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絨背心(張曉風散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絨背心》是中國台灣作家張曉風寫的一篇散文。

作品欣賞

那件紅絨背心是我懷孕的時候穿的,下緣極寬,穿起來像一口鐘。

那原是一件舊衣,別人送給我的,一色極純的玫瑰紅,大口袋上鑲着一條古典的花邊。

其他的孕婦裝我全送人了,只留下這一件捨不得,掛在貯藏室里,它總是牽動着一些什麼。,藏伏着一些什麼。

懷孕的日子的那些不快不知為什麼,想起來都模糊了,那些疼痛和磨難竟然怎麼想都記不真切,真奇怪,生育竟是生產的人和被生的人都說不清楚過程的一件事。

而那樣驚天動地的過程,那種參天地之化育的神秘經驗,此刻幾乎等於完全不存在了,仿佛星辰,我雖知道它在億萬年前成形,卻完全不能重複那分記憶,你只見日升月恆,萬象迴環,你只覺無限敬畏。世上的事原來是可以在渾沌噩然中成其為美好的。

而那件紅絨背心懸在那裡,柔軟鮮艷,那樣真實,讓你想起自己懷孕時期像一塊璞石含容一塊玉的舊事。那時,曾有兩脈心跳,交響於一副胸膛之內——而胸膛,在火色迸發的紅絨背心之內。對我而言,它不是一件衣服,而是孩子的「創世紀」,我每怔望着它,就重溫小胎兒的腹中來不及地膨脹時的力感。那時候,作為一個孕婦,懷着的竟是一個急速增大的銀河系。真的,那時候,所有的孕婦是宇宙,有萬種莊嚴。

而孩子大了,而那裡自顧自地玩着他的集郵冊或彩色筆。一年復一年,寒來暑往,我揀衣服的時候,總看見那像見證人似的紅絨懸在那裡,然後,我習慣地轉眼去看孩子,我感到寂寥和甜蜜。[1]

作者簡介

張曉風,筆名曉風,桑科,可叵,1941年生於浙江金華。八歲後赴台,畢業於台灣東吳大學,並曾執教於該校及它處,現任台灣陽明醫學院教授。她篤信宗教,喜愛創作,小說、散文及戲劇著作有三、四十種,並曾一版再版,並譯成各種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灣十大散文家選集》,編者管管稱「她的作品是中國的,懷鄉的,不忘情於古典而縱身現代的,她又是極人道的。」。余光中也曾稱其文字「柔婉中帶剛勁」,將之列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作品富有人道精神,並蘊含愛國懷鄉情感。其作品曾獲台灣中山文藝獎、編劇金鼎獎、香港基督教文學獎、台灣文藝散文獎等。 [2]

張曉風的散文作品既有慨嘆人生的虛無,亦不沉溺於文字的晦澀,其字裡行間自有一股索然不磨的英偉之氣、俠士之風,而又不乏女子雅致、淒婉的纖細柔情。張曉風的文章里,有獨立山頂悲千古的英雄少年,也有站在氤氳梅香中的梅妃,還有在紅地待毯那端默默堅寧的少女……在她的作品中能讀到漢代的史傳、唐朝的詩歌、宋代的散文、元朝的戲曲。她的行文善用知性來提升感性,視野上亦將小我拓展至大我。她有一雙透視平常的慧眼,將瑣碎平凡的生活,品出美麗、典雅、溫柔。 同時在戲劇領域也頗有貢獻。[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