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山區第二十一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紅山區第二十一小學繼續開展素質教育,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強化服務意識,擁有較好的校園環境,一流的教學設施和師資隊伍,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從傳統的「應試教育」向全面實施素質教育[1]轉變,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要以提高全民族素質為宗旨,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全面開創人才培養新途徑[2]

校園資訊

喜迎黨的二十大 培根鑄魂育新人 ——紅山區第二十一小學召開優秀教師表彰會議

春播桃李千圃,秋來碩果盈枝。為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發揮先進典型示範帶動作用,樹立一批師德高尚、敬業愛生、樂於奉獻的先進教師,激勵廣大教師堅守初心、立德樹人、勇擔使命,積極推動我校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在祖國七十三周年華誕來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紅山區第二十一小學在雅行樓報告廳隆重舉行「喜迎黨的二十大,培根鑄魂育新人」——優秀教師表彰會議。大會由德育主任呂玲和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劉陽主持,全體教師及五年級學生參加了此次活動

首先表彰的是被推薦為2022年紅山區優秀班主任、紅山區優秀教師、紅山區師德標兵人員,李強副書記為她們致頒獎詞,許紹麗校長為她們佩戴綬帶並頒發榮譽證書。紅山區優秀班主任推薦人員趙衛敏、紅山區優秀教師推薦人員陳瑩、紅山區師德標兵推薦人員劉陽相繼發言,紛紛表示將以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立德樹人的紮實行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

接着表彰了在2022年招生工作中表現突出的「樂雅招生工作先進個人」——劉欣心主任、林麗娜老師和史可妍老師。趙亞麗主席為他們致頒獎詞,趙主席說:「招生工作繁瑣而複雜,有這樣一群教師,他們耐心地為家長解答問題,細心地整理原件和複印件。在他們的努力下,我校2022年秋季新生招生工作順利完成。為他們辛苦的付出點讚!」林麗娜老師發表了獲獎感言。林麗娜老師說,因為大家不怕辛苦,團結合作,所以才保證了招生工作順利完成,在今後的工作中依然要發揚這種精神,這樣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然後表彰了「樂雅最美主播」和「樂雅抗疫先鋒」。大家通過觀看視頻重溫了九月疫情期間學校教學與防疫工作的點點滴滴。

孔德芳副校長為「樂雅最美主播」致頒獎詞並宣布了獲獎名單。「疫情突襲,你們沒有手足無措,一切都已習慣成自然。騰訊會議已是輕車熟路,各種小程序也用得爐火純青!冰冷的屏幕,隔不住你們的諄諄教誨,你們把「教書育人」的責任持之以恆。你們「疫」無反顧,躬耕教育,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二十一小教師的責任與擔當」是對教師們線上教學工作的肯定。

王雅傑副校長為「樂雅抗疫先鋒」致頒獎詞並宣布了獲獎名單。「有這樣一群老師,他們沒有浮華的外表,沒有動聽的話語,有的只是耐心的教育,有的只是關鍵時刻的擔當與一絲不苟的態度。他們是學校的最基層的管理者,他們是疫情防控下的最小組織的發令兵、統計師、流調員。他們用愛心譜曲,用責任護航,在手機方寸之間,連接百家千戶,傳遞力量與信心,踐行初心使命,彰顯師者風範。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樂雅抗疫先鋒」是對紮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教師們的褒獎。

「樂雅最美主播」教師代表李雪老師和「樂雅抗疫先鋒」教師代表吳曉蕊老師分別發表獲獎感言。李雪老師說線上教學苦樂相伴,但是教師們通過學習、教研、反思、實踐克服一切困難,做好線上教學工作,保證了線上教學質量。吳曉蕊老師說,疫情期間班主任工作凝結成三個詞語:服從、傳達、落實。非常時期,更要嚴格落實學校的各項要求,用實際行動詮釋教師的大愛與擔當

紅山區第二十一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許紹麗以《致敬二十一小儒雅教師》為主題進行講話。許校長用「四個一」對此次表彰活動進行總結。「送上一句感恩」——感恩在特殊時期,全體教師立足崗位、執著堅守;「表達一份感動」——感謝在學校發展中默默付出、擔當奉獻的夥伴;「亮出一個觀點」——我喜歡三類人:一種是比我優秀還比我努力的人,一種是讓我變得優秀的人,一種是願意和我一起變優秀的人;「寄予一份希望」——希望全體教師擁抱新時代、出彩新時代,從一名小教師成長為「大先生」,為實現樂雅特色立校、樂雅品牌強校砥礪前行。

許校長語重心長、發自肺腑的話語贏得了教師們一陣又一陣熱烈的掌聲。

接着,一二年級組全體語文教師朗誦的《中華頌》將會議再一次推向了高潮,在老師們激情澎湃的朗誦中,我們感受到了作為一名中國人的驕傲與自豪!

最後,《我和我的祖國》的旋律在報告廳中響起,全體教師和學生不由自主地跟着大聲歌唱,嘹亮的歌聲久久迴蕩在報告廳上空,迴蕩在二十一小的校園上空……在歌聲中,此次會議圓滿結束。

初心永擎,方可照亮前路;使命在肩,更需勇毅前行。今後的工作中,紅山區第二十一小學全體教師會繼續發揚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恪盡職守、默默耕耘,為二十一小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