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土地上成長起來的文學之樹(初守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土地上成長起來的文學之樹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紅土地上成長起來的文學之樹》中國當代作家初守亮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紅土地上成長起來的文學之樹

梁路峰,魯迅文學院23屆高研班學員、江西省作協會員、全國公安文聯作協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小說學會會員、遂川縣作協常務副主席。公安部文聯簽約作家。先後在《人民日報》《人民周刊》《天津文學》《北方文學》《廈門文學》《散文百家》《海外文摘》《解放日報》《青海湖》《啄木鳥》《人民公安報》《散文選刊》《微型小說選刊》《西部散文選刊》《中國自然資源報》《中國水利報》等報刊發表文學作品約380餘萬字,有若干作品分別獲得國家、省市文學作品獎。著有《紅土鄉韻》《警苑散記》《暗算》《血案迷蹤》《金蟬脫殼》《龍泉警事》《法案紀實》《愛的故事作品集10部。

梁路峰先生是當代文學風格鮮明、成就卓著的著名作家,四十年的辛勤耕耘中,他付出甚多,收穫頗豐。陸續出版《暗算》《血案迷蹤》《龍泉警事》《金蟬脫殼》《法案紀實》《法律實務》《生命的誘惑》《愛情故事》等八部著作,在文壇上、在全國公安系統享有較高聲譽。其中《血案迷蹤》《法案紀實》《金蟬脫殼》等三部紀實報告文學集,詳細記錄了公安辦案、奉公執法的大量篇章。其作品大氣、高雅、厚重、真實性強,極具使命感、正義感與道德感,大力維護了國家法律法規的威嚴與尊嚴。又不惜筆墨地描繪家鄉縹緲靈秀的山水之魂、凝聚了鄉野質樸純厚的煙火之氣,以及民風淳樸的風俗人情和生死離別的手足親情。著名作家劉慶玉先生認為「梁路峰是一個用生命寫作的作家,更是一個中國公安部的優秀作家。'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他從警三十多年來,書寫人生的真實寫照,寫作已成為他生命中最大的誘惑。他從國家安定為主的現實層面和對紅土地上的人與自然的無限摯愛,與他書寫善良、純真、美好的藝術世界相互貫穿、交融、彼此碰撞出燦爛的文學火花。」使之不斷孕育出可歌可泣、綿長悠遠的文學著作。

近日,又收到了梁路峰新作,以《紅土鄉韻》為題的散文集。單從莊重而富有創意感的封面設計上,可見梁路峰對家鄉的紅色文化特有的深情厚意。「勝利的號角」和血紅的「紅土」二字,時時提醒他對革命時期的深切回憶,對家鄉紅土地深沉的愛與眷戀;對「傳承紅色文化,賡續精神血脈,爭做紅色傳人」更具深遠的現實意義和非凡的文化價值。井岡山,世人皆知的革命搖籃,是革命先烈用鮮血染紅的一片熱土。井岡山下的遂川,是梁路峰出生成長的故鄉,他的誠實與家鄉的美,造就了他對故鄉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熱愛,燃起了他對文學的痴迷與執着。

家鄉是靈魂的家園,是精神的根,更是一個永遠也敘寫不完的永恆話題。《紅土鄉韻》一書,大致分為「紅土記憶」「親情眷戀」「歲月書香」和「不盡鄉愁」四個部分。每一部分都離不開家鄉,離不開家鄉的親人,這些熱情洋溢的書寫,傾注了作者刻骨銘心的真情實感。「不是飽經憂患且充滿悲劇感者,斷然寫不出來。感情濃到化不開,重到承受不起時,才產生這樣簡潔、飽滿、幽咽、帶澀的聲音。」(雷達《我心目中的好散文》)「紅土記憶」二十二篇文章,大多是描繪家鄉的美麗。如:《井岡聽濤》《井岡山聽雨》《文獻街觀鳥》《瓜子洲上水》等。作者用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眸,對家鄉的一切事物的觀察、揣摩的細緻入微,無不呈現出一個俊俏、秀美、溫暖、柔和、委婉、含蓄、和對家鄉的人、物、山水樹木發自內心深處的依戀與讚美。還有地理標誌濃郁的狗狜腦茶,這一馳名全國的茶中精品:《品味茶韻》《茶鄉里的故事》以及茶鄉的風土民情和自然環境之美。當今大文豪郭沫若暢遊井岡山後,欣喜之餘,寫下:「井岡山下後,萬嶺不思游」的佳句。偉大領袖毛主席,一生曾為井岡山寫下三首膾炙人口的豪邁詩篇。

