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豆小湯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豆小湯圓是一道美食,主要食材是糯米粉、溫水等。

紅豆小湯圓 原圖連接圖片連接

紅豆小湯圓做法

原 料:糯米粉、溫水(比例約為10:6)、熟紅豆。

製作步驟

  1. 將溫水倒入糯米粉中,和成麵團。
  2. 取一點麵團,搓成小圓球,並依次將所有麵團都搓好。
  3. 鍋中水煮開,將小圓子倒入鍋中。
  4. 煮至快要浮起,將紅豆倒入鍋中。
  5. 待所有圓子浮起,圓子就煮熟了。
  6. 在湯中加入少許紅糖即可。

小貼士

  1. 做糯米麵團時一邊往粉里倒水,一邊用手或筷子攪拌,然後用手抓、攥、揉,即可很快成團,再揉一小會即可,和好的麵團要軟硬適中。
  2. 糯米粉和成的面和麵粉和成的麵團完全不一樣,不用追求那種彈性及韌性,揉面時間也非常短,2-3分鐘即可。
  3. 把圓子搓得小一些,煮起來很快就能熟。[1]

紅豆食材簡介

又名赤豆、赤小豆。紅小豆富含澱粉,因此又被人們稱為「飯豆」。它具有「律律液、利小便、消脹、除腫、止吐」的功能,被李時珍稱為「心之谷」。紅小豆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高營養,多功能的小雜糧。

紅豆營養價值

  1. 赤小豆含有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腸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對心臟病和腎病、水腫有益;
  2. 赤小豆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具有良好的潤腸通便、降血壓、降血脂、調節血糖、解毒抗癌、預防結石、健美減肥的作用;
  3. 赤小豆是富含葉酸的食物,產婦、乳母多吃紅小豆有催乳的功效。

紅豆食用功效

中醫學認為,紅豆氣味甘、酸、平、無毒,有化濕補脾之功效,對脾胃虛弱的人比較適合,在食療中常被用於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各種原因引起的水腫及消暑、解熱毒、健胃等多種用途

適用人群

一般人都可以食用。 水腫、哺乳期婦女尤為適合。

禁忌人群

尿多之人忌食;蛇咬傷者,忌食百日。

紅豆選購技巧

  1. 紅豆如果生蟲了,會有很多蟲屎等小顆粒;然後看顆粒大小均勻飽滿的為上品;再看色澤,如果是去年或前年等不新鮮的,它的紅色不鮮艷、很乾澀或像褪了色。
  2. 把紅豆倒在淡鹽水裡,完全浸沒在水中就是好的紅豆,浮在水面是不好的紅豆。[2]

湯圓的食用注意

眾所周知,吃湯圓是元宵節的必備節目。但鮮有人知道湯圓究竟怎麼吃才健康。

1、大多數湯圓都是高能量、高飽和脂肪與高糖的「三高食品」。因此,吃湯圓,一定要適量。女性和老年人,最多吃一小碗即可,男性或者身體特別好、消化力強的人可以適當增加一些。但都不建議當飯吃。

2、元宵節吃湯圓,最好是在早餐、下午茶時間或宵夜時吃。如果是早餐吃,可以做主食點心,按照平衡膳食原則,搭配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蔬菜或水果即可。但如果是在下午茶與宵夜時吃,湯圓就相當於糖水之類的零食,不要吃得太多。

3、吃湯圓,還講究一個「慢」字。吃湯圓切記緩慢、小口,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湯圓的形狀是圓的,而且糯糯黏黏,容易噎着並嗆入氣管,輕則引起嗆咳、呼吸困難,重則導致窒息。

4、以下六類人群吃湯圓時要特別小心

(1)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湯圓,對於使用甜味劑代糖製作的湯圓或者是鹹湯圓也應淺嘗即止。因為多數湯圓屬於高能量、高飽和脂肪的食物,而且糯米富含澱粉,屬於血糖指數和血糖負荷較高的食物,快速消化吸收對餐後血糖有較大的負面影響。

(2)痛風病患者慎吃。對於痛風病患者,高油脂的食物會影響尿酸的排泄,增加痛風病發生的可能。

(3)對花生、蝦米等過敏的過敏體質人群,要注意避免吃含有會導致自己過敏食材的湯圓。

(4)胃食道反流與糖尿病胃輕癱患者,都應避免在睡前2小時進食湯圓,以免加重反流症狀。

(5)吃了酒糟湯圓不要駕車,駕車別吃酒糟湯圓。

(6)安全起見,兒童應在監護人的陪同下進食,老人則可切成一小塊一小塊進食。對於吞咽功能發育沒有完善的幼兒或者是吞咽功能減退的老年人最好別吃。

湯圓的營養功效

湯圓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粉,含有很高的碳水化合物,另有脂肪、鈣、鐵、核黃素尼克酸等營養元素。餡料主要以純糖、果料等為主,包括芝麻、核桃、花生、豆沙、巧克力等,再加上比例不小的植物油或動物油,營養和熱量都很高。糯米味甘、性溫,具有補中益氣健脾暖胃止虛汗的功效,能起到一定的禦寒、補益的作用,因而非常適宜在寒冷的冬季進食。不過,吃湯圓應節,務必節制莫貪嘴。

首先,正因為湯圓是以富含澱粉的精細糯米粉製作而成,而且裡頭的餡料所含糖分也不少,因此一般歸屬於主食的範疇。通常3-4個正常大小的湯圓約等於煮熟的1兩米飯,因而食用湯圓時,建議減少其它主食的攝入量。此外湯圓的餡料中還含有不少的固態油脂,熱量較高,多食容易出現胃腸脹氣、食慾減退等消化道症狀,建議愛吃湯圓的朋友加以節制,不要貪嘴。

其次,放涼的湯圓或獨立包裝的干吃湯圓,更不易消化,平素胃腸功能較差的,應該儘量選擇煮熱的湯圓,食用時也最好能細細咀嚼,以避免加重胃腸負擔。

此外,湯圓粘膩較難消化,而芹菜、香菜、橙皮等食材含有較多的纖維素或揮髮油,有芳香醒脾,開胃消滯的作用,在家煮湯圓時若能加以搭配一同煮湯,則能減少湯圓的甜膩,更符合中醫養生和現代科學飲食的理念。[3]

參考文獻