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如需專業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紅桃K果(中草藥材)

紅桃K果原圖鏈接

紅桃K,很多人都知道玫瑰茄的外號,其實它的真實名字叫玫瑰茄。 這是一種具有藥物價值的植物,學名「玫瑰茄」,又稱「紅桃K」,補血果,屬錦葵科,是1945年從非洲及印度引進的,泡茶或泡酒後服用能起到利尿、降血壓、補血、養顏美容等作用,胃酸過多的人不能長期飲用,但此種植物還沒在中國臨床醫學上運用過。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紅桃K果

外文名稱: Roselle,Jamaica sorrel

別名:洛神花、山茄、洛濟葵

藥名:玫瑰茄

藥理介紹

中華本草》:玫瑰茄

出處

始載於《嶺南農刊》。

各種名稱

  • 中文名:玫瑰茄
  • 拼音名:Méi Gui Qié
  • 英文名:Roselle Calyx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ibicus sabdariffa L.
  • 別名:紅金梅、紅梅果、洛神葵、洛濟葵。

來源

藥材基源:為錦葵科植物玫瑰茄的共萼。

 
紅桃K果原圖鏈接

採收和儲藏

11月中、下旬,葉黃籽黑時,將果枝剪下,摘取花萼連同果實,曬1d,待縮水後脫出花萼,置乾淨草蓆或竹籮上曬乾。

原形態

玫瑰茄: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達2m。莖淡紫色,無毛。葉異形;葉柄長2-8cm,疏被長柔毛;托葉線形,長約1cm,疏被長柔毛;下部的葉卵形,不分裂,上部的葉掌狀3深裂,裂片披針形,長2-8cm,寬5-15mm,具鋸齒,先端鈍或漸尖,基部圓形至寬楔形,兩面均無毛;主脈3-5條,背面中肋具腺。花單生於葉腋,近無梗;小苞片8-12紅色,肉質,披針形,長5-10mm,寬2-3mm,疏被長硬毛,近頂端具刺狀附屬物,基部與萼合生;花萼杯狀,淡紫色,直徑約1cm,疏被刺和粗毛,基部1/3處合生,裂片5,三角狀漸尖形,長1-2cm;花黃色,內面基部深紅色,直徑6-7cm。蒴果卵球形,直徑約1.5cm,密被粗毛,果爿5。種子腎形,無毛。花期夏、秋季。

生境分布

我國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南部引人栽培。原產於東半球熱帶地區,現全世界熱帶地區均有栽培。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及陽光充足的環境,畏寒冷,怕早霜,怕澇,忌積水。對土壤要求不嚴,宜在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上栽培。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直播於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種,按行株距1m×1m開穴,每穴點播4-5顆,覆土0.5-1cm,每lhm2播種量約9kg。播後約1星期出苗。苗高15cm左右間苗,每穴留壯苗1株。育苗移栽:撒播或條播,每1hm2播種量600-750kg。苗高15-25cm時,選雨後晴天或陰天,按行株距0.8×0.8或1m×1m,每穴栽1株。

田間管理

苗高15cm時,進行拔草和缺株補苗,苗高30cm時,第1次中耕除草,結合追肥培土。苗期以氮肥為主,現蕾至花萼、果實增大期,以磷鉀肥為主。

 
紅桃K果原圖鏈接

病蟲害防治

根預腐病,播種前種子用50%多菌靈400倍液浸10min,發病期間用多菌靈800倍液、退菌特500-600倍液混合噴霧,7-10dl次,連續2-3次。蟒螬、地老虎、螻蛄齧食種芽,咬斷嫩莖,咀食幼根。蚜蟲、卷葉蟲、紅蜘蛛為害莖、葉、花,防治方法參見人參、紅花、地黃等有關蟲害防治。

性狀

性狀鑑別 本品略呈圓錐狀或不規則形,長2.5-4cm,直徑約2cm,花萼紫紅色至紫黑色,5裂,裂片披針形,下部可見與花萼癒合的小苞片,約10裂,披針形,基部具有去除果實後留下的空洞。花冠黃棕色,外表面有線狀條紋,內表面基部黃褐色,偶見稀疏的粗毛。體輕,質脆。氣微清香,味酸。

性味

酸;涼

歸經

腎經

 
紅桃K果原圖鏈接

功能主治

斂肺止咳;降血壓;解酒。主肺虛咳嗽;高血壓;醉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開水泡。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根、種子有利尿,強壯功能。《Osman Abdel M : Yoanes. Mohammed E.G.J chem l975: 28 (1) 217. 1975 C. A. 82:》花含棉花色素,槲皮素,木槿苷(hibisatin),檸檬酸,蘋果酸及少量 sabdartrin 和生物鹼。乾果萼含檸檬酸,蘋果酸,木槿酸(hibiscus acid),酒石酸,維生素C,果膠(可作飲料)。[1]

考 證

始載於《嶺南農刊》。

玫瑰茄的花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有清涼降火、生津止渴的功效,可以用來沖泡茶和製作飲料,其味酸。玫瑰茄也可以提取玫瑰茄色素,用作食品行業的食品添加劑。

藥用

花萼與種子油,對心血管、動脈硬化、高血壓、骨折、兒童發育不良、老年消化不良、胃酸缺乏等症均有療效。

食用

玫瑰茄是新興的食品和食品工業原料,它的花萼可制蜜餞、果醬、高級飲料、冷飲、汽水、冰茶、熱茶、冰榨、冰糕、罐頭、果酒、汽酒、香擯酒及糕點夾餡、玫瑰茄豆腐等多種食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還是老年、兒童的營養品。花萼的艷麗玫瑰色色素,是食品中的着色劑。味美適口,是夏季清熱消暑的優質飲料。目前,以冷飲、汽水、汽酒、原葉、罐頭增色劑、茄晶、糖茶為主,北京、天津、南京、青島、上海、石家莊、昆明、廣州均有產品。

