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紋腹小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縱紋腹小鴞 |
---|
圖片來自flickr |
基本資料 |
學名 Athene noctua 目/科/屬 鴞形/鴟鴞/小鴞 遷徏狀態 迷鳥 普遍性 體長/體重 21-23cm/162-206 |
縱紋腹小鴞,雌雄同型。虹膜黃色。嘴黃綠色。跗蹠和趾密佈棕白色羽毛,爪黑色。
- 頭圓,頂平,有白色縱斑。無角狀耳羽。
- 白眉紋,顏盤下緣有白色鬚羽。
- 體背散佈較大但不規則的白斑,尾羽褐色,有淺黃色細橫帶。
- 腹面灰白色,胸密佈褐色縱紋,腹部較稀,逐漸向尾下覆羽消失。
棲地&習性
主要針葉林,橡樹林和多岩石的山溝中。1000–2650 m海拔。是臺灣所有貓頭鷹中海拔分佈最高者。
夜行性,經常鳴叫。
以昆蟲(尤其是甲蟲),小型囓齒類、爬蟲類、小型哺乳動物和小型鳥類為食。常出現在林邊林道、公路旁,伺機獵捕為食。以振翅拍擊方式驚嚇並捕抓草叢的鳥類。
繁殖
資料很少。從冬末到春季築巢,在樹洞中產卵,在岩石中縫隙產卵,也利用其他鳥類舊巢。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最不關注)。
鳴聲
單調上揚「 goooek」鳴叫。
外觀相似性
鵂鶹羽色較深,後頸有兩塊擬似「假眼」之黑斑。頭頂有白色小點斑,體背有黃褐色橫斑,胸有黑褐色粗橫斑。
分佈
亞種和分佈
- A. n. vidalii A. E. Brehm, 1857 –歐洲W&N(從波羅的海S到伊比利亞,包括巴利阿里群島)從E到西北的俄羅斯。
- A. n. noctua (Scopoli, 1769) – 歐洲C(來自大約S德國)S到撒丁島和西西里島,E到西北羅馬尼亞。
- A. n. indigena C. L. Brehm, 1855 –阿爾巴尼亞,S塞爾維亞,S&E羅馬尼亞E到S烏克蘭到高加索和西南西伯利亞,S到克里特島,土耳其(東南部除外)和黎凡特(S到海法,在西北以色列)。
- A. n. glaux (Savigny, 1809) – 非洲北部海岸,以及來自海法的以色列海岸S。
- A. n. saharae (O. Kleinschmidt, 1909) – 撒哈拉沙漠N&C(南至毛里塔尼亞,馬里,尼日爾,乍得和蘇丹)E,不連續地進入阿拉伯半島。
- A. n. spilogastra (Heuglin, 1863) – 蘇丹E,厄立特里亞和衣索匹亞東北。
- A. n. somaliensis Reichenow, 1905 – E 衣索匹亞 and 索馬里。
- A. n. lilith E. J. O. Hartert, 1913 –塞浦路斯,以及從東南土耳其S到西奈的內陸中東地區。
- A. n. bactriana Blyth, 1847 – 阿塞拜疆南部,伊拉克,伊朗和阿富汗東經C亞洲到達L Balkhash,南至巴基斯坦W。
- A. n. orientalis Severtsov, 1873 – 西北偏西地區和毗鄰的西伯利亞。
- A. n. impasta Bangs & J. L. Peters, 1928 – 中國NC(青海西北和甘肅西南)。
- A. n. ludlowi E. C. S. Baker, 1926 –西藏E至四川W(中國SC),以及S至N喜馬拉雅山。
- A. n. plumipes Swinhoe, 1870 – S阿爾泰MTS,蒙古和貝加爾E至中國東北和Ussuriland。
- 被引入英國;也去了新西蘭。[1]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參考文獻
- ↑ himalayan owl,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