身為公安幹警、全國公安作家協會會員的梁路峰,從苦難中一步步走來,懷揣對家鄉錦繡家園的眷戀,筆下不光是俠骨之風,還有細膩柔情的兒女情長。「親情眷戀」欄目,十七篇文章,篇篇滲透着他對家人、對親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給讀者以衝擊心靈的強烈震撼。如《永遠的外婆》一文:從「我們沒見過外婆」,但「聽見母親說要去接外婆來家住,我可高興了。」到「外婆突然說,有一個秘密要告訴我,'外婆是外公的第二任妻子,母親也不是她親閨女…我對外婆的為人處世和母親待外婆如親娘的敬佩感油然而生……』」再到「隻言片語,怎能把我對外婆濃濃的愛意和眷戀抒懷…四十多年過去了,每當憶起往事,淚水總會情不自禁的漫溢。」字字句句無不彰顯出親人的厚道、誠實、善良和對外婆無限的思念與緬懷之情。《我的二叔》中,父親以長兄為父的姿態,把殘疾且「叛逆」的弟弟百般的照顧與關懷,以及叔侄二人在一起的歡樂時光,剖析的淋漓盡致。還有《滄桑父愛》《倔強的娘》《父親回家的日子》《悠悠母親鞋》《上帝關了一扇門》《又聞苦齋香》等,梁路峰用一支生花妙筆,飽蘸着濃厚的血脈深情,把自己的切身體會與情感,融合着他的思想、尊嚴和文學藝術,書寫着至親至近的親人們的貧困、疾苦與悲歡離合。讓讀者讀出生命的意義、人性之美,讀出了親人的仁厚、勤勞、純樸與大愛。

「歲月書香」是以散文拾零的方式,如實講述了自己跌宕而苦難的人生經歷和坎坷執著的文創生涯。從《文學夢在遠方》《用生命寫作》《慢慢求學路》《書房的變遷》《歲月書香》中看到,種種磨礪、殘破的記憶背後,需要真誠的情感去填補,而「真誠」就是散文最優秀的品質與內在,更符合井岡聖地的精神品質,於是,我們仿佛看到,一個意志堅強倔強執着、隱忍且不服輸的文學追夢人的形象,看到一棵茁壯的文學之樹,從紅土地上、從仍然感到烽火的熾熱的紅土地上孕育成長起來。

著名批評家王兆勝先生說:「散文必須要立足現實,紮根於大地和民間,反映對底層人的苦難和不幸,成為他們心靈的代言人。」(王兆勝《文學的命脈》)梁路峰的散文,深入民間,貼近生活,與家鄉的田地、房舍、河流、莊稼、山水樹木以及父老鄉親的愛恨情仇融為一體。

草木可寄情,流水透人意。自幼在紅土地上生活成長起來的梁路峰,正是立足家鄉,紮根紅土地,依託家鄉取之不盡的創作題材,家鄉的一切,成為他一生用之不竭的文學寶藏。《不盡鄉愁》中,《春天的詩和夢》《春韻》《秋韻》《冬韻》《大山裡的黃昏》《窗前那棵銀杏樹》《又到端午節》等,以輕鬆愉快的筆法,把家鄉少女般的美麗盡情描繪。樸實的文字,如同跳躍的琴鍵,從井岡山、遂川的山山水水間裊裊而出,音律時而悠揚、時而激越。那是每一處風景的不同,是濃郁的家鄉地理特徵,是作者感情的交織和一生不盡的鄉愁,是一份捧在讀者面前的鮮亮亮的疏果。可見,梁路峰對故鄉的父老親情、風物人情,以及井岡山下的每一個皺褶,每一處風景,都賦予深入骨髓的情感。