科技報道

科研人員最近發現,經常飲用玫瑰茄花茶有助於降低人體血液中的總膽固醇值和甘油三脂值,達到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據墨西哥《地方報》報道,墨西哥社會保險協會附屬醫院對40名40至62歲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進行了試驗,這些病人年齡大,運動量小,吸煙成癮或有高血壓遺傳病史,因此,總膽固醇值或甘油三脂值均大大超過正常標準。 在研究人員的指導下,上述患者每天堅持飲用玫瑰茄花茶。3個月以後,經檢查發現病人的總膽固醇值平均降低了35.4%,甘油三脂值降低了18.9%,而有「清道夫」美稱的高密度脂蛋白卻增加了10%,增強了清除膽固醇的能力。科研人員還發現,飲用玫瑰茄花茶還可起到減肥作用,95%的病人體重下降了1到3公斤。在夏季飲用些玫瑰茄還有清熱解暑的功能。

食用方法

冰糖洛神茶

  • 先將洛神洗乾淨
  • 加水煮
  • 煮開20分鐘後,加入冰糖再煮20分鐘
  • 撈掉洛神花,待涼了放進冰箱冷藏室

洛神花茶

材料

洛神花38~40g(約60朵),水12杯,冰糖2/3杯。

做法

  • 在大鍋里燒開12杯水,放入洛神花繼續加熱,當水再次滾沸時,加蓋、熄火,燜10分鐘。
  • 用漏杓撈除洛神花,加入冰糖攪拌,待冰糖溶解且湯水變涼後,移入冰箱冷藏,冰涼即可飲用。

洛神花蜜餞

材料

  • 新鮮洛神花
  • 冰糖或果糖

做法

  • 摘除洛神花的花托。
  • 將清理乾淨的洛神花,大約秤1公斤重量,先用60公克的鹽,醃漬24小時,醃漬過程需翻攪數次,待洛神花呈現軟化狀,將鹽水瀝出。

:瀝出的鹽水,紅紅的顏色非常鮮艷,可善用它醃漬白蘿蔔或嫩薑,風味獨特。

  • 在已軟化的洛神花中,加入300克的糖拌勻,放入冰箱約4天過後,再加150克的糖,放進冰箱兩天後,再放150克的糖,等待糖完全溶化後,即可食用。

技巧:一定要經常翻拌使糖均勻溶化。分次加糖,可讓蜜餞口感較脆。要用白糖或冰糖。一定要放進冰箱,蜜餞才會呈現美麗鮮艷的自然紅色。若怕酸可酌量增加糖量。

洛神花果醬

材料

新鮮洛神花冰糖(或麥芽糖)

做法

  • 洛神花洗淨,剝取萼片.
  • 準備一鍋100度的水,倒入剝好萼片殺菁1分鐘,撈起萼片,用調理機稍微打碎,倒入鍋中加少許的水以小火煮爛(需不停攪拌),再加糖,續煮至濃稠狀。
  • 趁熱裝瓶,待冷卻,放冰箱冷藏。

分享:

  • 殺菁後的水,可煮沸加糖即成洛神汁,真好喝。泡茶,做醬一舉兩得。
  • 洛神花含豐富的果膠,很容易就煮成濃稠狀,不必額外加膠凍粉。
  • 洛神花味酸甘,性寒涼,具解毒、消暑、清熱涼血,及益心養氣,活絡氣血、利尿的作用。因屬微鹼性食物,可有效達到消除疲勞、涼血淨血、促進食慾與生津解渴的效果。

玫瑰茄酒

  • 酒呈寶石紅色,晶瑩清沏;
  • 味道清香,酒度12.5度,糖度15+0.5度酸甜適宜可口;
  • 可作增加食慾、預防和治療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食用飲料。

製作方法

  • 花萼有效成分的提取和發酵。取玫瑰茄干萼若干公斤,按1:15加水煮沸25~~30分鐘,分離汁(以此法反覆提煉出一次汁、二次汁、三次汁),再把三次分離汁混合併加入8%的白糖,加熱至沸騰後迅速冷卻至10~12℃便進行發酵(控制室溫在10~12℃),5~7天後撈去上層泡蓋,分離除去下沉酵母,加入部分食用酒精調整酒度,最後封缸,數周后倒缸,澄清過濾得發酵原汁。
  • 花萼色素提取。取玫瑰花萼用80℃熱水浸泡,一般可分為3~4次浸泡,浸泡汁過濾用作配酒色素用。
  • 玫瑰茄酒的配製。以玫瑰茄發酵汁為酒底,佐以適量的浸泡汁,調整所需糖、酒度、經過濾即得玫瑰茄酒。[2]

洛神花雪球30個

材料

  • 奶油110g
  • 蛋黃10g
  • 高果糖粉10g
  • 低筋麵粉300g
  • 洛神花乾50g切碎
  • 洛神花粉50g
  • 高麥芽糖粉50g

做法

  • 奶油加入蛋黃打發後,加入低筋麵粉拌勻。
  • 放入切碎花乾成團,分小團揉圓就可入烤箱。
  • 出爐待涼後,用洛神花粉混合糖粉裹在雪球外面即可。
  • ☆烘烤:150℃/150℃ 25~30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