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花崗區老城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花崗區老城街道,隸屬於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地處紅花崗區西北部,東與中山路街道隔河相望,南與萬里路街道接壤,西與南關鎮毗鄰,北與匯川區洗馬路街道相連,總面積3.4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老城街道總人口62053人。[1]

南、宋朝時期,老城街道境域建城;1981年7月,復名老城街道;1984年5月,老城街道下轄的5居民委員會劃出,成立洗馬路街道,老城街道名稱不變;1997年8月,原遵義市撤市設區,老城街道屬紅花崗區;截至2020年6月,老城街道下轄7個社區;老城街道辦事處駐民主路。

2011年,老城街道地方財政收入6740萬元,老城街道有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遵義市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新華保險公司等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

中文名:老城街道

行政區類別:街道

所屬地區: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

地理位置:紅花崗區西北部

面 積:3.4 km²

下轄地區:7個社區

政府駐地:民主路

電話區號:0852

郵政區碼:563000

車牌代碼:貴C

人 口:62053人(2011年總人口)

建置沿革

南、宋朝時期,老城街道境域建城。

明、清朝時期,城區範圍逐漸擴大,南至碧雲路、東至湘江沿岸、北至遵義賓館後門、西至大龍山、老鴉山脊,行政建制有十卡、七黨、二十坊。

1949年11月,遵義解放,設文化區。

1950年11月,撤區建街,老城為第一、第二、第三街。

1953年8月,成立老城街道。

1958年12月,改老城公社。

1959年4月,高橋、海龍2鄉併入老城公社,改稱紅旗公社。

1960年5月,復為老城公社。

1964年12月,老城街道屬遵義市。

1966年9月,老城街道更名紅旗路街道。

1981年7月,復名老城街道。

1984年5月,老城街道下轄的5居民委員會劃出,成立洗馬路街道,老城街道名稱不變。

1997年8月,原遵義市撤市設區,老城街道屬紅花崗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老城街道下轄7個社區:大興路社區、紅花崗社區、官井社區、府後山社區、紀念館社區、南門社區、北門社區。

截至2020年6月,老城街道下轄7個社區:大興路社區、紅花崗社區、府後山社區、南門社區、紀念館社區、北門社區、官井社區;老城街道辦事處駐民主路。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老城街道地處紅花崗區西北部,東與中山路街道隔河相望,南與萬里路街道接壤,西與南關鎮毗鄰,北與匯川區洗馬路街道相連,總面積3.4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老城街道總人口62053人。

地形地貌

老城街道境內地貌為高原谷地沖積小平地,受北部大龍山、西部碧雲峰、南部紅花岡等高原隆起山峰和東部湘江河的包圍,形成獨立的封閉地形,轄區西北部略高、東南部較低,平均海拔1000米,最高點位於老鴉山,海拔1053米;最低點位於大興路社區,海拔800米。

水文

老城街道湘江自北向南流經轄區紀念館、大興路社區,境內長度約2.5千米。

自然災害

老城街道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及其引發的泥石流,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95年6月24日,市內連續降雨17個小時,雨量接近300毫米,多處山體發生泥石流,多處民房被淹、被沖毀,泥石流導致居民1死2傷,直接經濟損失100餘萬元。

人口

截至2011年末,老城街道轄區總人口62053人,另有流動人口3萬多人,總人口中,男性30016人,占48.4%;女性32037人、占51.6%,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57744人,占93.06%;有仡佬、土家、苗、回、侗、布依、滿、壯、白、蒙古、佤、瑤、彝、土、仫佬15個少數民族,共4309人,占6.94%,超過500人的少數民族有仡佬、土家2個民族,其中仡佬族774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17.96%;土家族560人,占13%,人口出生率6‰,人口死亡率4.1‰,人口自然增長率1.9‰。

經濟

2011年,老城街道地方財政收入6740萬元,老城街道有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遵義市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新華保險公司等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

2011年末,老城街道有商業網點1640家,從業人員2200人。

視頻

信陽市溮河區東雙河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