「'有什麼話,說什麼話』並不排斥開掘、提煉、升華的重要。更不是漫無邊際的胡侃,其精義全在於自由、本真、誠摯、無畏。」(雷達《我心目中的好散文》)梁路峰散文就是這樣的路子。他的散文平實、踏實、真實、生活氣息濃郁,柔和不生硬,通俗易懂,自然質樸,不矯揉造作。讀《紅土鄉韻》,恍若遊歷在作者家鄉的青山秀水之間,徜徉在井岡老區的街頭巷尾,仿佛親眼目睹到作者與親人、與長輩、與鄉鄰之間,一個個生活細節與勞動場景。讀《紅土鄉韻》,讀出世界之大、人性之美、生活之艱辛、歷史之璀璨,讀出了親情的珍貴、生命的寶貴、精神的可貴,以及紅土地上生生不息、堅貞不屈的靈魂。細嚼慢品,字裡行間除去警員氣質的剛毅、果敢外,還隱隱流露出對故鄉、對故地、對親情揮之不去的離愁別緒;給讀者一種身臨其境,如睹其物、如見其人的審美感受。讓《紅土鄉韻》多了一份善良的、耐讀的、詩般的、動人心弦的故事情節。

不同的地域文化與不同的時代背景下的文化,會產生不同的文化特徵,隨着時間的推移、歷史和文化的發展,一代代延續下來的深厚的文化積澱,會在漫長的文化傳承過程中不斷變遷,但不管它怎樣變化,其文化的精神、精髓與根本、文化的主旨變化甚微。江西井岡山、遂川一帶,是中國革命的聖地,凝聚力深厚的文化資源,加之近兩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澱,有着深厚的文學底蘊,對江西井岡、吉安一帶作家的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厚重的影響。尤其紅色文化的浸潤,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及三個方面的基本文化內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些有着傳承意義、地域色彩濃郁的歷史文化,較大地影響了當今作家的精神與氣質。生於斯長於斯的本土作家梁路峰,攜帶着井岡山紅色文化基因,秉承着對家鄉的無限熱愛和取之不盡的文學資源,力求現實和積極向上的態度,感悟鄉土歷史文化,記錄社會真相,寫出了若干具有審美價值、藝術價值、鄉土氣息濃厚、彰顯時代魅力的優秀文學作品,盡情表述着故鄉的一切,抒寫着家鄉的美麗。這或許就是梁路峰在當今文壇脫穎而出的原因吧!他將紅土地上崛起的文化的精氣神,巧妙地融入文字書寫之中。

他就是紅土地上孕育成長起來的一棵燦爛的文學之樹。

「腹有詩書氣自華」梁路峰散文集《紅土鄉韻》內容豐富,內涵深厚,既有人生的思考,又有感情的釋放,皆闡述了人性之美與大愛。融會貫通,既贏得專家的肯定,又得到同行文友的認可,更讓讀者喜愛不已。然而,這些樸實而平淡的文字多了,行文中難免產生俗套或情感泛濫,會有繁冗拖沓、婆婆媽媽之嫌,文字還可以精煉一些,節奏快一些,按主題篇什,時而可長篇闊論,恣肆汪洋,時而需惜字如金,刪繁就簡,且靈活運用。個人見解,望與梁路峰先生共勉。[1]

作者簡介

初守亮,山東省作協會員,有文入選《中國當代散文精選300篇》2018年《齊魯文學年展》收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