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樓夢「傲」與「豪」 兩個孤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傲」與「豪」 兩個孤女的生存

「孤標傲世偕誰隱? 一樣開花為底遲?」黛玉的《問菊》,便是自問。孤傲乃是黛玉氣質的寫照,也是她為寶玉所深愛,而不為其他凡夫俗子所接納的原因。「幸生來英豪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這是《紅樓夢》十二曲中吟唱湘雲身世的詞。湘雲的性格,便是豪邁曠達,光風霽月,這種真名士的風度使她頗有人緣。

紅樓的諸女兒中,黛玉和湘雲都是父母雙亡,寄食於他人的孤兒。然而兩人性格,一孤傲一曠達,似乎差別很大。但通讀紅樓後,我認為她們兩人才是真正同聲共氣的知音,「傲」與「豪」,只是兩個孤兒在「風劍霜刀嚴相逼」的環境中生存而採取的自衛武器而已。

紅樓夢裡的 「傲」與「豪」 兩個孤女

黛玉剛入賈府,小小年紀,已是非常敏感,處處小心,生怕外婆家的人恥笑。但這只是個早慧的女孩子心思,並未看出她有多麼孤傲和尖刻。那時候雖然母親賈敏新亡,但做巡鹽御史的父親林如海尚在,出身宦門的她不必為自己的生存擔憂,來賈府只是暫住,安慰外祖母失女的悲傷之心。可等她的父親也死了,沒有兄弟姐妹的黛玉完完全全成了一個孤兒,暫住變成了寄人籬下,一生都得仰仗外婆家。儘管有賈母的疼和寶玉的愛,但寄食在權爭潛流洶湧、人際關係錯綜複雜的賈府,她當然明白自己的處境。魯迅先生曾在《吶喊自序》中寫道:「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麼,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黛玉何止是從「小康」墜入「困頓」。高貴的人卻要看別人的臉色,有獨立人格的卻要靠別人養活。這對聰慧高潔的黛玉來說,是何等的傷害?加上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施勝三分的才貌雙全,和孤兒的現實對比,更是強化了她的感傷,無形地放大了她的尖酸、多疑。因為孤單無依,她得給自己穿上孤標傲世的鎧甲,來保護自己。這樣的人,對人情冷暖乃至別人的無心之語,敏感到過份的程度。這不是黛玉的矯情,而是身世決定的,她害怕被傷害,因此在與人的交往中,採取主動出擊的態度,詞鋒尖利,喜歡挖苦、奚落別人,從而保護住被裹了幾層的自尊。對愛情更是患得患失,沒有父母的她,全部希望寄托在「嫁後從夫」,可悲的是,冰雪聰明至純至潔的她,擇偶標準不僅僅是找一個生活上的依託者和人生的保護者,還要是心靈上的共鳴者。孤女而有這樣高的期望,能不痛苦麼?

將黛玉的「孤傲」看成她不得已的自衛武器,我們就會原諒她的種種小性子,覺得她是那樣的善良、真誠、善解人意。賈政外出辦公差的幾年裡,整日和姐妹們玩耍的寶玉荒廢了學業,害怕父親會來檢查自己臨帖的書法,而黛玉早就悄悄地仿照寶玉的筆跡寫了厚厚的一摞小楷,備寶玉的不時之需。——這才是真正的愛,全心全意為對方考慮。對劉姥姥的打秋風,兩個反應比較強烈的恰好也是孤兒,一個是同樣是女清客的妙玉,一個則是黛玉。劉姥姥是來投靠拐了七八道彎的遠親,黛玉投靠的是至親,可是細究起來,又有多大的區別呢?黛玉嘲笑作踐自己、取悅賈母熙鳳的劉姥姥是「母蝗蟲」。——大家都在作弄劉姥姥,妙玉、黛玉尤甚,那是因為別人僅僅在看劉姥姥演小品,圖個樂子;而劉姥姥過於明顯的打秋風、撞木鐘的行為容易傷害到妙玉、黛玉這樣的人。

湘雲比黛玉更可憐,她還在襁褓之間,父母就雙雙故去。黛玉從記事起,還享受過父母之愛。湘雲壓根兒不知道父母之愛是何物,被叔嬸收養,嬸娘把自己當成不花錢的丫環使,讓她沒日沒夜地干針線活。只有逃到姑奶奶賈母的府上,她才得到真正的快樂。

黛玉是孤傲的,湘雲連孤傲的資格都沒有。那麼要活下去,只能苦中作樂,做一個曠達豪邁的人,把生活中的痛苦不當回事,儘量地尋找苦日子中的暖色調。只有曠達豪邁,湘雲才能忍受嬸娘的淫威,只有曠達豪邁,才可能給自己將來找一個好一點的歸宿。黛玉有賈母、寶玉,湘雲什麼也沒有,那麼她的生活態度必須比黛玉更積極。

苦到極點,不是徹底沉淪,就是反而精神更昂揚,如東坡經過「烏台詩案」後,貶到黃州,政治生命幾乎判了死刑,日常生活有十分艱苦。是曠達豪邁的性格幫助東坡度過那段最陰暗的日子。

將兩人和歷史上的文人相比較,黛玉則是好以青白眼使人的阮籍,湘雲則是豪邁豁達的東坡。阮籍的傲和東坡的豪,都是種生存武器。

湘雲這樣的人,不管男人、女人都會喜歡上她,但很難有男子有信心和勇氣去接受這個豪邁勝於鬚眉的奇女子。而對黛玉,不喜歡她的人會很多,但一旦喜歡上她,不論男女會真心的程度就會很深,容納她一切缺點。

儘管黛玉、湘雲這兩個年齡相仿的女孩言語上屢屢互不相讓,湘雲曾拿黛玉和寶姐姐相比,說黛玉如能挑出寶姐姐的毛病,就服了她。可寶釵,畢竟就如職場裡人情練達、關心下屬的女主管,看上溫婉但不親切。而湘雲、黛這兩個常常針尖對麥芒的孤女,心是息息相通的。

到第七十六回《凸堂品笛感淒清 凹晶館聯詩悲寂寞》時,賈府敗像已非常明顯,紅樓眾姐妹的悲劇命運開始顯露出來了。整個基調便是「淒清」、「寂寞」。兩個孤兒的聯詩,是心曲的最後交織碰撞,也是兩個好女兒走向不可知深淵前的絕唱。此時聯詩,只能是黛玉、湘雲二人,而不能換成其他。

兩人的聯詩,也看出黛、湘的性格。湘更多地將其看成文字遊戲,這是她「豪邁」使然,而黛玉則將其看成和生命一樣重要的東西。吟出「冷月葬詩魂」這樣淒清奇譎之句,並說:「不如此,如何壓倒你?只為用工在這一句了。」

來了結這段聯詩斗才的,竟然是另一個孤女——妙玉。這絕非偶然之筆,三人的命運和身世,正是這個紅樓諸女兒命運的濃縮。黛玉淚盡人亡,倒是質本潔來還潔去,永遠是聖潔的芙蓉。而湘雲這朵海棠,卻飄零到溝渠中,覓得了那志趣相投的佳婿,卻又夭亡,最終雲散高唐。無常讓這個曠達豪邁的女子忍受女人最難忍受的命運安排。這種結局,孤傲的黛玉是不能忍受的,所以她先眾姐妹離開塵世,這何嘗不是一種解脫?[1]

曹雪芹

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祖籍存在爭議(遼寧遼陽、河北豐潤或遼寧鐵嶺),出生於江寧(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於過度的憂傷和悲痛,臥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貧病無醫而逝。關於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說。[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