎耳草科茶藨子屬植物,落葉灌木,高1-3米。產地分布產四川(西部) 、雲南(西北部)。喜馬拉雅山東部也有分布。 [1]

目錄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1-3米;小枝黑色或灰黑色,皮呈片狀縱裂,嫩枝紅色或褐紅色,常無毛,無刺;芽卵圓形至長卵圓形,長4-6毫米,先端微尖,具數枚秋季變紅色的鱗片,外面無毛。葉近圓形或寬卵圓形,長2-5厘米,寬幾與長相似,基部近截形至淺心臟形,上面深綠色,常 具短柔毛並有稀疏短腺毛,下面色較淺,無毛,沿葉脈微具不明顯短腺毛,掌狀3-5較淺裂,頂生裂片卵圓形或菱狀卵圓形,先端急尖, 稍長於側生裂片,側生裂片先端稍鈍,稀急尖,邊緣具粗鈍單鋸齒或混生少數重鋸齒;葉柄長1-3厘米,無毛或微具短柔毛,常疏生短腺 毛。 花單性,雌雄異株,總狀花序直立;雄花序長3-5厘米,具花8-20(25)朵;雌花序稍短,具花也較少;花序軸被短柔毛和稀疏短腺毛; 花梗長1-3毫米,微具柔毛或近無毛,有時疏生短腺毛;苞片披針形或長圓形,長4-7毫米,微具柔毛或幾無毛,邊緣疏生短腺毛,具單脈;花萼紫紅色或褐紅色,外面無毛;萼筒淺杯形,長1.5-2毫米,寬稍大於長;萼片卵圓形,稀近舌形,長2-2.5毫米,寬稍短於長,先端圓鈍,直立;花瓣甚小,近扇形或楔狀匙形,長約0.5-0.7毫米,先端圓狀截形;雄蕊長於花瓣,花葯伸出,花絲紫紅色,花葯較大,圓 形,紫黑色;雌花的雄蕊短小,近無花絲,花葯敗育;子房無毛,雄花的子房敗育;花柱長於雄蕊,先端2裂。果實近球形,直徑5-7毫米,黑色,無毛。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態習性

產地: 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

分布: 喜馬拉雅山東部;

生境: 山坡疏、密林下、林緣或河岸邊;

海拔: 2800-4100m;

近種區別

此種和冰川茶藨子 R. glaciale Wall. 相近,但葉近圓形或寬卵圓形,基部近截形至淺心臟形,頂生裂片稍長於側生裂片,先端急尖, 果實紫黑色。冰川茶藨子的葉長卵圓形,稀近圓形,基部圓形或近截形,頂生裂片比側生裂片長2-3倍,先端長漸尖,果實紅色。

分布範圍

紫花茶藨子產自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喜馬拉雅山東部也有分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