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岩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岩鎮歷史悠久,唐代設毗盧場,明代設白馬鎮,清代為艷陽里,1929年改為紅岩鄉,地處川西旅遊環線S106線上[1] 。紅岩鎮位於彭州市東北部,距彭州城區18公里,東北與什邡市民主、湔底接壤,西南與敖平鎮、葛仙山鎮相鄰,幅員面積41.6平方千米(2017年),轄9個行政村和1個社居委會,總人口16488人(2017年)。境內地形地貌獨特,山丘壩俱全,北部群山起伏,竹樹蒼鬱,南部平濤沃野,河渠縱橫。

中文名稱 紅岩鎮

外文名稱 Hongyan Town

別 名 紅岩場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

政府駐地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紅岩鎮虎形村

電話區號 028

郵政區碼 611932

地理位置 四川省彭州市

面 積 41.6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 16488人(2017年)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葛仙山風景區梨花坪,萬畝荷塘,白塔寺


土地資源

通過土地評估,紅岩鎮土地總面積為41.6平方千米(2017年) ,耕地面積為25102.3畝(1673.47公頃),其中可用面積18654.93畝,耕地面積占全鎮土地總面積19.68%,全鎮人均耕地占有量為0.09公頃,全鎮旱地面積19476畝,占耕地面積的77.59%,林地面積6930.85畝,占轄區總面積54.35%,因紅岩鎮屬二高山地區,無牧草地[2] 。園地面積為372.9畝,占土地總面積的1.48%,全鎮共有建設用地4821.1畝,占全鎮總面積的13.8%,水面面積有1108.1畝,占轄區總面積的8.7%,未利用土地面積為24948.5畝,占土地總面積的19.57%。

現代農業發展

2013年全鎮果蔬和蓮藕種植面積達到1.3萬畝以上,其中西瓜辣椒等秋淡菜種植面積0.9萬畝、總產量1.8萬噸;無公害蓮藕種植0.4萬畝、產量達0.7萬噸。以虎形村為重點大力發展有機筍用竹基地,全鎮筍用竹種植面積達到0.2萬畝、產量0.1萬噸、產值500萬元。全鎮木耳種植面積達到4500萬袋、產量8100噸、產值16200萬元;珍稀食用菌1500萬袋、產量0.45萬噸、產值10800萬元。依託彭州信達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設「幸福奶牛場」,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2013年底初步完成生態奶牛養殖基地廠房建設。萬畝竹筍基地:大力發展筍用竹產業,打造優質綠色食品產業。緊密結合地震災後恢復重建,促進地震災區振興發展,加快災區群眾增收致富,在中低山和丘陵地區大力發展投入少、周期短、效益高的筍用竹產業。採取「龍頭企業(核心基地)+專合組織+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實行項目扶持推動、企業免費供苗、群眾出地栽植、保底收購加工等多種舉措,2014年第一批竹筍已經開始採摘。紅岩鎮農業以產優質水稻、玉米、小麥、優質油菜籽、洋芋為主,林業生產杉木、千丈等,經濟林有杜仲、黃柏、厚朴、慈竹。養殖以養豬、養鵝、養羊、養魚(有商品魚塘460畝,稻田養魚4100畝)為主,有年產量60多萬公斤、規模400萬生產袋的木耳基地。丘陵盛產味美可口的彭州柚,蒼溪梨、日本沙梨等系列梨子,李子、櫻桃、蘋果等水果。

