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樓夢警幻仙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幻仙子

警幻仙子在《紅樓夢》中出現數次,究竟這「警幻仙子」為何仙?

掌管人間美女命運簿籍的仙女。她自稱是離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放春山遣香洞太虛境警幻仙姑。她的職責是「司人間之風情月倆,掌世俗之女怨男痴」,很像今日所說的「愛神」。她的名字叫警幻,意思是提醒人們要警惕幻覺,實際上她自己就是幻覺的產物。她一面裝作是寶玉的經師,「以情慾聲色等事警其痴頑,使他跳出迷人圈子,入於正路」,並將「金陵十二釵」的正冊、副冊、又副冊一一給他看過,讓他知道這批美人的未來和歸宿,從中得到警悟。一面又充當他的精神情侶,告訴他如何談情,如何作愛,甚至公開表明她最喜歡他這個「天下古今第一淫人」。怕他不懂,又親口秘授他男女孩子交歡之事,最後將他推入自己妹妹可卿的房中,讓他去親身體會。所以,警幻仙子實際上是賈寶玉關於性愛的啟蒙老師。她是寶玉情天止步的忠告者,更是他孽海喪身的挑逗者。

紅樓夢中警幻仙子是誰 與可卿關係是什麼

寶玉在第五回里「游幻境指迷十二釵」遇「警幻仙子」。這「警幻仙子」是誰指引遇到的?秦氏可卿也!第五回里寫到寶玉與賈母去寧國府,寶玉困了,想休息,是秦可卿安排寶玉歇息;在似睡非睡,似夢亦夢之中遇到了「警幻仙子」指點金陵十二釵。

賈寶玉夢遊幻境所作的事,都是那個叫警幻仙子的神仙帶着賈寶玉做的。那麼,誰是警幻仙子?她為什麼要帶寶玉做這些事情呢?

我們先來看看賈寶玉在警幻仙子的的帶領下都做了些什麼。賈寶玉剛來到夢境,並不知道這是什麼地方,正在他被這裡的景色所陶醉的時候,警幻仙子的歌聲吸引了他。警幻仙子主動邀請他去品茶、喝酒,聽《紅樓夢》仙曲十二支。接下來,警幻仙子並沒有直接帶賈寶玉去品茶喝酒,而是先到了「薄命司」。在這裡,賈寶玉看到了自己家鄉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中幾個女子「過去未來」的簿冊。寶玉還想看,警幻仙子恐他泄露天機,於是帶他去房內聞到了「群芳髓」的芳香,品到了「千紅一窟」茶、喝了「萬艷同杯」酒,看原稿、聽《紅樓夢》十二套曲、副歌。警幻仙子看賈寶玉並沒有頓悟,就把自己的妹妹、小名叫可卿的許配給賈寶玉,讓他們共赴魚水之歡。

警幻仙子可謂步步深入,一步步對賈寶玉加以誘導,最後把自己的妹妹許配給了賈寶玉。要是放在今天,我們會說,這不是引誘青少年犯罪嗎?但是我們讀小說的時候發現,警幻仙子這麼做,竟然有她堂而皇之的理由,我們來看看警幻仙子是怎麼說的:「你等不知原委。今日原欲往榮府去接絳珠,適從寧府經過,偶遇寧榮二公之靈,囑吾云:『吾家自國朝定鼎以來,功名奕世,富貴流傳,已歷百年。奈運終數盡不可挽回,我等之子孫雖多,竟無可以繼業者。惟嫡孫寶玉一人,稟性乖張,用情怪譎,雖聰明靈慧,略可望成,無奈吾家運數合終,恐無人規引入正。幸仙姑偶來,望先以情慾聲色等事警其痴頑,或能使他跳出迷人圈子,入於正路,便是吾兄弟之幸了。』如此囑吾,故發慈心,引彼至此。先以他家上中下三等女子的終身冊籍令其熟玩,尚未覺悟;故引了再到此處,遍歷那飲饌聲色之幻,或冀將來一悟,未可知也。」——警幻仙子這麼做,竟然是聽從寧榮二公的囑咐,發了善心,這真是讓我們大跌眼鏡。

從這裡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些信息:首先,警幻仙子是個不一般的神仙,寧榮二公之靈還要特意囑咐她,求她辦事。她這麼做,是為了賈家的未來考慮——她是個對賈家的前途非常關心的人。其次,警幻仙子,包括那些仙子都跟賈家有一定的關係。警幻仙子要去榮國府接絳珠仙子,也就是林黛玉的魂靈,而且從寧國府經過。那些仙子也是在等着迎接絳珠仙子的,沒想到來了賈寶玉這個「濁物」。第三,警幻仙子是一個掌管人間相思、情愛的愛神。

那麼,在現實生活中,誰是警幻仙子呢?這個人很有身份,尊貴到榮寧二公都要對她恭敬有加。對於賈寶玉來說,她就是一個掌管情愛的愛神,她要帶領賈寶玉領略男女情愛,從而步入仕途經濟的正途,可惜的是,直到賈寶玉從夢中醒來,都未「覺悟」。這個人是誰呢?  我們不難想起賈寶玉剛剛來到侄媳房中所聞到的那股讓人「眼餳骨軟」的香味,看到的那些充滿誘惑的寶鏡、金盤、木瓜、物事,想起秦可卿說過的「我這屋子大概神仙也可以住得下」的話。秦可卿這麼說,是哪位神仙住在這裡呢?顯然,這個神仙就是秦可卿自己了。[1]

曹雪芹

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祖籍存在爭議(遼寧遼陽、河北豐潤或遼寧鐵嶺),出生於江寧(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於過度的憂傷和悲痛,臥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貧病無醫而逝。關於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說。[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