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皮糙果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紅皮糙果茶 |
中文名稱 紅皮糙果茶 學名 Camellia crapnelliana Tutch.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原始花被亞綱 目 山茶目 |
紅皮糙果茶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喜生於低海拔,富含腐殖質的森林紅壤上,亦生於岩石露頭多的濕潤谷地。果實秋後成熟。紅皮糙果茶具有較大的花和果,是重要的油料和觀賞植物。[1]
信息
亞目 山茶亞目
科 山茶科
屬 山茶屬
亞屬 山茶亞屬
種 紅皮糙果茶
命名者及年代 Tutch.,1904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5-12米,胸徑約40厘米;樹皮紅色,平滑;嫩枝無毛。葉革質,橢圓形,長9-13厘米,邊緣有細鋸齒,葉柄長約1厘米。花頂生或近頂腋生,白色,無花梗,苞片和萼片無明顯的界限,約4-9,革質,花開後脫落;花瓣5-7,例卵形,長4.5-5.5厘米,基部微合生;雄蕊多數,近離生,長不超過1.5厘米;子房被毛及糠秕,3-5室,花柱長1.2厘米。蒴果球形,成熟時淺褐色,表面多糠秕,直徑7-12厘米,果皮厚1.5-2厘米。[2]
近種區別
紅皮糙果茶近似糙果茶( Camellia furfuracea (Merr.) Coh. St.),但葉片橢圓形,花較大,直徑7-10厘米,蒴果較大,直徑6-10厘米,果皮最厚達2.5厘米,呈疏鬆的木栓質。種子供榨油,油質比普通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Abel)好,50公斤種子可榨油10公斤。
生長環境
生長在亞熱帶季風區,向南達北熱帶。氣候溫暖、濕潤、最低月平均溫8-13℃,極端最低溫可達-5℃,年降水量為1500-2200 毫米。喜生於低海拔,富含腐殖質的森林紅壤上,亦生於岩石露頭多的濕潤谷地。在廣東、廣西其伴生樹種有黃桐、紅枝蒲桃、假蘋婆、猴耳環、短序潤楠、潺槁木姜子、山石榴、黃毛榕等。在中國福建的伴生樹種多為甜櫧、栲、青岡、杜英、木荷和楊梅蚊母樹、紅楠、楓香樹等。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中國香港、廣西南部、福建、江西及浙江南部。模式標本采自香港栢架山海拔150米處。
保護價值
紅皮糙果茶具有較大的花和果,是重要的油料和觀賞植物,據南寧的調查,每50公斤種子可產油17.5公斤。應作為重要種質資源加以保護。皮糙果茶具有較大的花和果,是重要的油料和觀賞植物,據南寧的調查,每50公斤種子可產油17.5公斤。應作為重要種質資源加以保護。
保護措施已建自然保護區的產地,應將紅皮糙果茶列為保護對象。其它產地的成齡大樹也應加以保護並作為母樹進行採種,人工繁殖。同時結合油茶栽培工作,在沿海各地推廣栽植。福建德化、永安、大田、古田、屏南、政和等縣及廣東九龍半島馬鞍山引種栽培。
栽培要點且種子各插條繁殖。果實秋後成熟,因種子含油量高,容易酸敗,採種後稍加晾乾即進行播種。苗床以沙質土為宜,注意排水。播種後4-6星期即發芽,幼苗要求適當蔭蔽,進行適度鬆土和除草,第三年苗可以移植。插條繁殖應保持苗床的濕度在90{bf},溫度在25℃左右,能迅速生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