旅遊資源

2013年紅岩鎮對「蜀水荷鄉」農業觀光旅遊拓展項目景區內部進行了基礎設施的改擴建,解決行、游、購、娛基本的產業要素,形成了較強的接待能力。另外,圍繞「蜀水荷鄉」項目,通過政府引導、節點打造和發動農戶,以窩店統規自建點為中心,發展體驗式農業,通過開展採蓮、摘瓜、垂釣和民宿體驗等活動,解決鄉村旅遊形式單一及遊客吃、住的問題,滿足城市居民對民宿旅遊的需求。2013年紅岩鎮完成八角山、靈石山消夏避暑生態觀光旅遊區前期打造;開展梨花坪體驗式鄉村旅遊,鎮政府投入50萬元完成區內道路及景觀建設,進一步對景區提檔升級,初步形成「春賞花、夏品果、秋養生、冬種菜」的體驗式鄉村旅遊;利用虎形村龐家溝天然的生態環境優勢打造鄉村旅遊。正覺寺白塔:千年歷史的唐朝古塔。正覺寺塔位於彭州市東北角紅岩鎮紅塔村,正覺寺塔最早建於北宋仁宗天聖元年至四年(1023—1026)。時有正覺禪院,據口碑載:該寺建於梁大通年間(527)與青羊縣(現白塔壩地區)同建於一個時期。初建時規模不大,煙火也不旺盛,至北宋仁宗時達盛時,由於香火旺盛,遊人絡繹不絕,寺院收入頗豐,又因主持事業心強,於北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頃其寺產八方集緣建塔。歷經三年建成,以寺命名,為今「正覺寺塔」。由於兵禍戰亂,該寺一直頹廢不堪。正覺寺塔由於建築風格,修建藝術,力學結構特別考究,來此考查的歷史學家、建築學家、古建築專家均給予高度評價。原有石碑刊說為「天彭七景之一」,一九七零年被收入《上海大辭典》。塔系密檐式十三級方形磚塔,高二十七點五四米,外檐由菱角牙子和迭澀磚出檐,檐口渾厚,內有三層塔室,其四周分別裝飾着仿古木結構的圓柱磚制斗拱,承托着覆斗狀穹窿頂藻井,下有正方形磚砌的須彌座基座,邊長十點四米。一九八零年七月七日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西面有葛仙山,葛仙山有的「水簾洞」、「弔喪洞」(懸棺)、濟塵大師建的念經洞等神秘幽深的溶洞群。另有有世界奇觀:兩億年前形成的「飛來峰」,三百萬年前形成的青藏高原冰川飄礫群等。

城鎮建設

2013年通過建設梨花村、萬紅路沿線、川西旅遊環線沿線、會元街支路、虎形廣場河道整治等多處綠化節點,將紅岩鎮多處環境衛生治理難點改造為靚麗的綠化節點,完成了場鎮小三線下地工程1000餘米管道鋪設。在場鎮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完成了350米會元街支路建設;330米虎興街道路改造;1個場鎮公廁建設;3000餘米場鎮污水管網改造,1000餘米場鎮自來水管網入戶主管網鋪設,1000餘米小三線下地工程管道鋪設。在民生工程方面,完成梨花村村道2000米擴寬建設,虎形村龐家溝2000米村道建設,4處紅湔路道路交通隱患治理,虎形村及龍九村一事一議項目工程建設和我鎮全鎮自來水總平管網的排查和整改工作。

=社會保障

2013年1.2萬餘人參加農村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8%以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完成1000餘人,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完成20餘人;招錄用備案完成7家、完成率100%,勞動保障用工年審完成率100%,新增基層平台建設4個、完成率100%;小額貸款完成50萬、完成率250%,技能培訓200餘人,城鎮新增就業20人、完成率100%,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完成144人、完成率100%,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符合政策生育率89.6%,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成都市城鎮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金,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和特別扶助金兌現率100%。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率65%,免費生殖健康普查面達95%。為230位老年人辦理了老年優待證。對105戶貧困殘疾人開展春節「溫暖萬家行」走訪慰問活動。實施免費白內障復明手術19例。新增「三結合」幫扶戶10戶,聯繫戶幫帶戶20戶,新建三結合基地一個(梨花村川芎木耳種植基地)投入資金16000餘元。

視頻

紅岩鎮泡桐山水風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