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茴香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紅茴香葉 | |
---|---|
![]() | |
圖片來源 |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757105&sid=5969867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紅茴香葉 漢語拼音:Hónɡ Huí Xiānɡ Yè |
紅茴香葉,中藥名。為八角科植物紅茴香IlliciumhenryiDiels的葉。具有止血消腫之功效。常用於跌打損傷,腫毒。[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紅茴香葉
拼音名:Hónɡ Huí Xiānɡ Yè
出處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
為本蘭科植物狹葉茴香的葉。
化學成分
含揮髮油0.66%。種子和果皮含有毒成分。
功能主治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外傷出血,用干葉研細,油調敷;治上唇疔瘡,燒酒調敷。"[2]
摘錄
《中藥大辭典》
原形態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3-7m。樹皮灰白色,幼枝褐色。單葉互生;葉柄長1-2cm,近軸面有縱溝,上部有不明顯的窄翅;葉片革質,長披針形、倒披針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10-16cm,寬2-4cm,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全緣,邊緣稍反卷;上表面深綠色,有光澤及透明油點,下表面淡綠色。花紅色,腋生或近頂生,單生或2-3朵集生;花梗長1-5cm;花被片10-14,最大一片橢圓形或寬橢圓形,長7-10mm,寬5-8mm;雄蕊11-14,排成一輪;心皮7-8,花柱鑽形,長2.3-3.3mm。聚合果徑1.5-3cm,蓇葖果7-8,單一蓇葖果先端長尖,略彎曲,呈鳥喙狀。種子扁卵形,棕黃色,平滑有光澤。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分布區域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00-2500m山地密林、疏林或山谷、溪邊灌叢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